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乍暖还寒。2月23日下午,重庆铜梁区政协虎峰工作站的委员们走进虎峰镇太公村,开展“渝事好商量”教育专题协商。
太公村位于海拔700多米的毓青山上,是一个有千余人口的小山村。协商地点选择在村小学旧址,是因为不久前,一部反映教师扎根乡村奉献青春的电影《你好,恩师》在这里取景拍摄,由此体现了政协委员心系教育的深意。
当天下午2时不到,虎峰镇党委书记张朝敏和村民们就来到了现场。
“乡亲们,今天,我给大家摆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龙门阵。”简短的开场白后,该区政协常委、平滩中学副校长刘西禄用通俗易懂接地气的语言,宣讲起党的二十大精神,并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列举村民身边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深的事例,阐释农村取得的成果和发生在农民身上的深刻变化,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
一个多小时的宣讲结束后,活动转入了“渝事好商量·家门口协商”的议题。
“各位父老乡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天到场的不但有区政协教育界别、体育界别的委员,区教委和学校的领导也来到了大家身边,协商大家非常关心的优质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大家有啥说啥,畅所欲言。”该区政协教科卫体专委会主任邓永清话音刚落,村民争先恐后举手发言。
“广播、电视上都在喊‘双减’,不晓得我们这些地方做得如何?”村民秦宗蕾第一个站起身大声问道。
天锡小学校长李勇站了起来,他详细介绍了学校实施“双减”的办法和取得的效果,告诉村民,每天的作业在学校就能够做完,学生回到家里的没有书面作业。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严格加强了社会培训机构的管理。“大家如果发现社会上有给孩子有偿补习文化课的情况,请大家及时举报。”李勇语气坚定地说。
“我们山旮旯有很多留守儿童,这个问题啷个来解决?怎样保证他们健康成长?”代表众多村民的心声的太公村本土人才吴家欢提出了这个问题。
铜梁区教委副主任周良平面带笑容,她既分析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又指出留守存在的问题,最后举例说明解决问题的对策。
“要彻底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难题,一方面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齐抓共管,一方面积极‘把老乡留在老家’。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就有时间照料孩子的方方面面,儿童留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周良平一席话,村民听得点头称是。
“城里头的教学质量好,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啥办法跟上?”一位村民大声说。
“实事求是地说,目前城里和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一定差距,但这种差距正在缩小。”政协委员张中海向村民介绍了近年来城里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加强农村学校硬件建设、全方位开展农村教师培训、城里学校和农村学校结对帮扶等措施,提升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听了解答,村民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
对委员和村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区教委领导都仔细听,认真记,一一解惑释疑。
不知不觉,时间临近下午5时。
“乡亲们,时间不早了。大家对今天的协商结果满不满意?”主持人起身征求村民的意见。
“满意!满意!协商到我们心坎里去了,只要照协商的意见办,我们山里娃也和城里的娃一样,健健康康地成长。”村支书张祖玲话音刚落,现场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赵武强 李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