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提出,要共筑科技创新“一座城”。当前,两江新区将科技创新作为“一号工程”,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挥洒青春,在科技创新的路上砥砺前行;他们释放才智,在两江这片创新的沃土上成就自我。即日起,江小妹推出《两江科技人才谈》系列报道,一起聆听各类人才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建设中思发展、谋创新的故事。
今年5月,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曾在蓉工作6年的焦向全博士正式入职位于两江新区的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自2001年从河南老家到成都上学以来,今年已是焦向全在成渝学习工作的第20个年头了。
在蓉时,焦向全是一名毫米波电路设计工程师,研究领域涉及卫星通信技术。现在他正专注于雷达系统的研发工作,目前正在推进通过芯片化、SIP方式实现雷达系统小型化,通过优化各子板块突出系统性能,研究降成本解决方式和提高器件国产化率等相关工作,同时他还正协助创新中心建立一支能自研、自产、自创的雷达科研团队。
谈起成渝地区对他的吸引力,焦向全围绕“潜力”和“信心”侃侃而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定位之一便是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近日,中共重庆市委五届十次全会通过了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决定对创新目标、创新区域、体制建设、人才建设,创新环境等方面出台了全面的意见,可见重庆市对创新发展的态度非常坚决。”焦向全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政策、人才、技术要素都已具备,对科研人员来说,这是一方创新的沃土。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助推了两个城市的融合,不仅促进了产业优势互补,提升整个城市圈的竞争力,同时也碰撞出更多的发展机会。”焦向全以他所在的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实验室为例,“重庆的汽车制造产业非常突出,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比较发达,这两种产业的互补,正好迎合了未来的电动汽车、无人驾驶这一新的增长点。”目前,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实验室就瞄准这个方向,同重庆本地的车企、成都的电子科技公司展开合作,充分利用两地各自优势,催化出不少创新性成果。
谈及入职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的原因,焦向全表示研究项目和所学专业的契合度是影响选择的重要因素。
“创新驱动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5G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驾驶、物联网等领域发展迅速,而我自己所学专业是与之比较契合的。”焦博士告诉江小妹,在去年底完成手上的项目后,他便一直在寻找这样的机会,正好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提供的机会十分符合他的预期。
人才是创新的重要力量,作为北京理工大学和两江新区共建的新型高端研发机构,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按照院士领衔、属地发展、团队落地的模式,重点围绕大数据系统软件技术、现代兵器、新能源智能车辆、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军民融合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建设了院士领衔加柔性人才、专聘人才的科研队伍,正源源不断的吸引着更多人才加入,将进一步助力两江新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王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