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三年 川渝税收协作成势见效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2-10 15:34:43 编辑:李柯佑

成渝双城记,巴蜀一家亲。自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重大决策部署以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下简称成渝“双圈”建设)已经走过三年时间。“在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中,税收征管服务一体化是重要组成部分,要紧抓重大战略机遇,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认真落实。”三年来,川渝两地税务部门每年推出新举措,分三批次实施68项重点合作任务,在政策执行标准化、税费征管一体化、办税服务便利化取得明显进展,川渝税务一体化发展已从夯基垒台走向成势见效。

高竹新区打造“样本”,税费征管服务一体推进

沿着210国道,从重庆市渝北城区出发,驾车约30分钟就到了川渝高竹新区。这个川渝两省市共同批准设立的跨省域省级新区,目前入驻企业已达144家。韩国人李庆秀在这里创办了四川第一秀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第一秀公司”),成为新区创业的一员。

随着川渝经济一体化发展,越来越多企业跨省经营,涉税服务紧跟其后,为其提供良好发展条件。据悉,在高竹新区,两地税务部门设立了全国首个实体化运行的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通过主动对接项目、落实税费优惠、统一税费服务流程等,实现新区内企业税费征管、税费政策、纳税服务等122个涉税事项一体化即时办理,已累计办理业务超13万笔,为全国毗邻地区开展一体化税费征管改革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作出示范。

“不出新区就能办税缴费,省时又省力。”李庆秀说,第一秀公司近两年发展规模快速壮大,2022年,年销售收入达到524余万元,同比增长48%。

设立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只是成渝地区推进税费征管一体化、服务便捷化的一方面。四川省税务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处处长胡宇梅介绍,三年来,两地税务部门不断升级电子税务局功能,电子税务局“川渝通办”税费事项清单从5项扩围到52项,跨区税源登记、跨省异地电子缴税等多个通办事项可在5分钟内办结,两地市场主体办税缴费更加便捷。

注册地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的重庆捷旭科技有限公司,在四川广安市、泸州市都有工程建设项目,需要异地办理报验登记、申报缴税等。其办税人员吴兴琼说:“以前缴税,我都要去广安或者泸州,往返两地加上办理时间,至少要花四五个小时。现在可以直接进一个电子税务局办理,这很方便。”

同时,川渝税务部门还实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存款账户账号报告等20项线下业务“专窗通办”,联合制定成渝“双圈”“最多跑一次”清单,为3400余户纳税人精准推送跨区域涉税费事项办税指南,让两地纳税人缴费人享受到更加精细协同的服务。

数据显示,2022年,川渝纳税人通过两地电子税务局“川渝通办”专区办理开办业务1.3万户,办理税费业务共计1.4万笔;通过跨区域涉税事项“套餐式”功能办理报验233户4268笔业务。2020—2022年,两地纳税人累计办理跨省(市)异地电子缴税1.8万余笔。

税负从轻、拉平尺度,税费政策执行协同规范

“政策执行一个‘刻度’,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税务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推动两地市场主体和要素往来更频繁、流动更自由。”重庆市税务局二级巡视员、征管和科技发展处处长许皓表示,三年来,两地税务部门秉持“政策从优、程序从简、税负从轻”的原则,统一了部分税费政策执行标准,逐渐拉平税收政策执行的尺度,打造川渝之间协同一致的税收营商环境。

2022年,川渝两地税务部门以现有车船税税目基准税额较低的一方为标准,统一了车船税税额,并实现了优惠政策的同标执行。四川按照重庆标准降低了6个税目的税额,重庆按照四川标准降低了2个税目的税额。

以公共交通车辆优惠政策为例,重庆由原来的减半征收调整为全免车船税。“我们公司有2500多台符合车船税优惠政策的车辆,部分车辆车船税降低及免征后,我们每年预计可以多减免60多万元。”重庆两江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春说。

据悉,从2021年3月起,川渝税务先后统一了水泥行业、汽车4S店等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执行范围,规范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管理口径。还统一了城市维护建设税和耕地占用税税率,以及电力基金属地化管理、房地产计税毛利率等税收政策执行口径。

此外,川渝税务部门还联合编制了《川渝地区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和《川渝地区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统一登记、申报、征收、发票管理等7大类62项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促进两地执法标准统一、执法信息互通、执法结果互认。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部分常见违法行为处罚流程嵌入电子税务局,上线了处罚智控模块。”重庆市税务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邓华平介绍,这实现了税收违法违章行为自动识别、违法违章情节自动判断、“首违不罚”判断提醒、集体审议线上留痕、处罚金额自动计算等程序环节的信息化、智能化,有效推动川渝两地“一把尺子量到底”精确执法。

区域统筹、产业互补,聚智打造西部制造业增长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我国西部产业基础最雄厚的区域,产业关联度高、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三年来,在多个川渝毗邻地区,税务部门跨区域合作,数据共享、征管互促,更好服务产业跨省域集群式发展。

据介绍,目前已有荣昌内江、江津泸州、合川南充、北碚绵阳、潼南遂宁、资阳大足潼南、万州达州开州等川渝两地23个县(市)区税务部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步推进并深化跨省域税费领域合作,全方位形成发展合力。

以万(州)达(州)开(州)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为例,重庆市开州区税务局、万州区税务局和四川省达州市税务局商定形成《税收服务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机制》,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协同共建万(州)达(州)开(州)天然气锂钾综合利用集聚区,全产业链发展天然气绿色精细化工和锂钾产业集群。三地税务部门编写《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天然气行业税收征管服务工作指引(1.0)》,每年按比例计算分配天然气开采、销售环节增值税及矿区使用费等,营造高效便利的税收营商环境。

除了支持川渝毗邻区域协同发展,税务部门还聚焦汽车产业,打造产业链检测平台,力促两地互补配套、延链强链;深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携手发展新兴制造业,在微电子产业领域联手做强“中国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重庆地区芯片制造企业密集,电子科技大学选择落户重庆西永微电园,成立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重庆高新区税务局提供“税务管家”服务,为研究院量身定制了税费优惠政策指引,辅导及时享受税收优惠,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落地到生产线。目前,该研究院已与联合微电子、华润微电子、吉芯科技等多家重庆企业形成合作。

川渝两地税务部门负责人表示,将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找准联结点,聚力抓落实,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实现集成整体性跃升,持续开创税收服务成渝“双圈”建设的新局面。(田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