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过去五年,重庆各区县“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为乘势而上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之际,各区县党代会相继召开,奋力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即日起,中国网新重庆外宣平台特别推出《回眸与展望》专题系列报道,回顾各区县过去五年取得的喜人成绩,描绘未来五年的壮美蓝图。今天,我们聚焦重庆渝中区,用笔墨与镜头,展望渝中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实现路径,敬请关注。
江水向东,时代向前。
一座城市深刻的变革,往往于回望审视之时,更能真切体悟。
在渝中前行的进程中,五年弹指一瞬,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这五年,百年变局交织世纪疫情,时代赋予的使命非比寻常,重大机遇和挑战并存并举。
这五年,新发展理念春风劲吹,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扬起改革之帆——
创新是第一动力,引领发展之变;协调是内生特点,激发结构之变;绿色是普遍形态,撬动效能之变;开放是必由之路,助推格局之变;共享是根本目的,加速福祉之变。
乘风破浪,万里行船。静水流深的背后,渝中半岛已悄然实现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关键一跃”。
位于两江交汇处的重庆来福士。渝中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坚定一条前进之路,发展迈上新台阶
真正掂出这五年的分量,需要站到全局的角度来打量。
2021年国庆节,解放碑人潮如织。国泰广场前,一块“牌匾”吸引游人注意——“全国示范步行街”。这七个大字,是国家层面对解放碑步行街发展的肯定,也侧面印证了渝中区转型升级的成果。
但目标远不止于此。从“全国示范”到打造解放碑—朝天门“重庆绿色金融中心”,到建设“世界知名商圈”,纵观五年,无论是范围、视野或定位,都在不断升级。
渝中有充足的底气。2021年,国家层面“官宣”重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西部金融中心”,川渝两地制订《加强重庆成都双核联动引领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明确打造“解放碑—朝天门世界知名商圈”。
运筹帷幄、抢抓机遇,方能乘势而上。围绕功能定位,渝中区推动全域打造重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一场现代商贸、现代金融业提质升级的行动大幕拉开——
“老”商圈激活了新动力。以场景升级带动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大力发展“四首经济”;以六大产业为主攻方向,提升和发挥解放碑“全国示范步行街”溢出效应。五年来,全区商贸逆势上扬,汇聚世界知名品牌270余个,大型商场、购物中心17个,“十三五”时期,渝中区商贸增加值占全市比重10.7%。
“老”产业也找到了新赛道。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建设稳步推进,注册资本108亿元的中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全国金融法人总部入驻,金融存贷款余额重返万亿元规模以上。率先吹响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号角,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智慧金融、金融科技,加快打造“三区、三中心”。
当世界经济拨云见雾之时,大数据智能化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2017年,在大多数区域、企业还在观望之时,渝中敢为人先,率先布局区块链数字经济产业,成功获批重庆市区块链数字经济产业园,授牌重庆数字版权区块链服务中心,获评全国五大区块链核心集聚区,综合竞争力位于全国第一方阵。
在刚落幕的“链上未来·2021区块链产业发展峰会”上,知名院士专家、业内人士齐聚渝中,对话未来。渝中,已成为撬动新一轮产业转型的重要支点。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对经济新常态的主动拥抱,渝中的城市气质正在加速重塑。
“开往春天的列车”全网走红。渝中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抓住一场改革契机,开放激发新动能
如果说经济发展是一场角力竞赛,那改革和开放无疑是两种强劲的动力,事关全局、事关长远。
然而,万物皆有惯性,冲破它需要勇于冲破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谈何容易?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更见担当。五年来,渝中区克服“惯性思维”,坚定地以“忧患意识”审视发展内在结构,积极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变革,义无反顾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束缚市场主体的环节去。354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18项国家级重大改革试点取得积极进展,创新做法被国务院督查激励表扬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政策措施社会反映好的地方”。
政策协同发力,发放“助企贷”10.6亿元,助力小微企业“挂挡起步”;落实区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企业机制,实现400余家重点企业和14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一对一”服务全覆盖,帮助企业解决“卡脖子”难题……“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统筹发力,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制度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开放的渝中在产业发展上拒绝“小确幸”,寻求“大视野”,从“招商引资”到“聚商选资”,着力实施“空间突围”,完善产业链条,增强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早在2019年,渝中区便与成都市锦江区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备忘录;今年5月,渝中区又与成都市青羊区签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金融领域合作框架协议》……一直以来,渝中区全力投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9类34项成渝合作事项走深走实。融入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加强与对口协同发展区县巫溪的深度合作,有力助推了巫溪经济社会发展。
立足开放优势,自贸试验区“方寸之地”满园硕果;国家大战略中新合作“朝天扬帆”。
五年来,渝中区抓住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重大发展机遇,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承载区、中央商务区“三区叠加”优势,聚焦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快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等重点任务先行先试,制度创新成效明显、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市场主体加速集聚、国际开放度明显提高。
解放碑—朝天门绿色金融大道。渝中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贯彻一个发展理念,城市展现新画卷
环境美不美,生态好不好,攸关群众福祉和永续发展。
春看轨道列车花中穿行;夏赏城市森林郁郁葱葱;秋叹五彩落叶缤纷如画;冬遇红嘴鸥江面蹁跹……近年来,渝中半岛的美景总给人以惊喜。
五年来,渝中区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基本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处处花香”。
高标准实施“两江四岸”核心区建设、坡坎崖美化、山城步道系统完善……五年来,渝中区聚力城市有机更新,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城市品质形象全面提升。
近年来,渝中区大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在全市率先建成袁家岗有害垃圾中转站、黄沙溪无废城市宣传教育基地,完成9大类57个“无废城市细胞”创建,其中12个获评市级“无废城市细胞”。
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守护绿色空间……五年来,渝中区完成了虎头岩公园、长和路隧道堡坎景观提升等坡坎崖绿化美化;“一带六横十六纵”步行系统逐步形成;新建项目绿色建筑标准执行率达100%;全区155个公共机构纳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范围……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美丽画卷跃然眼前。
着眼一个核心目标,擘画民生新图景
发展为了谁?怎样发展?
对于这道时代之问的必答题,渝中区给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渝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新征程是每个人的新征程。在劳动中创造,所以气象万千;在奋斗中开拓,方能披荆斩棘。
五年来,渝中区厚植民生福祉,“加码”幸福生活,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改革,教育惠民取得成效,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52.3%,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9.9%。教育保障迈上台阶,基础教育教师受高等教育比例达99.8%,市区级骨干教师1712人。
做优医疗卫生服务,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升级,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76家,“10分钟医疗圈”日渐成熟。
探索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引入全市首家中新合资知名养老企业、引入市内养老服务品牌机构、新建全市首个示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区级、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稳就业、促创业、广培训、引人才,推动就业创业双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
推进老旧小区实现“逆生长”,全覆盖成立68个社区物业服务中心,完善功能、精细管理。推进管网改造,美化整治桥梁、隧道、人行地通道等,让城市设施功能更完善。
缩短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将文化大餐送上门,全区有文化馆、图书馆、专题博物馆等公共服务场馆40家;文图两馆总分馆建设稳步推进,与社会力量合作建设分馆、漂流站45个。与此同时,“三峡大讲坛·渝中讲台”“母城文化沙龙”“城墙故事会”等惠民文化品牌持续推出,市民文化生活越过越充实。
坚持一种文化传承,母城魅力添新彩
五年来,全区将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城市生命有机组成部分,突出“以文兴城”,打造“人文渝中”,推动母城历史文化传承创新,融入城市气质。
老街巷是城市的掌纹,一墙一瓦之间,镌刻着城市的演变、文化的脉络、岁月的诗行。五年来,渝中区着力留住母城记忆,山城巷等传统风貌区、戴家巷等山城老街区、双钢路等特色老社区次第亮相。
得天独厚的文气、商气、人气优势,是文旅产业作为全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底气”。
五年来,渝中区紧扣“吃住行游购娱”和“商养学闲情奇”等旅游元素,提升文旅发展水平,全区现有A级旅游景区12个、星级及高品质酒店21家,逐步构建起由1处集散中心+1处城市候机楼(高铁候车厅)+16处游客中心组成的全域旅游服务网络。聚焦“文化游”“山水游”“都市游”三张名片,推出“红色旅游”“购物游”“街巷游”等主题线路,助推两江游、洪崖洞等成为全国热门旅游打卡地。
五年来,渝中区相继获得“全国十大全域旅游目的地”“2019中国旅游影响力年度夜游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等荣誉称号。“看得见的实力”为渝中文旅市场注入了一池春水。
一座建筑承载了一段城市记忆,一处遗址代表了一个时代烙印,一个地名体现了一种文化底蕴……作为重庆历史文脉传承最完整、文化遗产最富集之地,渝中区出台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规划和实施工作方案、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十七条措施等。推动实施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大楼旧址、《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桂园、周公馆等52项文物保护工程修缮完成,全区文物保护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文物完好率达95%,着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为“人文渝中”建设提供新滋养、新能量。
“全国示范步行街”解放碑。渝中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牢记一条基本原则,砥砺奋进新姿态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
五年来,渝中区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全区党的建设提质增效,以党建共建凝聚发展合力,为渝中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作出示范提供坚实保障。
难以忘记,无论是新冠肺炎疫情来袭,还是罕见洪水过境,一封封党员“请战书”纷至沓来,一个个党员站出来、迎上去,一面面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
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五年来,渝中区始终把践行“两个维护”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干部选拔、任用、教育、管理等工作全过程。先后出台规范干部选任等17项制度规定,健全选人用人德才评估、全程纪实和风险评估等机制。围绕实践锻炼,结合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重点工作,常态化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下沉街道和社区。
令人欣喜,渝中区率先探索党建引领物业管理的工作模式,将一面面“党旗”插到一个个缺乏物业管理的老小区,兜底管理1100余万平方米老旧住宅。与此同时,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创新党建引领警务体制改革,打造党群服务中心党务、政务、社务“一体化”平台,成功创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区,居民满意度不断提升。
五年来,渝中区精准有力惩治腐败,全区纪检监察组织处置问题线索974件,立案257件,挽回经济损失1.6亿元。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25件47人。坚守重要节点,持续加压用力,严查违规收送红包礼金、违规公款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等奢靡享乐问题66件81人,党纪政务处分37件41人。
再踏层峰开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
五年里,复杂形势沉稳驾驭,独特优势充分彰显,经济走势稳中向好,民生态势稳如磐石,发展大势浩荡前行。
五年步履不停,映照全程,启示未来。静观大势、因时乘势,我们更加笃定: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未来五年前景可期,大道康庄。(袁侨偲/文 图片由渝中区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