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因地制宜 打造山地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2021-10-20 16:14:33 编辑:吴婕

如今,“两山夹一沟”的城口坚定“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路子,围绕“两种两养一融合”(城口山地鸡、城口老腊肉、中药材、食用菌和农文旅融合)在高山峡谷间呈现了山地特色产业发展新景象——山上中药材、林下山地鸡,坡上核桃树、百花中蜂蜜,香菌巴掌田、杂粮鸡窝地,火炕老腊肉、冷水生态鱼生态立体农业产业格局已然形成。

image.png

两养老腊肉万里香飘山地鸡价值看涨

“城口老腊肉”是城口县第一个走出大巴山的品牌。2004年,在赵孝春牵头下,城口县老腊肉行业协会正式成立,并在2007年以协会名义申请注册“城口老腊肉”商标,这也是重庆市第一件以集体商标形式注册的地理标志商标。如今在城口县城、乡镇的街头,在重庆各大商超的货架站上,城口老腊肉的身影随处可见。

去年城口县农业农村委提出打造“老腊肉小镇”,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新业态刺激新发展,项目花落厚坪乡。厚坪乡乡长詹科说到“目前旅游基础已形成,作为重点生猪养殖区,我们有非常悠久的养殖传统,未来就可以设计从养殖、加工、销售到文化展示的腊肉体验路线,还可以植入线上电商平台二维码,进一步拓展市场。”城口老腊肉千年流香,是城口也是重庆的一张闪亮美食名片;同样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口山地鸡身价也扶摇直上,成为城口又一张闪亮名片。“城口山地鸡”“城口老腊肉”先后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和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城口山地鸡进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和重庆市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品牌价值达4.17亿元;城口老腊肉品牌价值3.86亿元。

据悉,城口县坪坝镇新华村正在建设年产10000吨现代化标准化智能化肉制品生产线,打造城口山地鸡及老腊肉全产业链项目,该项目规划分三期建设,总用地面积19512.33平方米,折合29.3亩,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预计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10亿元,可实现利税达到2000万元。

image.png

两种中药材品质更高食用菌销路更广

深秋寒凉,城口高燕镇星光村村口山林间,66岁的杨德孝身着轻薄秋装和一群老姐妹有说有笑,躬身种淫羊藿(一种中药材),干得如火如荼,额头上还冒出着微微汗珠:“种草药比种庄稼轻松多了,干一天还可以挣100块,这么安逸的事情,以前想都没想过。”“林下套种淫羊藿,在不占用耕地的前提下,每亩林地可种植两三千株。此举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山林资源,既可节省水泥柱、遮阳网搭建的成本,又能改善森林植被,一举多得。”高燕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将持续加强与企业的对接,做大特色种植产业,让淫羊藿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城口中药材产业通过龙头企业重庆天宝药业有限公司带动,全县21个乡镇90个村开始订单种植中药材,涉及6165户种植农户,订单产值3.2亿元,重点布局在厚坪、明中、岚天等17个乡镇。以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为方向,深入挖掘天麻、党参、细辛、灵芝等高品质特色食药两用中药材潜力,加强大宗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建设,开发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等中药健康产品,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

image.png


走进左岚乡幸福村花菇基地,淡淡的菌香扑鼻而来,菌棒整齐排列,大大小小的香菇争先恐后从菌棒里钻出来。村里有名的“支客事”杨大洪拎着大桶,熟练地捡花菇,嘴里反复念着自编的顺口溜:“鸡窝地,巴掌田,小小花菇撑花伞;菌满棒,菇溜圆,男女老少笑开颜。”城口县食用菌以袋料香菇、羊肚菌等品种为主,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承接组织、农户参与”的模式,在30余个村建成产业基地,建设菌种繁育场2个,粗加工乡镇12个、销售体验店1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食用菌产业链。目前,全县食用菌总体规模达1000余亩,年产鲜菇约1万吨,年产值1亿元。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城口食用菌销路大开,已走出城口、走出重庆,远销华中地区。

城口山地特色产业发展五大支撑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保障。城口县以“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为总纲,印发《城口县乡村特色产业提升行动计划扶持政策(2021年)》(城委农组〔2021〕4号),将乡村特色产业提升示范基地扶持政策、城口县乡村特色产业提升基地扶持政策、城口县乡村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链环节扶持政策、城口县乡村特色产业贷款贴息扶持政策、城口县乡村特色产业保险贴保扶持政策、城口县乡村特色产业提升保险方案、金融支持城口县乡村特色产业授信方案等予以集成,明确各项政策的扶持对象、扶持标准和兑现方式,确保政策成体系、能落地。城口严格按照“五年统筹入库、年度滚动实施、同类竞争立项、拉练评比考核”项目安排和实施方式,指导乡镇(街道)聚焦1-2个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对5年拟实施的项目集中统一申报入库,分年度按照成熟度分步实施。今年,确定乡村产业入库项目75个,目前安排资金项目14个。

image.png

今年上半年,城口在项目管理上重点抓好实施项目的方案审核和过程规范管理,已安排实施的14个项目实施方案全部审核通过,正有序推进实施;结合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探索实施项目管理拉练观摩与评比考核机制,围绕产业项目“六个示范”要求,不断优化调整拉练评比考核内容,前期已开展茶叶产业拉练评比,近期将开展食用菌产业项目拉练。城口结合乡镇(街道)自身意愿和产业发展定位,明确乡镇(街道)乡村特色产业提升示范基地创建指导名录,各乡镇(街道)围绕指导名录1-2个优势特色产业,按照五年实施谋划产业提升示范基地项目,从产业适度规模示范、品种品质品牌示范、联农带农机制示范、农户诚信参与示范、良好金融生态示范、防范产业风险示范六个方面对乡镇谋划和申报的项目进行把关。目前,城口已启动建设的14个产业提升示范基地均达到规模适度、要素聚集、联农紧密要求,巩固脱贫攻坚期间已建成的产业扶贫基地,按照“六个示范”进行规范提升,持续发挥其示范带动效益。

通过融资增信、特色保险产品开发、贷款贴息、贴保等政策支持引导,截至目前,城口龙头企业32家,其中市级11家,培育规上农业企业2家(天宝药业、赵孝春食品),核桃生物科技、美缀美食品、鸡鸣茶叶企业正在积极争创规上企业。开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双百”培育提升行动,组成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培育提升辅导团,分别培育家庭农场100个以上和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100个以上,对全县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实行“一对一”辅导服务,并每年从中评选若干示范农民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截至目前,通过指导城口已重点解决了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的组建、备案、产业发展模式等难题,备案农民合作社131家、家庭农场219家。


image.png


城口县始终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思路,促进农业“接二连三”和“农文旅融合”。乡村产业规模逐步壮大,初步实现产前、产中、产后无缝衔接,种养加销一体的产业链条。坚持在拓展农业功能中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把农文旅融合、农产品电商作为农业“接二连三”的联结点,通过打造乡村旅游集群片区,将产业融合串起来,通过发展农产品电商,将产业基地与终端市场连起来,打造产销融合、农文旅融合有机整体。城口老腊肉小镇、城口山地鸡小镇、禅茶小镇……各类特色小镇全县开花;蓼子乡以冷水鱼为依托,实施“鱼文旅融合”综合开发项目;岚天乡以自然资源为依托,打造休闲农业研学基地、特色农业观光园和农事体验园……各类融合项目精彩亮相,其中,以高观镇(核桃)和河鱼乡(城口山地鸡)为主的城口山地特色种养产业园已申报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肖福燕/文,杨勋平、王荣、张其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