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一家亲 同心齐追梦 江津区持续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

发布时间:2021-09-16 11:05:33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何静怡

在江津区白沙复建村,有一个年产值不足百万的加工厂,当地村民都亲切地叫它“石榴籽之家”。这个厂主要加工销售当地的苕粉等农产品,和石榴籽搭上关系,主要是这里每天都讲述着傣、彝、苗、汉等民族大团结的故事。

这个小厂是重庆市江津区民族团结促进会今年资金支助的对象之一,解决了当地21户少数民族村民农副产品销路,还带动100多村民就近就业。

石榴红,民族亲。江津区共有37个民族,目前有少数民族1万余人,其中户籍人口7800余人,流动人口3000余人。多年来,该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努力打造具有江津特色的民族工作成果,持续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

让少数民族同胞进得来、留得住、富得起、融得好,需要凝聚起全社会的力量。在江津,类似白沙镇复建村加工厂的这个石榴籽家园,还有很多:50多个在基层村社建立的“微组织、微窗口、微热线、微平台”载体;20多个设立在少数民族同胞较为集中社区、学校的民族工作室;4个少数民族维权服务站,350多个各级各族群众志愿者在身边……一朵朵团结花绽放眼前,一段段民族情印在心间。

幸福共富路上,民族乡村不掉队。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江津区把少数民族困难群众放在首位,以“民族团结+”的工作思路,积极整合少数民族项目资金200余万元,对贫困村和乡村振兴试点镇的相关基础设施进行重点帮扶,累计实施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项目30个,旅游项目10余个,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累计惠及基层群众超10万余人。

在少数民族同胞较多的镇村探索推行“村集体+强村公司+家庭农场或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仅吴滩镇就在回族姑娘李海梅的带领下,发展无公害蔬菜1万多亩,占领了重庆主城市场。

既有内生动力,也有外在助力。江津区推动部门、单位和企业分别与少数民族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重庆祥瑞集团、嘉峰集团等主动参与“少数民族低收入群众增收帮扶行动计划”等活动,助力富硒农产品走进西部农博会等平台,民主党派、工商联、乡贤等统战力量支持民族乡村发展。去年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15个市级贫困村脱贫成果巩固提升,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2442元。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作为带来新气象。江津区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大力推进民族工作创新。区民宗委按照“大场景、小切口”的思路,着眼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各民族共同富裕,依托“最江津”APP和江津网等平台,加大民族政策的宣传力度。结合“江津公安”微信公众号等打造“智慧+”体系,提供警务和防诈骗等便民举措,让公共服务更高效、群众办事更便利。

民族一家亲,同心齐追梦。目前,江津区成功创建重庆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0余个,涌现出民族团结典型事迹60余起,100余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人物受到重庆市级、江津区级表彰。(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