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琨 摄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
国务院连续9年就推进“放管服”改革专门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并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营商环境上升到法律制度的层面。今年7月,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陈敏尔书记、唐良智市长作出全面部署,指出力争到2025年我市营商环境整体水平进入国际一流行列。
作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两江新区要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和重庆智慧之城“两大”定位、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和高品质生活示范区“两高两区”目标,需要在发展开放型经济、大数据智能化创新、产业优化升级、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优化营商环境就是重要基础、关键路径和有力保障。
近年来,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出台系列政策,加强先行先试,进一步“放”出了活力、“管”出了公平、“服”出了效率,推动新区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1个最优:2020年两江新区获评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特别案例。
——2个第一:成为第一个通过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验收的国家级新区;2020年两江新区政务服务效能水平排名全市第1名。
——3个提速:审批平均用时提速至1.6天,比法定时限压减94%;开办企业全流程办理提速至1个工作日;一般工业项目审批提速至19个工作日;一般社会投资项目提速至37个工作日;小型低风险建设项目提速至16个工作日。
——4个率先:率先探索成渝地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2020年7月发放首张“两江天府通办”营业执照;率先开展市场综合信用监管;率先开展企业电子印章、电子签名应用
;率先开展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试点,26项改革经验向全市推广。
——5个“办”优质服务:暖心办,推出免费帮办、免费邮寄服务,构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推动服务进园区进企业;自助办,打造7×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千余事项可自助办理;网上办,推行“不见面”审批,审批事项“网上办”达95%;集群办,开展企业集群注册,60余个创业集聚地入驻企业7000余家;承诺办,实施施工许可、建设行业企业资质告知承诺制改革。
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段成刚指出,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聚焦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精准发力,打出组合拳、打好整体仗,推动营商环境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聚焦市场化
激发市场活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创业者廖厚红在“跨省通办”窗口顺利地领取了住所在天府新区的营业执照;在自助办税区域,办事群众花了5分钟左右就在线上完成了业务办理......如今,在两江新区(自贸试验区)政务大厅,办理业务不再受区域、部门等限制,办事流程更加地流畅、便捷。
两江新区政务中心自助办税区域 彭丽桦 摄
“今年以来,政务中心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深化改革创新,扩展异地通办事项范围,推动实现‘只进一扇门,办完两江事’。”两江新区政务中心主任林代梅介绍,新区政务服务创新举措不断,成为第一个通过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验收的国家级新区,去年政务服务效能水平排名全市第一。
近年来,两江新区聚焦企业群众反映突出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强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压缩审批时间、提升服务效能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
两江新区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办件效率,为企业发展营造了宽松的环境。目前,新区发布行政审批事项597项,承诺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88.51%,平均跑动次数0.13次,即办事项占比67.1%,全程网办事项占比93.12%。
政务大厅的“跨省通办”窗口可为94项“跨省通办”事项、210项“川渝通办”事项提供咨询、引导、帮办、代办服务,有效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问题。
企业是营商环境的受益者,最有发言权。
今年,一家深耕大数据领域近20年的企业——博瑞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入驻两江新区,整体从深圳搬过来仅花了3个月左右的时间。
公司的整体搬迁涉及员工安置、工商注册地变更等多方面的事项,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博瑞得下定决心来到重庆?
博瑞得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敏告诉笔者:“两江新区‘管家式’的服务细致周到,从公司办公地选址、搬迁政策咨询、公司注册等各方面给予了极大支持,让我们感受到了重视。这边软硬件条件都不比深圳差,坚定了我们搬迁的决心。”
山外山集团是一家覆盖血透行业全产业链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该集团财务部部长张微微说,在两江新区有关部门的悉心帮助下,企业能及时了解最新政策,有依据地开展工作,第一时间享受优惠政策,这为企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以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为例,2020年,该企业享受该项优惠政策加计超过700万元。
今年1-9月,两江新区市场主体保持高速增长,新增市场主体1.9万户、增长42.2%,内资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新增数量均排名全市第一。
聚焦法治化
让市场主体安心经营、放心投资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今年,新区相继出台了《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交往清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专项督查行动方案》《关于开展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的通知》等文件,加强行政审批、保护知识产权等领域制度规范建设,从制度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有力保障和支撑,把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作为重庆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的重要战略性平台,两江新区着力构建与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在发挥好法治的保障作用中笃定前行。
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人民法院 来子君 摄
今年6月,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人民法院构建的涉外商事诉讼、调解与仲裁“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入选。据悉,利用“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该院累计委派、委托调解案件2000余件,有效保护国内外当事人合法权益。
在两江新区市场信用信息监管平台指挥中心,新区11.47万户市场主体以及由此产生的上百万条数据,都整合在这个平台上。
该平台以电子地图为载体,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支撑,以信用信息为基础,以信用分类监管为核心,实现了空间可视化监管、数据集成化监管、信用分类化监管、智能预警化监管。
“这个平台搭建起政企沟通桥梁,建立信息开放、共享的协同管理机制,提升市场监管的有效性和精准性的同时,也保障了市场有序稳定发展。”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还把更多行政资源从事前审批转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寓监管于服务。
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以“信用+大数据”为抓手,将市场主体分为A、B、C、D四类,用绿、黄、红、黑表示,实施分类监管,将市场监管力量主要集中在B、C类市场主体,实现“一次上门搞联查,监管任务全覆盖”,赋能企业健康发展。
产权内容完备、能够得到有效保护,是市场主体持续参与竞争、积极创新创造的重要基础。
3月16日,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两路寸滩海关和两江新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共同签署了《共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备忘录》,三方将结合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标准对被推荐企业进行筛选并开展培塑工作。
今年上半年的一项数据显示,全市知识产权创新百强企业,两江新区入选27家,入选企业数居全市第一,3家企业进入前十强。
聚焦国际化
提升配套功能,彰显“近悦远来”优势
康宁公司与两江新区签署协议,将在两江水土新城投资新建大猩猩玻璃项目;日立ABB电网有限公司将在两江新区建设世界级变压器制造基地;圣戈班科顺高新材料项目正式落户两江新区......越来越多外企看中了新区良好的营商环境,这离不开新区投资软、硬环境的持续优化。
长安福特生产线 冉雨琳 摄
以汽车产业为例,经过数十年发展,重庆汽车产业已形成以长安系为龙头,10多家整车企业为骨干,上千家配套企业为支撑的“1+10+1000”优势产业集群供应链,本地配套率超过70%。
9月24日,长安福特EVOS在两江新区下线。长安福特EVOS是由福特中国产品中心领衔开发、结合了全球的优质资源和最先进的科技打造的一款全球战略级产品。
近年来,长安福特在智能化方面不断突破,落户两江新区的长安福特研究院更是专注于增强产品本土化研发及测试,进而加速产品更新,优化产品结构,完善产品谱系,全方位覆盖细分市场。此前,长安福特总裁沈鼎文表示:“在重庆和两江新区的大力支持下,长安福特发展势头日趋向好。”
这仅仅是两江新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作为重庆汽车产业的主要承载地,两江新区根据产业链特点招引大量上下游配套企业,完整的配套体系吸引了一批龙头企业,形成良性循环。
今年8月,两江新区围绕强链补链,建设“10+1”产业功能区实行链长制,聚焦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10大产业和两江协同创新区,推动土地集约节约、项目有效落地、产业成链成群、服务一体高效。
两江新区还在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上下功夫。在推进城市品质提升方面,两江新区实施绣花式的微更新、微修复、微改造,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推进“百园之城”建设,促进产城景深度融合,打造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样板。
国际学校建设方面,重庆哈罗礼德学校已于去年9月正式开学;重庆耀中国际学校改扩建工程已经正式完工,专门为在渝工作的外籍人士子女提供国际教育服务。
国际医院建设方面,已经投用的莱佛士医院不仅能为重庆市民及在渝外籍人士提供医疗服务,还将辐射西南地区国际医疗救助领域,大力提升重庆的医疗资源品质以及国际化水平。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系统工程。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罗蔺表示,将重点对标“一个体系(国家、重庆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全面优化市场、法治、开放、政务、政商“五大环境”,开展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制定清单,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不断向好。(彭丽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