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绘就龙乡“富春山居图”

发布时间:2021-12-27 09:49:50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何静怡

安居古城   铜梁网提供

黄桷门   铜梁网提供

成功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龙灯彩扎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拥有国家二级博物馆,原创歌曲《那一片云》荣获重庆艺术奖……五年来,铜梁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思路,将铜梁厚重的“文化美”与旅游产业的“生态美”无缝衔接、完美融合,全力打造龙乡版的现代“富春山居图”,文旅融合得到长足发展。这背后,是文化赋能创新的结果,更是传统旅游的华丽变身,提升了铜梁这座文明城市的精气神,丰富和滋养着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铜梁龙舞   铜梁网提供

龙灯彩扎厂   铜梁网提供

“往天,村里没得耍的地方,吃了饭就猫在屋头。”南城街道西来村71岁的赵吉玉如今是乡村会客厅的常客,“现在,我们几个老太婆经常到会客厅耍,摆摆龙门阵,安逸得很。”

除了受本地居民喜爱,乡村会客厅也成为外地游客心目中的打卡地。“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我们一家人来过好多回了。”周末时,家住沙坪坝区的市民朱女士就喜欢带着一家人到西来村小住两天,“住在民宿里,周围还有上千亩的玫瑰园和桂花林,让人神清气爽。”

“乡村会客厅”是铜梁结合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建设打造的多功能服务厅,有村党群服务中心,还有卫生室、老年活动室、儿童游乐室、自行车驿站、特色农产品展销厅、休息室等乡村游功能室。近年来,乡村会客厅在绿道沿线玉皇、西来、河东、河水、六赢等8个村通过完善提升功能后投用,吸引大批市民和游客前来休闲游玩。

“乡村会客厅既是服务厅,又是会客厅。它不仅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阵地形象,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还推动了农文旅深度融合,促进了城乡共同发展,有力推进了铜梁的乡村振兴。”区文旅委主任严勇说。

乡村会客厅只是铜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五年间,全区旅游格局由“一枝独秀”加快向“多点开花”转变,不断创新的旅游业态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随着全面叫响“周末到铜梁”,西郊花语悠游谷、原乡中央公园、玫瑰岛等多个网红景点应运而生,开农家乐、办民宿、卖土特产、景区务工,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挣上了“旅游钱”、走上了“旅游路”。西郊雅舍、原乡藕寓等民宿在周末常常出现一房难求现象,铜梁已成为都市人快旅漫游、周末度假的首选目的地之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五年来,铜梁龙舞发展成绩斐然,获得第五届亚洲龙狮锦标赛自选套路第一名、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广场龙舞城市街道(社区)组第一名、2019“黄飞鸿杯”第十五届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自选套路第一名。

“五年来,铜梁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发力,不断推动铜梁文旅融合发展。”严勇说,提速提质安居古城5A级景区创建,高标准打造少云故里,完成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和铜梁博物馆提档升级。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策划包装铜梁龙舞等项目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牵头与成都、遂宁等11个地区成立龙文化旅游联盟,签订《龙文化旅游推广合作协议》,承办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专项工作组联席会。推进龙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龙灯彩扎基地成功创建市级文化产业基地。依托蒲吕街道康济村、人和村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点。文化旅游扶贫成效明显,依托铜梁龙文化资源,开发龙灯系列文创产品120余种,建成6个龙灯彩扎基地、1个乡村振兴车间(扶贫车间)和1家彩扎厂,实现年产值2000万元。铜梁龙灯彩扎车间被评为“彩扎制作扶贫车间示范项目”“重庆市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成功举办三届龙灯艺术节、原乡文化旅游周、端午龙舟汇等重大节会活动。

2020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25.24亿元,较2017年增长135.7%。铜梁成功创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获评“中国龙灯龙舞文化之乡”,铜梁龙灯彩扎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铜梁龙舞进校园实践案例入选第二届“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2020年铜梁区博物馆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原创舞蹈《龙把子》荣获第十八届群星奖,长篇小说《安居古城》荣获重庆文学奖、入围茅盾文学奖,原创歌曲《那一片云》荣获重庆艺术奖。铜梁龙舞作为文化交流大使,先后赴美国、以色列、台湾等国家及地区巡演,以“世界一流、历史最佳”的姿态惊艳亮相国庆七十周年盛典。

全域乡村游格局初步形成

全域乡村游格局初步形成   铜梁网提供

巴岳山玄天湖   铜梁网提供

玫瑰岛   铜梁网提供

立足重庆主城桥头堡城市的区位优势,五年来,铜梁区高起点推进全域策划、高水平彰显全域文化、高品位打造全域景观、高标准优化全域环境、高质量促进全域发展,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新兴支柱产业,初步形成“1+N”全域乡村文旅景区体系。

“1”即建设现代农业示范片(西郊乡村振兴示范片),“N”即以西郊花语悠游谷、巴岳山玄天湖、黄桷门奇彩梦园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聚集区。

五年来,铜梁区以“原乡风情”为特色,以城市导轨电车为纽带,压缩时空距离,串联安居古城、小北海、玄天湖、淮远新区、巴岳山毓青山生态旅游区和乡村旅游拓展区,设计“车在画中行、人在花中走”的精品旅游线路,加快建设重庆大都市后花园、国际康养基地、国际户外运动基地、中国乡愁旅游目的地、龙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打造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围绕产品高端化、业态多元化、品牌国际化的路子,对安居古城、巴岳山玄天湖等优质旅游资源进行规模、系统、整体开发经营,建设以多处特色旅游景点、多条精品旅游路线、多个景区旅游面为支撑的旅游全域景观,推动铜梁旅游业实现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资源开发型向深度融合型转变。

2020年,旅游固投累计完成73亿元,全区接待游客总人数103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5.36亿元,较2017年分别增长37.7%、24.6%、25.3%。“旅游固投有效推动了全区文旅产业发展。随着全域乡村文旅景区体系的深入推进,各大旅游景区形成了各自的旅游特色产品,旅游品牌影响力逐渐增强。”严勇说。

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铜梁已创建了4A级旅游景区3个、3A级旅游景区3个、2A级旅游景区4个;高质量参与全市两季“双晒”大型文旅推介活动,先后荣获“最佳作品奖”“最佳营销奖”;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土桥镇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土桥镇六赢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南城街道黄桷门村、土桥镇庆林村和河水村获评“重庆市乡村旅游重点村”。美瓷实木手柄陶瓷刀荣获2021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天星寨葛粉荣获2021“重庆好礼”文创商品大赛银奖;西郊花语悠游谷获评成渝双城经济圈·2020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见水公园   铜梁网提供


原乡中央公园   铜梁网提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  铜梁网提供

在虎峰镇回龙村4社,80岁的犹世华吃过早饭后,就会来到家门口附近的一文体设施建设点锻炼身体。

“每天吃了饭过来扭一扭、动一动,既锻炼了身体,又呼吸了新鲜空气,安逸得很。”犹世华说。

犹世华说,以前,全村只有村党群服务中心安装了健身设施。他家离服务中心有两公里多的距离,加上年龄大了腿脚不好,他很少去那里锻炼身体。今年5月,政府部门在他家门前的院坝安装了文体设施,他在家门口就可以锻炼身体了。

“像这样的文体设施建设点,我们村建了7个。这样一来,全村基本上实现了家门口就可以健身。”回龙村村务专干王兴洪说。

像虎峰镇回龙村这样,五年来,铜梁区始终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将乡村文体设施建设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十件实事”任务清单,全面建设完成“城区5分钟健身圈、农村15分钟健身圈”。

截至目前,全区公共体育设施面积达150万平方米,比2017年新增了体育场地588个、23万平方米,新创建国家级特色学校26所、市级特色学校1所,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亚洲龙狮锦标赛、重庆市国际式摔跤冠军赛等较大影响力的赛事50多场次,大幅度提升了人民群众“文体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当前,人民群众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健身意识逐渐增强,便民健身成为群众的刚性需求。鉴于此,在文体设施建设中,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高水平高标准规划布局,确保建成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区文旅委体育科负责人李立新介绍,为更加科学精准地布局文体设施建设点,我区成立了体育场地常态普查队伍,通过手机软件精准定位、动态掌控,开展全区体育场地统计调查,全面摸清体育基础设施情况。

同时,在项目的选址上,紧紧围绕全区乡村振兴、城市提升、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聚焦西郊示范片、淮远新区、老旧小区、美丽乡村示范点等重点区域,布局群众健身场地和健身设施,构建覆盖城区、镇街、村社三级健身场地设施网络,努力推动全民健身触手可及、举步可就。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我区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旅游+”“+旅游”“事业+产业”工作思路,到2025年,力争建成中华龙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年旅游人次达2000万人次以上。

“为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我们将结合铜梁的地域文化底蕴,按照‘高起点定位,全区域谋划,点线面结合’要求,高标准编制《中华龙文化旅游名城建设规划》《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文化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明确目标定位和发展思路,实现文化旅游体育事业和产业差异化、多元化协调发展。”严勇说。   (文/图  冉若含 唐彬 陈庆 陈刚 张峰 何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