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破局创新驱动续写蚕桑产业新故事一黔江蚕业“十三五"发展成就侧记

发布时间:2021-06-16 13:50:55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李柯佑

“十三五”以来,黔江蚕桑围绕“巩固提高、循环利用、稳步发展、提质增效”目标,全力提升一产、主攻二产、发展三产,形成了囊括科研、栽桑、养蚕、烘炕、缫丝、织绸、丝纺、地毯、外贸出口、丝绸博物馆、出口贸易及桑蚕附属物深加工于一体的较为完备的产业发展链条,茧丝绸提质增量,蚕桑生物产业、桑文旅填补空白,农民种桑养蚕、多元发展、增收持续稳定。

image.png

2016年以来,黔江蚕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标准桑园面积从2.7469万亩增加到9.3万亩,年产茧7万担,蚕茧产量连续5年位居全市第一,2020年实现综合产值5亿余元,太极茧、濯水茧获有机茧认定,蚕农售茧收入由0.3亿元增加到1.2亿元,蚕农综合收入达2亿元,涉及1万多户承包耕地用于栽桑,带动1.2万余人从事蚕业生产。栽桑养蚕成为70%贫困村的主要增收产业,带动贫困户586户2200余人实现增收,尤其是金溪镇发展桑园1万亩,成为全市产业脱贫的示范镇。黔江蚕业名片突出,为生态治理、经济发展、农业增收、农民增效和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5年来,黔江蚕桑发展过程中涌现了许多典型新故事,积累了行之有效的发展经验,夯实了发展基础,开启了蚕桑丝绸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改革故事

改革破局,以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蚕业健康发展

黔江区蚕桑产业经历三起三落,大起大落的主要原因是无法有效抵御茧丝价格异常波动的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和影响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特别是2018年以来茧丝市场行情低迷,严重影响到产业安全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势在必行。在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区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区林业局引智引力组,开展“黔江区蚕桑产业科学发展体制机制研究”,找准影响产业链延长、价值链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症结,迅速推动蚕业有序竞争、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增强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蚕桑丝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平稳推进体制改革。2019年,成功引进山东日照海通丝绸集团入驻黔江,对蚕桑基地乡镇进行划片建设管理,由重庆海通丝绸有限公司负责金溪石家片区7个乡镇,区蚕业有限公司负责其他14个乡镇基地建设。海通公司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企业文化,努力适应黔江环境,把海通的管理、技术、品牌优势与现有产业优势、扶持政策有机结合,想蚕农之所想,急蚕农之所急,干蚕农之所需,做蚕农的 110,全方位‘保姆式’的服务,对金石片区蚕农和180余户贫困户开展技术服务,涌现了新华乡费立学、鹅池镇张志延等一批山东技术员早上6点进蚕房晚上11点还在指导蚕农技术的先进典型。按时完成103个共育室升级改造项目,主动承担了农户自筹部分改造资金 11万元。石家标准收烘站、白土乡桑蚕科技服务站从征地到建成仅用了3个月,4000绪缫丝厂主体建设仅用了4个多月,书写了海通建设速度,海通丝绸人的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得到黔江、山东两地广大干群的高度认可。区蚕业公司改变传统思维,采取优化股权和法人治理结构,新上2400绪缫丝生产线,建立有机茧丝加工研发中心,加强基地建设等措施适应新形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蚕茧生产经营市场有序竞争机制的建立,较好地推动了现阶段山地蚕业发展。通过体制改革,建章立制,形成两家基地龙头企业良性竞争的格局。

image.png

狠抓机制创新驱动。机制创新之一,建立桑蚕鲜级茧价格定价机制。如何实现蚕茧优质优价、依质论价,如何保证在行情低迷时实行保护价收购,这是制约蚕业发展的一大难题,通过努力,正跨出关键的一步,制定和完善《黔江区桑蚕鲜茧收购价格定价办法》,逐步建立起科学的鲜级茧定价机制,在2020年蚕茧生产大灾之年,黔江蚕茧价格实现逆转,全市最高全国靠前,仅公司收购中准级茧价就高于市内平均价5元/公斤以上,还有价格收益保险3-4元/公斤;

创新之二,完善蚕桑基地建设管理机制,推行政府支持基地建设、企业主导基地管理、蚕农自主生产的基地建设模式,推动企业与蚕农的利益联结,充分用好9.3万亩桑园这一宝贵的资源。

创新之三,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保险公司与蚕农参与的蚕茧养殖、收益全过程保险机制,有效防止产业大起大落。2020年,在全国率先试点整区蚕茧收益创新型保险,这是新的探索,目标价格怎么定、保险比例如何划、赔偿金额怎么算、保险时间怎样定,在全国都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黔江区按试点探索、稳步推进的原则,广泛吸收行业专家、蚕农、企业的智慧,集思广益制定试点方案,公开招标4家保险公司,21个乡镇9000户(累计)当年实现增收604.52万元,养蚕售茧农户受益面达100%,财政保险专项资金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效降低2020年因疫情和特大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深受蚕农欢迎。市政府昨日简况216期登载。四川、广西等外地同行纷纷学习。蓬东乡麻田村4组贫困户周适合2020年养蚕156张,自缴保费1404元,产级茧5642.6公斤,保险赔偿了2.1万余元,加上售茧收入20.35万元,共计22.45万元。

创新之四,建立蚕桑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机制,构建起“科技团队+企业+市场”发展模式,成功培育重庆弘凡农业、见龙在田农业、五柳堂生物科技公司等一批生物加工企业。

创新之五,以蚕桑产业为抓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石会镇武陵居委2017年以来整合扶贫资金65万元,自筹集体资金50万元,改良桑园200余亩,新建550亩,成立“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流转了500余亩土地,建成养蚕大棚3000平方米、共育室1个,形成实质性集体固定资产投入。并因地制宜采取三套不同的管理模式:自主经营、合作经营、资产出租。2018年以来3年累计产茧1125担,收入220余万元,集体经济合作社售茧收入20万元。逐步稳定在家留守人员收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效。

创新故事

创新驱动促进产学研政企推一体化发展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5年来,黔江蚕桑紧紧围绕市场核心竞争,深化桑蚕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其资源要素与创新利用高效融合,发展融合创新效应,不断提高黔江蚕桑特色产业市场占有率。一抓科技支撑平台和共享体系的建立健全。与西南大学合建茧丝绸院士专家工作站,共同申报国家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新成立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黔江分院。市蚕业总站为黔江科技特派团团长单位。与国家和市级蚕桑体系功能研究室、岗位科学家深度合作,引智引力助推科学发展。在良种良法应用推广、智能蚕桑、生物循环产业创新突破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大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良种使用率、标准使用率、科技贡献率。

二抓优化“六化五配套”栽桑养蚕技术路线。开展“强桑3号、5号”“食用桑”“果桑”等20余个桑品种试验,开展芳绣×白春、青松×皓月、871×872、两广2号、锦绣潇湘、华康2号、781×7532、三眠蚕、“秋华×平30”(简称“雄蚕”)试验,春季新推雄蚕、芳绣×白春、青松×皓月,781x7532用于夏季和晚秋,锦绣潇湘用于夏季、正秋;连续2年开展小蚕人工饲料养蚕试验,取得成功;2019年开始实施黔江区优质桑蚕茧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掀起应用标准执行标准的高潮;加大新老技术融合发展。在硫酸钾型肥料应用、新建桑园定杆,隔年春伐法,新老桑园的梳芽,桑叶的合理利用,三、四龄蚕的帷帐育,提青分批及小蚕淘汰,新鲜石灰的科学使用、规范养蚕的普及与推广、簇中管理的科学性等方面进行提升。

以“四大机制”(即共育质量追踪机制、售后服务机制、共育竞争机制、共育法律机制)对共育员进行管理,推广小蚕全龄共育技术,通过延长共育时间,提高共育户的收入和减小大蚕饲养的风险。试验人工饲料养小蚕。全面升级改造小蚕共育室267个,实现自动升降温、补湿等;编制养蚕设施施工图10套,规范建设标准;全面推广使用纸板、木板方格簇、专用采茧机,推广应用自动上簇技术。

三抓集成创新“六化五配套”蚕业发展路线:“六化”即蚕桑生产省力化、设施设备智能化、生产管理智慧化、资源利用多元化、品牌创建特色化、产业发展链条化。“五配套”即建标准化养蚕基础设施,配套机械化智能化设施设备,推广桑地宜机化,水肥一体化,组建创新团队。围绕发展路线逐一推动,一是以开展省力化机械化示范区建设为切入点,与西南大学、国市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汇田农机公司合作攻关,集成创新《黔江模式—山地智慧蚕桑工厂整体技术方案》;二是打造石会智慧蚕桑工厂。从种、运输、养殖、后端利用,实现全程机械化智能化。面上推广小蚕小蚕自动饲养机、桑园轨道运输机。开展轨道式地蚕育、小蚕工厂化集中供育模式探索;三是大力推动蚕茧、生丝纳入期货品种,争取黔江作为发起地建立茧、丝期货交割地,打造“期货+保险+金融+科技”的蚕桑丝绸要素市场,推动黔江蚕桑丝绸全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正在协助郑州商品交易所开展前期调研工作,蚕茧价格保险全国率先试点成功;四是开展“桑+菌、桑枝菌、菌渣肥”的循环利用模式,充分利用冬闲桑地、大棚,提高效益。

加工故事  

接二连三,以茧丝绸和蚕桑生物加工延长产业链价值链

image.png

近年来,黔江坚持全产业链发展、全方位保障、全社会联动,正在形成茧丝绸和蚕桑生物产业集群,不断延伸蚕桑产业链和价值链,促生态美、蚕业兴、百姓富,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一是蚕茧收烘能力显著提升。有蚕桑基地龙头企业2家,其中国家林业龙头企业1家,在21个蚕桑乡镇建有蚕茧站、桑蚕科技服务站,负责生产和收烘工作。安装蚕茧干燥机CL-150型5台、CL-120型1台、CL-100型1台,日处理半干茧近3500担,确保当天收购的鲜茧可及时烘炕。

二是茧丝绸加工提档升级。在正阳工业园区建成“黔江·桐乡丝绸工业园”、山东海东丝绸全产业链加工园,有丝绸工业企业5家,其中:缫丝企业2家、织绸企业、地毯企业、丝纺企业各1家,丝绸博物馆1家,带动常年就业1000余人。双河丝绸公司缫丝规模4800绪,完成煤改气、生产循环用水、缫丝加工设备的更新换代,公司“武陵山桑蚕茧”丝绸商标获重庆市著名商标,蚕茧和白厂丝取得了欧盟主导的全球有机纺织品标准认证(GOTS标准认证)。

重庆花神丝绸公司是招商引资的浙江知名真丝、丝绸面料生产企业,通过商务委技改项目添置新型意大利产R9000型剑杆织机32台,全面淘汰SM93型剑杆织机,产能提至250万米,桑蚕丝用量230余吨。2019年生产全真丝面料181.4万米,桑蚕丝用量214.2吨。2020年生产丝绸180万米,产品远销山东、江浙,部分出口意大利。

重庆海通茧丝绸公司是2019年底通过东西扶贫协作项目招商引资的企业,实现基地、加工建设同步发展,管理基地3万亩,新建基地0.8万亩,占地50亩4000绪缫丝生产线厂房主体完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装修,将于7月份试运行。

三是蚕桑生物产业多元化循环发展。全区现有9.3万亩有效桑园每年可产桑叶15万吨、桑枝6万吨,回收蚕沙5万吨以上等丰富的生物资源,一批从事桑叶面(粉)、全桑枝食(药)用菌、桑枝生物质固体颗粒燃料、桑叶茶、蚕沙肥、羊肚菌、榨菜等生产的蚕桑生物企业投(试)产,实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桑蚕附属生物质资源、桑地和养蚕设施,增加蚕农收入,稳定桑园持续发展。四是桑文农旅融合发展。重庆武陵山丝绸博物馆入驻濯水古镇5A级景区,集文博、旅游、经贸于一体的多功能博物馆,主要销售黔江自己生产的“武陵山”牌丝绸产品、丝绸工艺品、丝绸服装、纺织品及农副产品。金溪、太极蚕桑小镇,石会桑枝菌镇,阿蓬江蚕桑古村落及正阳蚕桑生物工厂旅游化营销试点建设有序推进。品牌故事

四年艰辛,打造全国唯一拥有四块国家级牌子的区县

image.png

蚕桑公用品牌创建工作,始于2017年底在梁平县召开的全市林业科技工作会,区科技推广站负责人提出创建“黔江国家蚕桑生物产业基地”的建议,得到时任市林业局分管科技工作的王定富总工和市科技处的大力支持,将其列入市林业科技工作重点项目。

2018年4月,分管领导吴才永、科技站负责人一道考察了重庆市荣昌区国家麻竹生物产业基地。6月20日,区林业局与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签订协议,合作编写蚕桑生物产业基地申报报告和产业发展规划方案,具体由成国涛博士和林业科技站徐兵负责编写申报资料,历经半年七易其稿。

2019年10月,国家林业局科技司领导及专家组到黔江现场查定,通过看现场、审资料及会议答辩,最终通过查定和评审。期间区委书记余长明、区长徐江亲自到场对接工作,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姚登惠,副区长孙天明等全程陪同。

2020年4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文认定“黔江国家蚕桑生物产业基地”,是国内唯一的蚕桑生物产业基地;2020年,区林业局党组、蚕业管理总站认真总结2018年、2019年连续2年申报桑蚕茧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失败的原因,抓住国家蚕桑生物产业基地落地的机遇,从提高申报文本质量、加强信息沟通,终于在全市22个申报项目中获得市级牌子(10个之一),挤进重庆向国家农业农村部报送的4个项目范围,12月1日,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技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发文认定,这是继广西河池宜州、四川凉山之后被认定的全国第三个桑蚕茧优势区;在市、区农业农村委的支持下,同步推进黔江桑蚕茧国家地理标志申报工作,12月9日,“黔江桑蚕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登记通过农业农村部专家组审定,2021年6月正式公布;12月20日,黔江获得中国蚕学会授予“中国蚕桑之乡”称号,是重庆市唯一获得的区县。

品牌创建是高质量发展的门坎,仅仅走出第一步,将进一步树立品牌意识,注重品牌宣传,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真正让4个品牌成为推动黔江蚕桑丝绸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扶贫故事

使命在肩,建成石漠化地区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

image.png

全区现有1万余户、4.3万余人的承包耕地栽种蚕桑,带动1.2万余人从事蚕业生产,栽桑养蚕成为70%的贫困村、10%的建卡贫困户和易地扶贫搬迁户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市委陈敏尔书记在金溪镇长春村蚕桑基地考察时给予“产业选得准,扶贫带动大,生态效益优,继续发展好”的肯定;有21个乡镇88个贫困村226个组473户贫困户,1916人,桑园面积7205.7亩,年养蚕6609.5张,产茧4277.4担,售茧总收入807.1132万元,户均收入17047.6元。

太极乡新陆村5组石胜全,家庭人口4人,现有桑园面积50亩,养蚕89张,产茧72.4担,合计(售茧+保险)养蚕收入141802.6元,人均收入35450.64元。

金溪镇岔河村2组田明强,家庭人口3人,桑园面积76亩,养蚕70张,产茧 49.1担,合计(售茧+保险)养蚕收入95383.9元,人均收入31794.6元。同时带动贫困户2000余人就地参与务工,人均年收益在5000元以上;开展以深度贫困乡镇金溪镇为首的产业扶贫,2020年金溪镇新建桑园1218.3亩,在地桑园总面积达9800余亩。全镇8个村、36个组、155户农户养蚕4500张,产茧162000公斤,农户售茧收入631.8万元,户均收入4.07万元。其中共有7个贫困村、17个组、45户贫困户2020年养蚕360张,产茧12960公斤,产值50.5万元,实现户均增收1.12万元,实现当年脱贫目标。

濯水镇双龙村3组李应良,长期生活困难。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发展蚕桑产业,与57岁老伴勤劳耕作,不等不靠不要,栽桑、修路、建养蚕大棚,不但把自家的岩窝子变成了绿油油的桑园,还流转了部分土地用于栽桑养蚕。目前,李应良户有桑园近30亩,年养蚕产茧60余担,养蚕收入10万余元。在李应良、杨明忠、粟海艳等一批典型户的带动下,双龙村已建成桑园面积2600亩,2019年87户养蚕3255张,产茧2258.7担,养蚕收入407.3万元,户均4.68万元。通过发展蚕桑产业,让石旮旯地见到了效益,全村外出务工人员少了,石漠化土地得到了有效治理,发挥了良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人民日报以《重庆黔江:岩隔涝也长金子了》为题报到发展蚕桑产业不仅改善了当地石漠化面貌,还成为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产业。

展望“十四五”,将建成五大基地:一是“优质生态丝出口基地”。标准桑园面积10万亩、年产优质茧15万担以上,生丝质量5A以上100%;二是“蚕桑丝绸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实现全产业链年产值35亿元及以上,其中:基地综合收入5亿元,茧丝绸工业产值18亿元,生物产业综合产值10亿元,桑文旅综合产值2亿元;三是“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基地”。带动3万人增收,蚕农综合收入5亿元以上;四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渝南绵蚕桑产业带示范。与南充、珙县结对发展,构建成渝地区蚕桑产业合作典范;五是现代山地蚕业省力化、机械化、智能化、智慧化,期货十保险十金融,3(全龄人工饲料)十2(4一5龄桑叶育)示范区。建成五大基地推动蚕桑丝绸高质量发展。(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