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人才集聚支撑起创新链

发布时间:2021-06-07 09:15:00 来源:重庆日报 责任编辑:李柯佑

2020年,璧山有一个最亮眼的数据: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1100余名,全区人才资源总量已达到8.5万人。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璧山能够有较为完善的创新链,是因为有较为雄厚的人才群体。

“近年来,我们围绕创新链的需求,坚持引进集聚高层次的塔尖人才,培育高素质的塔基人才群体。”璧山区委相关负责人说,并以人才链服务产业链、创新链。

干事创业环境是对人才的最大吸引力

“我到璧山来,是因为这里的产业发展能够给我施展才干的天地。”已获得“2020年重庆英才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璧山区第三届“企业创新型人才”等荣誉称号的蔡明达说。

2018年,在光电技术上颇有造诣的蔡明达在了解到璧山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以及璧山的干事创业环境后来到璧山,加入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带领科研团队开始光电新产品的研发。

65岁的陈锦是一位长期奋战在科技创新一线,在技术研发、企业管理方面都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2019年,他被璧山的科技创新环境所吸引来到璧山,挑起了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的担子,开始了人生的“二次创业”。

围绕产业需求和创新链的打造,建立科技创新平台来吸引集聚人才,是璧山在人才集聚上的创新。

去年10月才投用的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创新生态社区,就是一个集科研、孵化、展览、办公、制造、生活为一体的创新平台。这个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的创新生态社区,主要入驻孵化平台、研发团队、金融风投机构、中试生产线等。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创新生态社区按照“筛选引入、论证评估、组建模拟公司、成立新企业、中试制造、产品推向市场”的流程,已论证落地100多个成果项目,成功孵化出13家高新技术企业,聚集了智能制造、大数据分析、生物工程等领域的专家学者700余人。

围绕产业搭建的科技创新平台营造的干事创业环境,是璧山集聚人才的最大吸引力。

科技创新实践是培育人才的最佳方式

“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搭建产学研融合平台,让人才在科技创新的实践中成长,已成为璧山培育人才的最佳方式。”璧山区委人才办负责人说,用这一方式培育出的人才能够迅速地发挥出科技创新的动能。

在这一创新人才培育方式中,璧山区以政府资金入股或资金资助等方式,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建立研究院等,在加快科技创新的实践中培育自己的人才。

“利用科技创新,在实践中培育人才,既出人才又出成果。”重庆宇海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何勃介绍,在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公司集聚和培育起一大批科研人才,目前其自主研发的创新成果已申报11项发明专利、67项实用专利、9项外观专利。2020年,公司被重庆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为重庆市制造业100强企业。

在培育人才中,璧山还通过搭好成长成才载体,实施高层次青年人才践行项目,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与北京大学等15所“双一流”高校合作共建研究生实习基地,与清华大学合作举办现代企业高级研修班,仅2020年就重点培养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专业人才369人。

在培育人才中,璧山还搭建起产学研融合的平台,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15所“双一流”高校,签订了《高层次人才合作框架协议》;同时,引导区内企业与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68家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了产学研合作,使企业研发机构集聚起中高级职称人才656人。

据璧山区委人才办统计,近年来,璧山运用多种方式,已累计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3465名。

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实现有机融合

人才链支撑了创新链,创新链提升了产业链。如今,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在璧山已实现了“三链”有机融合,形成了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2019年重庆英才计划“创新创业示范团队”负责人、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传动系统研究院院长王海兵专注于自动变速器和新能源变速器研发,并已取得了诸多创新性成果。多年来,他带领的科研团队获授权发明专利28件,形成1项行业标准、38项企业标准规范,开发的DF727自动变速器获得2020年“世界十佳变速器”称号。

由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重庆大学微系统中心和重庆万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重庆黄葛树智能传感器研究院有限公司,在以清华大学尤政院士、重庆大学光电学院温志渝教授等领军人物带领下,已成功研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声表面波温度补偿滤波器(TC-SAW),目前处于中试后期阶段。实现产业化后,可替代进口的日本murata(村田)、新加坡avago(安华高)产品,并具有千亿级的市场潜力。

璧山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蔡明达带领团队通过新技术、新工艺,解决了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ED显示技术“卡脖子”问题,成功开发出P0.375全球最小间距Micro LED玻璃直显屏。

目前,璧山引进、培育的人才群体已支撑起围绕产业链打造的创新链,并在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出巨大的创新能量。(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