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英才聚长寿 乘风扬帆正当时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2-22 10:48:22 编辑:夏婷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翻开重庆市长寿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壮美画卷,人才工作精彩纷呈:一项项人才引进计划相继落地,一个个人才培养计划陆续实施,一批批行业领军人物、创新团队、青年才俊在长寿这座城市立业、成长,为长寿区高质量发展打牢坚实的人才支撑。

近年来,长寿区深入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创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思路,聚焦服务重点产业发展,深入实施“十万英才聚长寿”育才计划,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走出了一条以“人才引领产业、以产业集聚人才”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截至2020年底,全区人才总量达12.7万余人。长寿,正逐步成为人才向往之地、集聚之地、创业之地。

image.png
长寿区。长寿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打好“育人牌”多措并举育良才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近年来,长寿区紧紧围绕工作大局和发展需要,在着力引进人才的同时,持续加大人才培育力度,让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着力提升人才培育质量。从拓宽培养渠道、完善评价体系和健全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先后与中科院、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等20余所高校、院所建立技术依托和协作关系,通过设立教育培训基地、人才实训基地、专题研修班等方式,2021年培训各行各业专家人才3.98万人次,为长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培育了一大批业务技术骨干。加强长寿经开区、重庆望变电气公司等博士后工作站建设,积极培养博士后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开展创新创业培训。2021年组织青年人才开展GYB创业意识培训25期742人,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积极做好市级及以上人才项目人选的选培推荐工作,7名个人及4个创新团队入选重庆英才计划;44人入选重庆鸿雁计划。

夯实人才发展平台建设。围绕企业创新创造、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创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区级企业研发创新中心等各级各类研发平台。扎实推进长寿经开区科技创新园、中科未来城、国家企业研发中心、海智工作站等平台建设,长寿经开区联合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武汉工程大学、重庆国复等组建长江上游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联盟。

总投资5.6亿元的长寿经开区科技创新园正式开园,近37万平方米的科创孵化苗圃和加速基地建成投用,长江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等11家高校院所和科研企业签约入驻。目前,全区已累计培育研发机构106家、科技型企业666家、高新企业145家。

打好“聚人牌”广开门路聚贤才

“这里的环境非常适合做企业,营商环境、生活环境都很好!”

“选择来长寿发展,是因为长寿人民的热情及领导对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的尊重和渴望。”

……

在长寿,发出同样感慨的引进人才不在少数。

近年来,长寿区聚焦体制内外,畅通各类人才引进,针对高端人才和急需专业人才缺乏的实际,不断拓宽引才渠道,扩大引才半径,大力引进聚集各类人才来长创新创业,努力营造全社会尊才爱才敬才的氛围。

创新人才政策,优化完善政策体系,是长寿区突破人才工作瓶颈的关键一招。出台《长寿区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办法(试行)》等系列人才政策,形成“1+5+N”的政策体系,涵盖各领域各行业。出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项扶持办法》等多项鼓励创新政策,对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单位或个人,给予一次性奖励800万元。印发《重庆市长寿区重庆英才服务管理办法(试行)》,持卡的高层次人才享受科技咨询、职称评审、户籍办理等10项基础服务和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6项专属服务,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探索建立“一企一策”“一院一策”聚才机制,区人民医院、重钢公司等重点企事业单位纷纷建立人才引进培养措施。

加强高精尖缺人才集聚。开展实施“十万英才聚长寿”育才计划,积极组织企事业单位参加重庆英才大会、“百万英才兴重庆”、高校双选会等引才活动,2021年全区引进紧缺优秀人才35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7人,硕士研究生269人。对区内100余家重点企业开展用工监测,安排10余名工作人员担任“用工管家”,实行“点对点”服务。柔性引进中科院院士2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人,聘请四川省新材料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斌等20名全国各地专家为长寿经开区创新创业智库专家。

此外,长寿区还坚持“招才引智”“招商引资”组团式引才,2021年共引进项目及团队117个,合同引资714亿元,其中签约市外项目64个,合同引资587亿元。坚持国内国际人才并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目前,在长寿区工作的境外人才有44人,来自美国、韩国等5个国家。

打好“用才牌”紧贴发展用英才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近年来,长寿区坚持把用好用活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核心环节,不断优化完善人才激励政策,通过搭建各种平台,在使用中培养,以使用来激励,为推动长寿区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一三五十百千”工程,2021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24.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9%,高于全市全国平均水平,EVOH、超薄锂电池隔膜成功填补国内空白。设立2.5亿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用于科技创新奖励、资助和补贴。2020年,实施区级创新驱动专项奖励666个项目,兑付资金4868万元。设立1亿元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184家科技型企业累计获得贷款3.82亿元。

抢抓机遇,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组织召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主动同广安市、攀枝花市、邻水县等地合作。选派2名创业导师前往广安为创业者开展创业创新大赛赛前辅导和项目巡诊指导、邀请邻水县15名考官来长对招录社区工作者进行面试、邻水县选派10名中青年干部参加长寿区为期一个月的第五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自贡市沿滩高新区选派10名干部到长寿经开区进行为期3个月的顶岗锻炼等,进一步增强川渝两地干部人才交流互动。与广安联合举办“创启未来”创业创新大赛暨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长寿区选拔赛,长广两地129个项目报名参选。

积极推动“一区两群”人才协同发展。合作编制《长寿区、垫江县协同发展五年实施方案》,对“十四五”时期两地协同发展作出总体性安排,其中人才协同作为各项工作重点。加强干部人才交流合作,选派区医院、区中医院等区级医疗单位的5名医护人员前往垫江县永安镇等开展互派交流,教师互派10名,垫江县50名村(社区)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参加2021年长寿区垫江县对口协同发展村(社区)干部集中培训。

打好“留人牌”真情服务留人才

实现人才集聚不仅要在吸引人才上“快人一步”,更体现在礼遇人才上的“超常力度”。当前,长寿正瞄准人才引进“后半篇”文章,以最大力度的服务让人才感受最厚重的温度,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下。

“此心安处是吾乡,来了就是长寿人。”今年32岁的高孝麟,2020年9月来到长寿经开区博士后工作站工作。他表示:“长寿关心关爱人才,在这里工作很温暖,很顺心,也很有归属感,来了就不想走了。”

近年来,长寿区不断完善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区委联系服务专家100名,主动加强与专家人才的思想交流,每年召开党外专家人才暑期谈心会,收集专家人才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在国庆、春节等重要节日,走访慰问有突出贡献专家人才100余名。

坚持需求为导向,搭建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合作、学术交流、决策咨询平台,提升区级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服务质量,采取“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全天候为引进人才的配偶随调、子女就学、就医等方面提供服务,努力当好人才发展的“后勤部长”和“店小二”。

打造人才安居工程,通过企业自筹、存量住房改造等方式筹集“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700套。

如今,长寿爱才敬才的社会环境日益浓厚,“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不断向好。

千帆汇海阔,风好正扬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长寿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在集聚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人才上下更大功夫,努力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集聚环境,为长寿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张申欣/文,长寿区融媒体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