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开云同城化发展 将构建“一区、两带、多点”空间格局

发布时间:2021-10-15 17:14:49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何静怡

10月15日,重庆市召开万开云同城化发展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江介绍了《万开云同城化发展实施方案》。

据了解,万州、开州、云阳板块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东北部,历来是川渝鄂陕结合部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推动万开云同城化发展,有助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引领带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今年7月,《万开云同城化发展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包括总体要求、基本原则、目标定位、空间布局、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附件共7个部分。按照设想,万开云同城化发展重点紧扣6个方面展开↓↓↓

生态同保,共同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深入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协同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污染联防、治理联手、案件联查、执法联动,确保辖区主要流域水质总体达到或优于Ⅲ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到93%以上。加强生态空间管控,大力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国土绿化工程,共同推进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区域森林覆盖率58%以上。

空间同构,推动三地城镇相向集聚发展。

统筹推动适宜开发地区土地集约使用、产业集聚发展、人口集中承载,构建“一区、两带、多点”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区”即城市功能集聚区,以万州城区为“一核”,开州城区、云阳城区为“两极”,构建万开云城市功能集聚区。

“两带”即产业集聚发展带,包括万云沿江产业发展带、浦里河谷产业发展带。

“多点”即乡村振兴示范点,依托基础好、规模大、功能设施全、服务范围广、发展潜力大的17个乡镇,统筹小城镇与美丽乡村建设。

产业同联,携手提升万开云板块发展竞争力。

聚焦制造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联合培育以汽车、材料、消费品为核心,医药、电子、装备为重点的六大百亿级绿色制造产业集群;

聚焦现代服务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文旅、商贸、物流、金融等服务能力。

聚焦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联动打造“三峡”系列农产品公共品牌和农产品地理标识,壮大优质粮油、柑橘、经果林、中药材、生态猪五大百万级特色产业集群。

基础同网,加快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聚焦打通外通道和畅通内循环,加快渝万、成达万等高铁建设,推动渝西高铁、沿江货运铁路等尽快开工;加快万州南环、开梁高速建设,推动万州至开州南雅、万巫南线高速等尽快开工。

织密“三纵四横”城市快速路网,加快万州至云阳滨江等快速路建设,推动三地高铁、机场、港口等重要交通枢纽纵横贯通。

统筹布局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进5G网络、大数据中心、智能化设施等信息基础设施同城化布局。协同构建水利能源保障体系,统筹推进供水管网、水利工程、电力、成品油、天然气等设施建设。

服务同享,切实增强优质公共服务供给。

通过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建立区域招生联动机制、统筹布局医疗卫生资源、建设互通的智慧医疗系统、开通城际公交等举措,深化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等领域合作,深入推进万开云综治、旅游、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共建便捷公共服务高地。

机制同建,有效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坚持和完善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万开云同城化发展工作机制、规划管理机制、政策协商机制、生态环境联防共治工作机制、财政共同投入机制、财税利益分享机制等多项机制,进一步凝聚市级相关部门、万开云三地党委政府、社会各界等多方力量,统筹推进万开云同城化发展各项工作。

按照规划,到2025年,万开云同城化发展都市区初具规模,相向集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半小时经济圈”集聚效应更加明显。

三峡城市核心区加快建成,形成以万州城区为核心,开州城区、云阳城区为两极的都市区,三地生产总值突破2800亿元,占渝东北地区GDP比重超过50%,城市面积达22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达220万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

绿色工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成,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绿色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20%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以上;

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加快建成,实现区域内部半小时互通,与主城都市区2小时互联,有效链接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交通物流服务半径和辐射区域进一步扩大;

三峡旅游集散中心和对外开放门户加快建成,基本实现“城景通、景景通、换乘通”,旅游综合收入达到600亿元。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进出口总额达到120亿元。

展望到2035年,万开云都市区基本联结成片,同城化发展全面实现。(渝小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