重庆大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书写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发布时间:2021-12-24 16:41:50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夏婷

办事办证更快了,干事创业更省心!

养老院的设施提升了,养老更安心!

老旧小区改造了,居民更舒心!

一个个民生故事,透着欣喜与温暖。

“十四五”开局之年,重庆市大足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兜住民生底线、补齐民生短板、办好民生实事,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书写了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民生保障水平提升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生稳,民心就稳,社会就稳。

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十四五”开局之年,大足区财政强力支持,有效增进了民生福祉,民生保障水平日益提升。统计数据显示,全区全年计划项目375个,累计完成投资35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超过80%。此次集中投用的项目25个,包括12个民生工程和13个重大项目,涉及教育、水利、交通、卫健等8个方面。

饭碗端得稳,民生之本根基牢。今年,龙石镇新生村村民蒋有燕参加了镇上举办的乡村振兴妇女手工编织技能培训班,学习假发钩织制作技术。培训为期8天,46名学员不仅能免费跟从假发制作师傅学技术,每天还能免费享用一顿午餐。培训内容紧贴工作实际,学员们既要学习假发钩织技术,还要学习职场礼仪、企业文化等基础知识。

“这个工作太适合我们了,钩织技术不难,工作时间灵活,在家就能挣钱,还不耽误干农活。”蒋有燕高兴地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全区就业形势继续保持稳定,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结构调整优化,就业质量显著提升。

1月—9月,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2.78%,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应届高校贫困毕业生实现100%就业。1月—11月,全区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72亿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53万人。

保障水平升,政策给力实惠增。近日,大足区修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扩面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扩大全区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支持职工解决基本住房问题、改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住房公积金制度惠及更多职工群体。

“以后,我们就能自主选择公积金的存缴比例了,买房指日可待。”市民赵强充满了期待。

安居才能乐业。今年,全区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27个,完成年度投资1.7亿余元。推进城区三合、金星片区城中村改造,完成年度投资3.32亿元,新建安置房、配套商业、功能用房等约18万平方米。

社会关爱多,扶弱济困兜底线。日前,2021年“暖冬计划”启动。今年,区教育发展基金会出资34万元,为全区1155名困境学子每人购买了一件爱心棉衣,并陆续在各中小学校发放。

在中敖小学的棉衣发放现场,孩子们一领到棉衣,就迫不及待地穿上,脸上笑开了花。“好久没穿过新衣服了,很漂亮,真好。”中敖小学四年级学生梁诗雨拿到棉衣后摸了又摸,“我要留着过年穿。”

凡困必帮,有难必救。今年,全区社会救济和临时救助力度持续加大,救助供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投入增加,进一步推动低收入群体生活改善。1月—9月,全区发放低保金、临时补助等各类救助金1.9亿元,惠及群众4.6万人。

民生改革举措有力

“没想到,在这车水马龙的中心地段,能这么快建起一座人行天桥。”市民高大爷家住香山美地小区,小区旁的人行天桥改造让他对大足区委、政府整治交通“堵点”的决心大加赞赏。“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建设,以后我们过马路,再也不用担心了。”高大爷笑呵呵地说。

2021年,全区各级各部门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敢啃制约改善民生保障的“硬骨头”,用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顺应了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

改革打通堵点,不断疏解群众烦心事。“太出乎我的意料了,不到1个小时就拿到了新执照,实实在在解决了我们企业的经营问题。”近日,大足区内某企业负责人来到市民中心区市场监管局注册登记窗口办理公司登记,在工作人员全程指导下很快办好了公司执照。市场主体是稳就业的“顶梁柱”。今年以来,大足区不断推进证照电子化、网上快捷办理等“放管服”改革,市场主体准入、注销、办事都更加便捷。截至日前,全区市场主体总量为85129户,较上年底增长14.28%,市场主体新增10638户。

改革瞄准难点,着力解决群众操心事。教育是民生之基,关系千家万户利益。今年9月1日,总投资约7.5亿元的海棠新城(职业)教育城1—3号项目——海棠幼儿园、香国小学、海棠中学投入使用,成为新城区“组团式”的教育方阵。

按照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总目标,大足区不断提升优质教育水平。今年,全区10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开展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达97.36%;建设48个规范个体心理辅导室,积极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培训8000人次;4776名大学生获生源地助学贷款3682余万元;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程,完成海棠二小等8所义务教育新(扩)建工程,新增用地270亩,新增校舍面积14万平方米,新增学位9180个;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1%,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7.9%。

改革直击痛点,持续缓解群众揪心事。“多亏了‘华佗工程’,困扰我多年的咽喉疾病终于给治好了。”今年,“中国耳鼻喉领域第一人”韩德民院士来足坐诊,患者拉着他的手激动地说。

患者口中的“华佗工程”是大足区引进的名家工作室,依托这样一个工作室,不仅为大足区的医务人员提供进修、科研、培训等机会,还能组织专家每周到大足坐诊及手术,借助“互联网+医疗”,让大足及周边地区广大患者可以就近享受到中国顶尖专家面对面的诊疗服务。

健康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第一民生。今年,大足区在卫生健康领域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软硬件实力,为全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卫生健康服务。全年投资1.56亿元,加快人民医院业务综合楼、中医院综合楼建设工程二期、第二人民医院迁建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宫颈癌检查12008人,完成率达100.52%;乳腺癌检查8023人,完成率达100.28%。在全市率先打造“婚检+孕优”一站式服务平台,完成孕优检查3692人、婚检11985人,婚检率持续居全市前列。

民生保障质量更高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9月初,50多岁的李女士忽然感觉到左眼视力明显下降,看东西总是模模糊糊,但身体其他地方并无任何异样。

在大足区人民医院就诊过程中,医生发现李女士有多年的糖尿病史,在电话请教银海眼科医院孔玮教授后,医生诊断李女士左眼为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病变。经过电话另一边孔玮教授的耐心指导和区人民医院医生的细心诊治,仅10余天,李女士的左眼已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目前,全区已引进国医大师廖品正工作室,全区公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设立中医科实现全覆盖,26家基层医疗机构设立中医馆实现全覆盖。

民生制度更加公平。全民有基本医保。大足区医保系统内纳入两病门诊用药保障人员为7.2万人。在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使用集采药品的“两病”患者报销比例100%。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功能互补衔接,有力确保“看病有制度保障”。

困难人群有特殊保障。农村贫困人口有兜底保障制度、常态化救助帮扶措施,覆盖城乡、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了各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孤儿、残疾人、农村留守人员等特殊群体有相应保障制度。

民生服务更加暖心。异地报销不用跑腿。全面上线国家医保信息平台,打破各省市医保信息差异壁垒,畅通数据互联。全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院达到34家,覆盖所有镇街。西南五省跨省门诊直接结算试点扩大到113家,高血压、糖尿病特病门诊可在3家区级医院跨省使用。

老人生活更加便利。新增镇级养老服务中心11个,建成完工6个、正在实施建设5个;村级互助养老点60个,已建成40个、正在实施建设20个。

民生保障更可持续。守护好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看护好每一笔“救助款”“慈善款”。截至11月,全区约谈定点医药机构182家,追回违约违规本金734.7万元。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一个个民生亮点,一项项民生制度,构成了大足高品质生活的美好画卷。(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