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津:绘就温暖厚实民生画卷 托起地区百姓稳稳幸福

发布时间:2021-12-23 17:02:24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妙笛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

上学、医疗、就业……每个词背后所隐含的内容,对于重庆江津人来说,都浓缩成沉甸甸的“民生”二字。

回眸过去的5年,以民生为要的发展理念始终贯穿于江津阔步前进的每一个瞬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明显优化、社会文明程度有效提升、市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温暖厚实的“民生答卷”,让每一位江津人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下有力。

直面民生难点

办好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

今年,家住几江街道城南社区综合市场6号楼的住户曹师傅,终于告别20多年的“爬楼时代”。上下楼是住户出行的第一步,也是回家的最后一步,看似小事,却与居民的幸福感密切相关。江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江津区市场监管局等职能部门形成的老旧住宅增设电梯联合会审制度,进一步优化了审批环节,配合街道社区完善管理模式,形成部门、街道、社区、物业等各层级联动处理机制,为老旧住宅增设电梯工作按下了“加速键”。

民生无小事,民生由无数这样的“关键小事”组成。相比城镇居民关注的老旧小区升级改造问题,对于农村群众而言,畅通平安便捷的交通出行是他们最大的期盼。

打开江津区交通发展规划图可以清晰地看到,纵横交错的公路、铁路,将城市与农村紧紧联系在一起。数据显示,自“十三五”以来,江津区新增公交线路31条,优化19条,以几江城区为中心,覆盖几江、鼎山、圣泉、双福、德感、白沙、珞璜等镇街、平台的公交网络已基本形成,尤其是江津至璧山城际公交、江津塘河途经合江石龙至合江白鹿省际公交、江津至大学城同城公交等线路开通,为群众出行提供极大便利。目前,农村公路扶贫项目已全面完成建设,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依托建成的各级路网,先锋花椒、石蟆橄榄等富硒农产品畅销全国,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

瞄准民生热点

高质量补齐发展“短板”

过去,民生停留在有饭吃、有学上、有房子住的基本需求层面。而今,民生更多意味着稳步攀升的收入、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起跑线上的教育公平……几年间,江津区聚焦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热点,以民生“升级”助推群众幸福“升级”。

2017年以来,江津区教育事业发展围绕“人文江津·美好教育”目标愿景,着力实施教育发展“党建引领、基础提升、质量提升、强师铸魂、教育改革、教育民生、平安校园”七大工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区,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成功入选首批60个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全市社区教育示范区。5年来,江津区拓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和改善教育民生。截至2021年,全区公办园幼儿占比达55.38%,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98.3%。创新实施“点名式”资助,精准资助实现幼儿园到大学全覆盖,年均投入1.4亿余元,惠及贫困学生30余万人次,实现“无一名学生因贫困失学”的目标。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像教育一样,过去5年,江津区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深化探索。2016年组织全区3家公立医院实施以药品零差率销售为核心的综合改革,受到国务院表扬激励。2017年组织4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和药事服务费,结束60多年“以药补医”历史。2019年组织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配套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1842项。2021年正式启动区域卫生健康共同体“三通”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建立快速统一的应急响应机制和平战结合高效转换机制,构建起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救治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信息响应率100%,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在全市率先建立疫苗全程追溯管理系统,实现疫苗全过程可追溯管理,为织密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打下了坚实基础。

就业连着千家万户,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让许多在外打拼的游子萌生了回乡发展的念头。在石蟆,“橄榄女孩”何春梅跳回“农门”,搭乘电商,带领乡亲们“上网”闯市场。这不是个例,过去5年,江津区相继出台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等创业扶持政策,同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举办创业大赛、创业成果展示推介会、大型人才招聘会,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得到充分保障。针对困难群体,江津区建立“区级统筹+镇街帮扶+村社落实”三级联动就业帮扶机制,落实“一对一”帮扶责任人,多渠道精准掌握脱贫人口、退捕渔民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意愿、培训需求,抓牢困难群体就业的“基本盘”。

回应民生痛点

幸福生活“一个都不能少”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现在我每月有低保金696元,还有残疾人‘两项补贴’140元!”

近日,家住石门镇金龙村的肢体一级残疾人冉啟明激动地说。

幸福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江津区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大力提高各项民生保障标准,积极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使更多困难群众感受到民生幸福。为了进一步规范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两项补贴”发放工作,江津区优化办事程序,切实保障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幸福是民生安全感,让广大市民享受到安居乐业的幸福。平安祥和的背后,是江津区大力推进“平安江津”建设。近年来,江津区扎实推进社会治安防控工作,通过抓基层“平安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同时,不断加强和完善与群众的沟通机制,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平安建设”的标准,并通过紧紧依靠群众,建立社会化多元参与的治安防控网格工作机制,明确社会化治安防控网格任务,制定社会化治安防控网格流程。“有安全感”成了市民常挂在嘴边的评价。

幸福是文体休闲在身边。打卡博物馆,聆听古老文明的故事;走进图书馆,徜徉在书香的海洋;来到文化馆,参与各种文艺活动……在江津,居民可利用公共文化资源丰富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满满。以西部第一成绩获评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江津,近年来全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建成设施网络完善、体制机制顺畅、服务总量充足、供给形式多样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先后获评中华诗词城市、全市首个市级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江津区已建成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城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场馆齐备;30个镇(街)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符合国家等级标准;281个文化中心户(大院)充分利用公共闲置资源,引入社会力量,解决了最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形成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精彩、处处有特色”格局,让“艺术即生活”成为居民的日常。

一件件民生实事接连落实,一幅幅民生愿景变成实景,江津民生答卷绘满幸福色彩。新的征程,江津还将继续书写更厚实的民生账本、更生动的民生答卷,托起稳稳的幸福。

(易志慧、陈婷、龚金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