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新闻发布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1-12-23 11:03:46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夏婷

国企改革三年(2020—2022)行动,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新形势、新阶段,深化落实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重大决策。重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落实情况如何?12月22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相关情况。

image.png

新闻发布会现场。邹乐  摄

重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已完成总任务70%以上

罗清泉介绍,按照中央总体部署,结合重庆国企实际,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了《重庆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行动启动以来,市国资委团结带领市属国企认真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全力抓好改革方案落实落地见效。

在今年9月全国地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半年评估中,重庆市被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A级并通报表扬;重庆机电集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重庆农商行农信社改制等15项改革亮点工作获国家有关部委肯定并推广。

根据最新自查评估,目前重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完成三年总体任务的70%以上。“改革红利充分释放,有力促进了市属国企高质量发展。”罗清泉介绍,今年1—11月,市属国企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上交税费三者分别同比增长8.2%、16.3%和11.7%;企业经营性利润同比提高11.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19.5%。

改革主要取得“四个明显”成效

罗清泉介绍,通过改革主要取得“四个明显”成效,一是通过纵深推进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建设明显加强。目前672户应建立董事会企业实现“应建尽建”,77.9%的子企业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24户市属国有重点企业探索建立了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738户存续全民所有制企业及分支机构完成改革,3702户吊销未注销全民所有制企业完成注销工作。二是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企业活力动力得到明显激发。在20户子企业探索开展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试点,新进员工中市场化公开招聘比例达99%以上。在22户子企业开展员工持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或分红激励试点,累计激励1945人次。三是聚焦“三个重点领域”优化资源配置,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坚持每年新增投资90%以上投向公共服务、重大基础设施、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推进专业化重组改革,市国资系统已累计推进11组(次)企业间横向战略性重组,涉及17户市属国有重点企业。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成煤炭落后过剩产能全部退出;累计清理处置僵尸企业337户,压缩企业管理层级315户。出台支持国企科技创新“二十条”,加大资金支持、金融支撑、考核引导,目前市属国企拥有1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1%。四是以管资本为主加快职能转变,国资监管实效得到明显提升。推进大数据智能化与国资监管工作有机融合,进一步优化国资监管方式手段。建立完善监督协调机制,形成发现问题、整改问题、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监督工作闭环等。

重庆市国资委有哪些改革措施

鼓励支持国企推进科技创新?

石继东介绍,市国资委制定印发了《关于深入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提出15个方面落实意见,推出20条政策措施,引导推动国企抓创新。20条支持政策主要包括:对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国内外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给予资金支持;设立总规模50亿元科技创新基金;实行“四纳入”考核机制;实施工资总额“三单列”管理制度等。

同时,还印发了《市属国有科技型企业“科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推出25户科技型企业开展“科改专项行动”,在加大授权放权力度、市场化选人用人、市场化激励约束、中长期激励等方面,支持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今年以来,市属国有企业累计实施科技创新项目242个、完成投资82.5亿元,庆铃集团“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机电集团“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建设”等一批产业项目已初见成效。

机电集团在推进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中

如何强化风险管控?

统筹风控体系建设,创新体制机制。一是打造三级风险管控体系。二是构建审计、监事会、风控法务、纪检监察、财务等“五联动”风险防控工作机制,提升监督合力。三是设立“大风控”部门,实现“事前、事中、事后”闭环的风险管理。

深耕风控机制运行,强化协同效应。集团党委把控风险防控方向大局,董事会全面统筹领导,经理层具体实施。通过每月信息沟通,季度风险排查,半年总结报告等,提高风控监督效果。对重大风险事项逐项分解、落实责任、督促执行。

聚焦防范投资风险、防范运营风险、防范财务风险、防范法律风险等“四大”风险防范,提高监督效能。

三峰环境在实施职业经理人改革过程中

主要有哪些改革举措和成效?

陈速介绍,重庆水务环境集团所属三峰环境是全市首家实施职业经理人改革的国有企业,重庆水务环境集团党委选取三峰环境作为试点,在转聘与选聘结合、聘任与责任促进、业绩与薪酬挂钩、聘任协议与劳动合同同步、党建引领与法人治理相融合等方面开展试点。

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以来,三峰环境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成效明显。市场占有率领先。已投资51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居国内炉排炉市场第一位,技术及装备已出口美国、印度等8个国家。

行业影响力领先。拥有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主编和参编了17项国家行业标准,连续多年荣获“中国环境企业50强”“中国固废行业十大影响力企业”等殊荣。

经营业绩稳步提升。2021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44.7亿元,同比增长2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78.6%。

重庆农商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

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新进展?

科技创新组织架构不断健全。形成金融科技管理委员会、科技信息部、金融科技中心的“一会一部一中心”科技组织架构,涵盖科技建设、创新应用、风险监控的全生命周期保障体系。建立完善涵盖架构、研发、数据、风控、产品等专业化人才的信息科技队伍,全行科技人员超过430人。

科技自主创新实力不断提高。围绕“存贷汇”等银行关键业务,上线投产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核心系统。通过自主研发的管理平台,实现对超6000台服务器的自动化监控和配置管理,以及跨系统的业务全流程监控。积极推进“专利池”和“标准库”建设,目前重庆农商行申请各类专利100余项,参与5项金融行业标准、11项团体标准制定,完成了9项企业标准制定。

科技赋能业务能力不断提升。针对客户多样化融资信贷需求,推出“渝快贷”“房快贷”“票快贴”等系列线上金融产品,形成覆盖个人和小微企业的数字化信贷产品体系。目前电子渠道交易替代率达97%,通过数字化创新有效增强了服务实体经济、普惠社会民生的能力。重庆农商行还创立推出了“方言银行”智能服务,主要是针对重庆的老年客户以及乡村的农村客户提供智能化服务线上产品,有效提高了服务乡村、服务县域的能力。(刘敏/文,邹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