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服务做优做强,长寿为企业持续经营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21-11-11 16:38:58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何静怡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人民,改善环境就是助推发展”。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长寿区始终坚持为企业持续经营提供良好的人员、市场、政策法治环境,从企业用人、市场经营到政策扶助的全方面为企业提供长期、持续、有效的政府服务,着力解决企业持续经营乏力等问题,不断提振市场信心。

在劳动力服务方面,着力保障企业人才单元支撑,创新人才全方位服务体系,实现企业人才用工全流程都由区政府保驾护航;在提升全区创新研发水平方面,夯实研发创新全链条功能,制定政策、打造平台、建设中心,助力企业加速创新研发、成果转化,已惠及区内上千企业;在持续优化法治环境方面,“府院联动机制”、“纠纷化解机制”、“普法宣传机制”三机制合力推进法治进程。

——创新人才全方位服务体系,保障企业人才单元支撑足

长寿区为提升区内人才储备质量,创新人才引进策略,发布《年度急缺紧缺人才专业目录》、搭建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并引进区外资源。《目录》通过收集企业运行情况和信息,由区政府直接向市场发布信号,进一步拓宽人才招聘渠道,网罗更多专业人才。自目录发布以来,已有石油天然气化工及生物化工、现代物流与商贸流通、财政金融、生态环保等多方面领域高水平的人才入职长寿区。为进一步推进高层次人才服务,设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1个,设置3个服务窗口,1个VIP室,配有3名工作人员。印发的《重庆市长寿区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发挥了平台功能,2020年,评审通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272人,其中正高级37人。

在引进人才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引进区外资源,将大幅提升区域间人才配置的效率。加强“一区两群”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力资源交流合作,与广安、合川、垫江等地建立劳务对接机制,组织企业到区外招工或委托外地就业服务机构代理招聘,开辟员工引进新渠道。截止目前,已组织77家企业在3地召开了网络招聘会,引进区外人力资源到企业就业152人。长寿区与广安在人才交流方面大力开展合作,研究制定《长寿-广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合作协议》,确定5个方面16项合作内容,进一步拓展人才对接、人才服务。与广安市人社部门一道加入成渝就业创业协同发展联盟,143家企业在“双城经济圈招聘专区”提供岗位信息6800余个;联合举办“长创常新、智汇长广”创业创新大赛,共同参与合川区第十届创业创新大赛暨“渝创渝新”选拔赛大赛,组团参加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共同举办专场招聘会,川渝七区县共同签订共商共建共享推动人社事业区域协同发展协议。

“五位一体”智慧人社就业服务,创造劳动力对接新模式。长寿区人力社保局提供智能终端、互联网、信息发布、现场招聘、职业培训“五位一体”智能服务,打通线上线下渠道,提高对就业创业工作的帮扶力度,提升了就业服务的精准度,帮助企业快速触达人才。线上,邀请返乡人员扫描二维码、填写求职意愿、就业需求,并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向求职者发布招聘会信息,有效抓取待就业人群形成“就业池”;同时,将求职和招聘信息发布在“长寿就业APP”、长寿人才网等平台,推动就业信息传递,更好对接企业。线下,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招聘会54场,提供就业岗位3万个,实现就业和达成就业意向5179人,协助市重点电子企业招工5046人,着力解决企业招工难、人才错配情况,大幅缩短就业者求职用时。

2021年3月,受疫情影响待业在家的晏家街道沙溪村村民杨志伟,通过长寿区就业和人才中心的线上招聘会,成为重庆昊翔纸制品有限公司的员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线上招聘会真是太方便了。”杨志伟激动地说,“不用到公司去,直接视频面试就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除了引进人才和就业服务,长寿区还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在“服务好就业者”的理念下,着力打通医保经办“最后一公里”。简化优化公共服务,完成430项政务服务事项证明事项清理、实现人社相关事项网办率87%、实现145个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时限总量压缩77%、平均跑动次数公共服务类0.41次、行政许可类0.2次,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同时,加快推进现行医保信息系统迁移和医保信息平台建设,率先在全市实现医保经办硬件设施到村(社区),同时在全市率先实现市区、街道、村(社区)医保四级贯通,并开展“线上+线下”业务培训,在全市率先对街道社保所、村(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有效提升了工作人员医保业务能力。硬件+贯通+培训,三管齐下提升就业者医保保障服务,为劳动力就业、企业吸纳人才保驾护航。

——夯实研发创新全链条功能,助力企业创新实力再攀登

为支持企业、机构创新,长寿区不断健全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实时修改完善《长寿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项资金扶持办法》。围绕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27条科技创新措施,大力开展科技创新驱动专项激励工作,累计奖励项目1641个,奖励金额1.2亿元。加快拓宽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帮助企业与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并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多次举办对接活动,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达3.46亿元,同时,发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项资金,为获得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认定的企业提供奖励,并在全国创新了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广泛开展政策宣传、严格贷前调查、审核把关、贷后风险跟踪,不断完善知识价值信用评价体系,现75家科技型企业已累计获贷1.46亿,未发生逾期及不良记录。重庆朗天制药有限公司通过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获得了300万元的授信额度。“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简化了贷款流程,极大地为企业贷款提供了便利,企业发展的信心更足了”,该公司总经理吴水新表示。

在支持企业、研究机构创新研发的基础上,长寿区凝心聚力,打造三大平台、一个中心,帮助企业有效提升知识产权利用率,助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一是构建“知识产权成果运营转化+专业化知识产权服务支撑”新型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已经为245家企业提供了线上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二是依托长寿经开区孵化基地,建设集产业集群专利数据库、联机检索、专利维权管理为一体的统计信息平台,提供10项在线智能应用服务。目前已接纳入驻企业453家,录入专利数据4190条。三是设立长寿高新区权智在线-知产管理平台,提供专利运营服务,目前平台累计拥有可交易发明专利1418件,实用新型专利1099件,年均帮助企业完成专利交易55件。四是在整合国家专利导航项目(重庆)研究与推广中心及长寿经开区孵化基地信息平台资源的基础上,长寿区打造了区域新材料产业专利导航分中心,服务了200家企业,为多行业提供专利导航。重庆斯泰克瑞登梅尔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部副经理唐飞表示:“通过长寿经开区孵化基地统计信息化平台,能更多条件、多维度检索、分析相关专利在国内外的授权情况,不仅方便企业技术人员掌握专业知识,还避免了企业重复研发,加速了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持续推动涉法机制便利化,着力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落实国家法治化建设的基础上,长寿区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运行“府院联动”机制,配合“一庭两所”,从三方面营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府院联动”方面,推行“一街镇一法官”——区法院向19个街镇和长寿经开区各选派一名法官定点联系,加强与基层的沟通联系,实地解决了多项纠纷;同时,延伸诉讼服务触角,协调开展上门立案、网上立案、诉前调解、协助执行等便民诉讼服务;另外,区法院积极开展带案下访,带案回访,做好判后答疑,督促履行。“一庭两所”方面,一庭两所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地处街镇、贴近百姓的优势,三个中心人民法庭主动加强与区政府、派出所、司法所的协调,深度融合基层司法与乡村治理。今年1-9月,第一、第二、第三中心人民法庭分别受理案件940件、795件、969件,分别审结781件、658件、817件,引导人民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纠纷,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长寿区从制度创新切入,发展多元纠纷化解机制。积极探索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层实践,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四化联动”纠纷解决机制。成功创建全市法院第二批多元解纷机制建设达标法院,并入选重庆法院第三批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典型案例,多元解纷机制建设经验得到最高人民法院信息材料转发交流。同时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的长寿实践。将纠纷化解工作纳入社会治理大格局中谋划思考和推动落实,在区委、区委政法委的领导下,打造法院主导推动、“三位一体”运行、“四化联动”建设多元解纷机制长寿实践模式。该模式既有力释放了法院化解矛盾、定分止争、促进社会治理的工作效能,也提升了审判质效、优化了诉服品质。挂牌“人民法院老马工作室”,持续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的升级版。今年1-9月,引导诉前委派调解5242件,占一审民事、行政案件立案数量的69.82%;调解成功2658件,调解成功率50.71%;人均每月调解22.40件,调解平均时长9.73天。申请司法确认1593件,同比增长101.64%。诉讼服务质效位列全市基层法院第3名。

长寿区也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向基层群众推荐典型案例丛书,围绕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问题开展法治宣讲;区司法局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企业活动,给企业提供公益法律服务。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热线、网络平台,为中小投资者、科技工作者、小微企业常态化提供公证、司法鉴定、纠纷调解、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大力开展仲裁宣传,将仲裁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法治宣传,提高群众对仲裁的知晓率。联合区律工委、法工委,倡议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调解民商事纠纷时,积极支持和引导当事人依法运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截至目前,由区司法局牵头组织的长寿区法律援助中心、长寿公证处、重庆渝州律师事务所等赴长寿开办讲座,为30家企业送上专业的法律服务,通过“面对面”宣讲答疑、“一对一”法治体验等形式,了解企业法律需求并定制精准化、个性化的法律服务,降低企业法务成本,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下一步,长寿区各政府部门将联合进一步开展政府服务,在积极与企业对接、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和质量,瞄准企业发展的痛点,积极出台扶住企业发展的政策,使长寿区企业发展再上台阶,逐步实现营商环境“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四最目标。 (长寿区发改委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