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部队培养了我,那我就应该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年44岁的退伍老兵张大见对笔者说到,他和身边的驾驶员们都为能够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深感自豪。
自11月2日两江新区在重点区域开展核酸检测以来,两江新区交管中心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辖区应急保障运输企业实施应急运力征调,迅速完成车辆、驾驶员集结,确保“车在位、人待命”,一百余台应急运输车辆“整装待发”。
图片由两江新区交管中心授权发布
连日来,这些驾驶员几乎没有回过家,24小时随时待命,为了在有效时间内尽快将检测标本运到医院,他们几乎不间断地身穿防护服,每天最多睡四、五个小时,吃饭也完全不固定。
脱了军装,我仍是一个兵
26岁的安廷玉是参与此次核酸检测标本运输大部队中的一名驾驶员,从事运输行业三年,之前当了两年兵。
运输核酸检测标本,看似简单,实际上标本对环境的要求极高,必须放置在专门的转运箱中,且必须在4小时内送至实验室,否则将会失效。两江新区最多时共有数十个核酸检测点,无法采一个送一个,而是隔一段时间批量转运一次标本,转运车辆和人员的调度、运送路途等因素,都需要时间。
安廷玉 图片由两江新区交管中心授权发布
这种情况就要求驾驶员们必须24小时待命,随时等待点长的召唤。每天只能休息短短四五个小时,且必须长时间穿戴防护服,不敢喝水、吃饭无法固定……面对这些困难,安廷玉丝毫没有犹豫,立即加入运输大军当中。
“脱了军装,我仍是一个兵。”安廷玉表示,自己的女朋友是一名护士,尽管这段时间聚少离多,但她丝毫没有埋怨,只是嘱咐安廷玉一定要做好防护,“她非常理解和支持我。”
张大见 图片由两江新区交管中心授权发布
与他做出同样选择的还有张大见,“这是公司对我的信任,而且我是共产党员,曾经是一名军人,我一定要不计得失地做好!”11月2日,接到运输任务,张大见立即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抗疫当中。
运输核酸检测标本存在着一定的感染风险,因此运输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我第一天运输时,害怕穿着防护服到餐馆吃饭,会引起顾客和餐馆老板的恐慌,脱了防护服又怕浪费医疗资源,所以只有等到运输结束才去吃饭。”安廷玉表示,将自己的困难向领导反映后,吃饭问题很快便得到了解决。在两江新区交管中心的及时协调下,如今所有参与运输的人员都能在检测点吃上热气腾腾的可口饭菜。
图片由两江新区交管中心授权发布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事实上,由于标本运输的紧迫性,驾驶员们的吃饭时间始终不固定。“有几次,我完全没有时间吃饭,只能将饭菜放在车上,等吃到饭的时候,饭菜早已凉了。”张大见向笔者介绍。
24小时随时待命
作为抗疫前线的“运输兵”,张大见每天都开足了马力与时间赛跑——4天的时间,24小时待命,哪里需要就前往哪里,累计运送核酸检测样本61趟次。用近乎不眠不休的工作状态,为全区的核酸检测工作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为了更快地将核酸样本安全地运送到指定地点,他抽中途休息的时间自己开空车到周边区域熟悉环境,研究运输路线,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想办法缩短点与点之间的运送时间。
“自己是一名党员,又对周边环境比较熟悉,必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张大见说,他即使在休息时间也一直关注着运输一线的情况,一旦有驾驶员提出运输路线等方面的困难和疑惑,第一时间主动沟通。
在张大见的带动下,所有驾驶员都积极主动参与标本运输。“按照规定,一套防护服只能穿4个小时,但是我们每次更换防护服后,哪怕没有任务,也立即将防护服穿上,然后在车上等待命令。”张大见解释,由于穿防护服很慢,如果接到任务后再穿,会浪费大量时间,“除了晚上睡觉时间,我们几乎一直穿着防护服。”
为了尽量节省时间,他们每天很少喝水,只有更换防护服期间才上趟厕所。
正是一个个如安廷玉、张大见一样平凡的“运输兵”,汇聚成磅礴的防疫合力,共同筑起一张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防护网。
图片由两江新区交管中心授权发布
截至11月8日上午8点,两江新区交管中心共统筹安排64辆厢式货车、100辆客运车(其中公交90辆,客运10辆)全天候待命,已调度样本转运796趟次。此外,11月2日至3日,在医废运输车辆未到位的情况下,两江新区交管中心主动作为、敢于担当,承担起核酸检测医疗废物转运工作,交管中心与全区人民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作者赵鹏 图片由两江新区交管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