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珙县:把准全会“方向盘” 系好教育高质量发展“安全带”

发布时间:2021-11-30 16:47:30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李柯佑

备受瞩目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着重提到的“高质量发展”令人关注,珙县教育如何乘势而上,把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转化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强大动力?珙县教育人给出了答案:把准全会“方向盘”,系好教育高质量发展“安全带”。

民生卷:持续投入教学设施“高装备”

清晨第一缕阳光,伴随着朗朗读书声,铺洒在珙县实验小学的林荫小道上,放眼望去,设计新颖的教学楼,绿色的草坪、浓厚的文化氛围,加上设施完善的教室配置让人眼前一亮。“家门口就有这样的好学校,让孩子们能接受优质的教育,我们心满意足了。”前来送孩子入学的家长刘女士高兴地说道。


image.png
珙县中坝教育组团   杨帆 摄


珙县实验小学是珙县金河教育组团新建的一所小学,2021年投入使用,占地44亩,绿化面积8000多平方米,可提供学位2000余个,有效解决城区孩子们的入学难题。

据珙县教育和体育局局长郭刚介绍道:“借灾后重建的机遇,珙县县城的教育布局已基本完成,形成了中坝教育和金河教育“两大教育组团”。全县共完成灾后重建项目13个,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投资94569万元。建成投用幸福宜宾十大工程‘134中心城镇幼儿园项目’13个。下一步,珙县将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引领,启动上罗中学、孝儿中学、杉木树中学改扩建等12个总投资2.6亿元的重大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珙县现有法人学校55所,其中普通高中学校2所(省二级示范高中1所,普通类完全高中1所),中职学校1所,单设初中11所,小学校24所,幼儿园16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另有民办幼儿园82所,民办教育机构23所。

师资卷:队伍建设教育水平“高质量”

“吴老师的课在教学设计上对内容的把控值得我们借鉴,刘老师的课堂活跃,孩子们积极性很高。”11月24日,珙县上罗镇小学的“同课异构”活动中,老师们正在热烈地讨论着。


image.png
四川省李敏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李敏在教学中   杨帆 摄


上罗镇小学党支部副书记黄之前介绍,“同课异构”是由不同的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相同的内容,让老师们互相学习好的教学经验,这是上罗镇小学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一种手段之一。此外,该校还采用走出去、引进来、师徒结对等方法多方位构建教师成长平台,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为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珙县构建了“上联高校、横联同行、下联基层”的“三联”培训模式,现已拥有正高级教师3名,省特级教师5名,省骨干教师36名,市级优秀、骨干教师217名;拥有1所省级名师工作室。2021年,新聘名校长3名,名班主任3名,名教师8名。已完成“国培计划西部项目”,现正组织新一轮“国培项目”新教师助力培训工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后,珙县将加快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教师“安身安心”工程步伐,让更多的教师扎根珙县、服务基层、安身从教。

珙县一中教师李书永说:“原本想留在一线城市的学校,但看到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平台,让我毅然放弃一线城市,选择成为珙县教育的一员,确定这里是我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地。”

公平卷:两项改革教育公平“高成效”

“这个团队,大大地缩短了我的成长周期。”珙县孝儿中学教师兰霞很有感触地说道。

兰霞是原珙县恒丰乡中心学校初中教师,作为学校唯一的一位道德与法制教师,在业务上没有可以学习、探讨的对象,进步很慢。两项改革以后,恒丰乡初中部合并到了孝儿镇中学校,在新的学校,有不懂的地方,有人帮着解惑;出去赛课,有人为她“出谋划策”……兰霞说:“现在我最大的感受是不再是孤独地单打独斗,而是找到团队,有了依靠,成长很快。”

兰霞的学生杨思琪告诉笔者:“以前在恒丰乡中心校,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考试只要进入前5名就沾沾自喜,现在到了孝儿镇中学校,才知道自己原本引以为傲的成绩根本不值一提,这种压力促使我更加努力学习。更让我满意的是,在这里我们能接受专业的音、体、美教育,课外活动也丰富多彩,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跳出井口的井底之蛙,看到了广阔的天空。”

“两项改革”带来的红利原不只是这些,珙县孝儿镇恒丰乡小学校校长袁仕均告诉记者:“初中部合并到孝儿镇中学校以后,除了便于管理以外,学校的校舍资源闲置下来,离家远的孩子就可以住校了,特别是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不但安全有了保障、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也有积极的作用。”

“两项改革”集中了师资、节约了资源,逐步解决教育散、小、乱,不成规模,难以示范带动的短板,最大限度地优化学校布局,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县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部撤并10所,村级小规模学校撤并22所。    

人人享有优质公平的教育,是老百姓的期盼,更是珙县县委县政府的庄重承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后,珙县将用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来鼓舞斗志、明确方向,按照“高中进城、初中进镇、小学相对集中、寄宿制管理”的总体思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将“大班额”化解,让“择校热”降温,把优质教育“蛋糕”不断做大。  (单华燕、陈爰睿/文 杨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