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临近,节日的味道也越来越浓。打糍粑作为中秋节的传统习俗,近日也已经在兴文县各地陆续开展起来。
僰王山镇两江村的村民齐孝分每年都会约上亲戚朋友一起在家里打糍粑。一大早,喷香的糯米饭刚出锅便被迅速倒入碓窝。早已守在碓窝旁的亲戚朋友就着糯米的热乎劲儿,拿着芦蒿棒,你一锤,我一杵,用力进行舂打。在一阵阵热火朝天的吆喝声和舂打声中,糯米饭越来越软糯粘稠,最后成了糯米团。待到糯米团被打至见不到米粒,能够用芦蒿棒直接托起,糍粑便打好了。
村民欢聚打糍粑
齐孝分介绍说:“打糍粑需要在前一晚就把糯米泡好,第二天早上把糯米倒进甑子蒸30多分钟,再放到碓窝里面打,打的过程需要20多分钟,打好以后放到铺好的簸箕里,一捏一拧一搓,就做成了圆溜溜的糍粑。”
热乎乎的糍粑
经过简单的煎制后,热乎乎的糍粑便被摆上了桌,齐孝分和亲戚朋友们围在桌前享受美味,闲话家常,浓浓的节日气氛也从糯软清香的糍粑里慢慢透了出来。
“还是孩子的时候一听到说过中秋节就非常高兴,想到有糍粑吃,安逸的很,这么多年来,虽然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了,但是中秋吃起糍粑还是津津有味。”村民龙英回忆道。
糍粑的“糍”在四川方言中是有韧性的意思,所以正宗的糍粑不仅味道好,而且还很有韧劲儿,拿在手里可以像皮筋一样拉出长长丝条。正是由于这种黏结成团的特性,让糍粑有了团结和睦的寓意,象征着亲情、友情长长久久、割舍不断。
齐孝分说他的儿子在外五年,中秋都没有机会回来,都是给他寄过去,而每次儿子吃到糍粑,总是忍不住说妈做的东西好吃,听到这些话,即使儿子不在身边,也觉得心满意足了。(伍欧、吴玉娟、康婉琳 图片由兴文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