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家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3月11日,重庆市稳企惠企政策宣传月活动最后一场宣讲——科技创新政策专场宣讲举行,会上,重庆市科技局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处处长奚欢、重庆市经济信息委中小企业处副处长何祥能分别为市场主体解读涉企科技创新政策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政策。
涉企科技创新政策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据市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印发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的通知》(渝府办发〔2021〕47号),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扶持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大数据智能化等10大类30项政策,将惠及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的居民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要求可概括为“三个八”,即企业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并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八大条件;企业属于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天航空等高新技术的八大领域;提供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八种资料。
考虑到部分企业存在的规模和研发投入较小、研发形式日益多样化、获得知识产权方式灵活等情况,申报新政将“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指标调低为5%,“科技人员占比”指标由“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调整为“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到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取消“近三年内”获得知识产权的限制和“5年以上独占许可”获得知识产权的方式,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企业用足用好政府部门各类科技创新政策,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政策带动高质发展
在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发源地。
其中,部分专注于自身专业、加强精细化管理、走特色化的道路、加大创新力度的“专精特新”企业,超五成研发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超六成属于工业基础领域,超七成深耕行业10年以上,超八成居本省细分市场首位,涌现出一批“补短板”“填空白”的企业,已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
为培育壮大一批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高、产业支撑作用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引领带动全市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重庆市根据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布《重庆市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渝府办发〔2022〕23号)。通过孵化培育部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市级重点关键产业园等,构建“专精特新”企业生成体系。夯实研发准备金制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科技支撑,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持续创新。加大企业发展基金、线下路演、“央行再贷款+”“央行再贴现+”专属产品等金融支持力度,增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后劲。优化线上平台、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企业“问诊”等公共服务,解决“专精特新”企业困难。对模式创新、挂牌上市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增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动力。计划到2025年,全市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2.5万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25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300家,新增上市企业25家。
据悉,为期1个月的重庆市稳企惠企政策宣传月活动累计举办四场主题宣讲,旨在帮助民营企业了解、吃透、用好用足政策,打通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了重庆民营经济实现“开门红”。(李柯佑、妙笛/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