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万州十年生态嬗变 只此青绿不负人民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9-13 16:59:49 编辑:李柯佑

时光如同一个看不见的魔法师,一点点拭去天空的雾霾,一根根拔掉城区的老烟囱,废弃的厂区变成了公园绿地,黑臭水体变成了湿地公园……

“魔法”背后,是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万州决心,是十年磨一剑的砥砺艰辛。

翻开重庆万州生态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万州坚持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双轮驱动,以生态谋未来,守护着清新的绿、蓬勃的蓝,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万州。

驰而不息,只此青绿,十年砥砺奋进,如今的万州,山增绿、景增靓、民增收,绿水青山基础不断夯实,质量不断提升,颜值不断增长,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画卷在平湖大地铺展开来。

image.png

生态之变

生态之保卫“万州蓝”扩展“万州绿”

9月的万州,天高云淡、秋高气爽,这是一年中空气质量最佳的时节。据统计,截至9月9日,万州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达247天,同比增加13天,PM2.5平均浓度为26μg/m3,同比减少7μg/m3,蓝天白云已然成为万州常客。

空气、水和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它们的质量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状况。这十年,万州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有序实施瀼渡河、石桥河、新田河水质提升试点工程;大力实施龙宝河、五桥河、苎溪河综合整治工程,彻底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昔日“臭水沟”“荒山坡”,如今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山环水绕、天蓝地绿。

这十年,也是万州生态修复扎实推进、成就显著的十年,是城市面貌天翻地覆、万州“绿”逐年扩张的十年。

这段时间,栽植在大周镇长江消落带上的中山杉与三峡水库湛蓝的江水融为一体,俯瞰如同江中绽放的花朵,蔚为壮观,构成长江沿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2009年开始,万州陆续在沿江消落带165米到175米水位线栽植中山杉,目前已陆续栽植3000亩。这些中山杉除了美化长江环境外,还能发挥保土固土、涵养水源等作用,成为守护万州江岸的“生态卫士”。

在白鹭湾湿地公园和红沙碛滨水生态公园,每当长江水位消落,大片裸露的土地就变成成片的花海,初步构建起湿地生态,形成沿江绿色风景线。

长江库岸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为越来越多的水鸟提供了栖息场所。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长江万州段发现水鸟共156种,其中我国特有的9种,珍稀鸟类24种,长江两岸的生态底色更加厚重。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万州依托山水资源禀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80万亩山地高效产业基地绵延长江两岸,红桔、柠檬、青脆李、玫瑰香橙等果树蔚然成林。在因地制宜中,把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绿水青山”转化为发家致富的“金山银山”。

一组组镜头、一幕幕场景,勾勒出万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出的累累硕果,也彰显出全区上下铆足干劲、下足力气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和毅力。

如今,行走在万州长江段的江岸,随处可见一株株中山杉茁壮成长,原本荒芜的边坡已成为一道道绿色“走廊”,一个个生态修复项目抚去了“疮疤”,留下了满城青绿,给万州人民带来了享之不尽的福祉。

image.png

生产之变

深耕“含绿量”提升“含金量”

万州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产业、能源等结构的优化调整,为万州的“绿色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实现了生态与发展、富裕与美丽的双赢。

通过实施技术升级改造,位于万州经开区九龙园的湘渝盐化正在经历一场“蝶变”——总热电系统优化节能环保改造项目已经开始运行,新建的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替代了现有的低效燃煤锅炉,做到了增产减污。

在原重庆三阳化工厂区内,生产厂房早已不复存在,被修复的土壤上长出绿植,这里被规划为物流仓储用地、公园绿地以及城市道路用地。

近年来,万州推动不同行业、企业的资源链、加工链和产品链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2021年,万州完成改造清洁能源和低氮燃烧锅炉9台,治理企业挥发性有机物21家,综合整治涉气中小微企业836家,指导督促辖区碳市场相关企业开展核查、报告、履约,国能万州电厂、索特盐化等7家企业纳入全国和重庆碳市场配额管理,年履约二氧化碳排放共计900余万吨。

这只是万州区不断提升发展“含绿量”的一个缩影。万州区坚持“含金量”与“含绿量”并进,在促进生产方式数字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等方面发力,实现降碳、减污协同增效,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跃上新台阶。

目前,万州区已拥有市级“专精特新”企业47家,长江科技、江东机械等4家企业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2个、市级绿色工厂1个、市级智能工厂3个、市级数字化车间6家、市级创新示范智能工厂1家。

减存量、优增量,增加生态“含绿量”;强创新、转动能,提升发展“含金量”。十年来,万州汇聚治污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跑出了绿色转型“加速度”。

image.png

生活之变

改变“模式”革新“观念”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蕴含美丽,蓝天洋溢幸福。

翻开万州版图,绿色画卷在平湖大地铺展开来,从河畔岸边到巍巍青山,天蓝水碧,青山葱郁;从热闹城区到广袤乡村,绿浪滚滚,风光如画。

在万州新田河油沙段,每当天气晴好时,住在附近的村民冉振秀便会和邻居们出去散散步。“以前不敢往河边走,全是毛坝子,怕摔,现在堤岸修好了,不怕摔了。”如今完成修复的新田河,已经成了周边居民的休闲之地。

在万州太白街道棕榈长滩小区,4个智能垃圾分类点投入试运行。居民王女士每天出门都会带上已经分好类的垃圾到楼下分别投放到相应的垃圾箱中,累计积分,获得的积分可以兑换成香皂、纸品等生活用品,在这个小区,垃圾分类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

这十年来,万州持续推进城市公园、坡坎崖绿化美化项目、园林绿化补缺提质项目建设,城区新增绿地面积74.9公顷,已经完成五桥运动公园、长星路下段边坡绿化等12个项目;正在持续推进红花地码头改造、北滨公园等10个项目建设。

坡坎崖壁绿起来,闲置地块美起来,公园绿地建起来,万州绿化越来越多,人居环境越来越美。

这十年,改变的不只是群众的生活模式,更是一次观念的革新。

49岁的张松家住大周镇,两层楼的小平房面朝长江,视野开阔。从20多岁起,张松承接父业,开始在长江边打鱼,对张松一家来说,长江是他们祖祖辈辈的家。2020年6月,面对长江十年禁捕,身为渔民的张松退捕上岸后加入万州护渔队,成为大周溪护渔点的一员。和张松一样,退捕上岸的渔民还有很多,他们有的将打鱼的网具收了起来,成为万州护渔队的队员,有的当起了清漂工,变成了“长江美容师”……他们换种方式“靠江吃江”,开启了新生活。

仰望星空,脚踏净土,十年来,我们欣喜地见证着万州生态环境向美之变,也深刻感受到万州人民保护生态的决心和毅力。头顶一片天,脚下一方土,手中一捧水,这是老百姓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也是人民最期盼改善的生活条件,万州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工程。

数说十年

2021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0天,大幅超过330天以上的目标任务。

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6%,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达70%,建成消落带生态绿廊70公里,国土绿化营造林134万亩。

全区河流水质总体向好,长江干流万州段水质保持Ⅱ类,除苎溪河、五桥河、龙宝河以外的18条次级河流水质基本满足Ⅲ类水域功能要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镇乡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92.3%。

强化节能降耗,调减化工用地1830亩,关停并转化工企业6家,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2个,达成全市首批“碳汇+”生态产品交易,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0%。

绿水青山迎客来

一条沿长江而建的“十里长廊”,串起大大小小的休闲广场和滨江亭榭,绿意盎然的中山杉从水面露出树梢,江岸上各具特色的乡村民宿和农家乐飘来阵阵饭香……在万州区大周镇,一个个滨江景观村呼之欲出。

大周镇是三峡库区的移民重镇,大约10年前,由于水位涨落对库岸土壤的侵蚀和冲击,消落带臭水沟难以治理,是当地老百姓的一块心病。

从2009年开始,万州区陆续在长江两岸消落带栽植中山杉,极大改善了消落带的生态环境。时至今日,长江万州段的两岸已形成了70余公里长的“水中森林”景观长廊。

在万州区大周镇,当地充分利用中山杉景观和滨江地理优势,打造了十里滨江长廊旅游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吸引了大批外出务工村民返乡创业。

今年30岁的刘昌月正是其中一员。大周镇土生土长的他,见证了大周镇的变化。2017年,他看到村里在发展乡村旅游,便用自家房屋经营农家乐,每年10万余元的收入,让他坚定了扎根家乡的信心。

2021年,他对房屋进行了改建,目前正在进行装修,预计今年国庆期间正式迎客。

“下一步,我还要增加亲子体验区等,让城里来的孩子能在这里体验农耕的乐趣,也让收入再上一层楼。”谈及未来,刘昌月信心满怀。

依托中山杉和滨江自然景观,现如今,大周镇已培育特色民宿、农家乐40余家,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十里滨江长廊”“日月广场”等景点已成为热门打卡之地。五土村、铺垭村分别入选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市“美丽宜居乡村”。

春潮涌动处,奋楫击水时。

回望十年,万州区绿色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关键就是深刻意识到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万州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污染防治的措施之实、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今天,放眼整个万州大地,从“污水直排”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生态环境带来的美丽蝶变,正在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乘风踏浪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方。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只有新起点、没有最终点,未来,更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绿色发展,仍是进行时。(陈星/文 侯本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