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外国语大学召开博士生党支部“一带一路”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10-31 16:31:14 编辑:白歌

10月30日,“语言为翼,智推中国”博士生“一带一路”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外国语大学立德楼C117开展

image.png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旨在增强博士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提升研究生的学术素养;通过学术研讨,为做好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文化交流互鉴、助力民心相通、推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构建文化交融的命运共同体提出思考。

讲座开始,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英语学院党总支书记淡修安发表学术研讨会致辞,介绍了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博士生党支部的基本情况,并对博士生党支部提出冀望,希望各位博士生党员发挥带头作用,将党建与日常生活、学术研究结合起来,提升科学研究的高度、厚度、温度。

image.png
淡修安教授致辞

接下来,七位博士生围绕自己的研究方向及其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传播与接受的互动关系作了深入阐释。

来自跨文化传播方向的博士生党员任庆亮,作了主题为“理念审思与实践进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传播与接受”的分享。首先,他就“日常生活”和“文化交往”两个层面推介了“跨文化传播”的学科内涵与研究对象。其次,分析阐释了“跨文化传播”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内在逻辑。再次,分析了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接受现状,并从价值认“同”到价值认“异”的角度,对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传播理念进行了审思。最后,从传播理念、传播议题和传播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文化传播效能的具体进路

image.png
分享人:任庆亮

来自语料库语言学方向的博士生党员叶军,作了主题为“语料库语言学与一带一路“跨文化研究”的分享。叶军指出,自从“一带一路”倡议发起以来,“一带一路”语言研究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目前已有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语言规划、语言保护、语言管理和“一带一路”语言话语分析。话语既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表征者,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交流者。她认为从语料库语言学视角研究“一带一路”话语建构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接着,她简单介绍了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指出语料库在跨文化研究的应用,如新闻话语研究领域和语言文化对比研究。最后,她总结了语料库语言学应用于“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领域所具有的学术价值,例如符合大数据的思维逻辑、丰富传播学量化研究的方法、从共时或历时的角度深化语言使用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的探讨等。

image.png
分享人:叶军

来自认知语言学方向的博士生党员欧月,作了主题是“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分享。她从认知语言学的定义、认知语言学与文化的关系以及认知语言学如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她指出,认知语言学以体验哲学为基础,重视体验以及人与世界的互动对语言的影响,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因此,探究语言背后的认知文化动因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最后,她提出,作为研究生,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传统文化概念的概念化机制进行深挖、基于英汉语料库进行语言对比研究、推动文化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构建等,树立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为“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image.png
分享人:欧月

来自跨文化传播方向的博士生党员况璐琳,首先从起源、概念、评价三个方面推介了“跨文化传播”这一学科方向。其后,提出了“应该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重叙事,引共情”的观点。最后,分享人讨论了共情叙事视角下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理论依据和策略支持。

image.png
分享人:况璐琳

来自文化批评与文艺理论方向的博士生党员郭晓东,从文化批评视角出发,阐发了文化与文艺理论与“讲好中国故事”的关系。他提到,在“一带一路”当中,文化批评注重作为两方面的实践:一方面,要通过对西方文化霸权话语的解构,消除文化传播过程中“东方主义”对中国文化的“赋魅”。另一方面,还要创新构建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和世界潮流的文化传播范式,“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更好、更真、更美、更快地推动中国文化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传播。

image.png
分享人:郭晓东

来自美国学方向的博士生党员黄元围绕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作了分享,提出,首先,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首先应突出民族特色的文化,因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其次,要传播富有时代感的文化,即传统文化要面向现代、面向世界。再次,需要研究接受对象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文化的世界需求。只有清楚了解世界文化需求,才能对文化怎样走出去有比较准确的把握。最后,要创新文化推广的方式方法。例如与经济、贸易交流相协调。文化交流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常常是和经贸交流联系在一起的。文化能否走出去,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外经济、贸易交流现实的影响。

image.png
分享人:黄元

来自国际传播方向的博士生党员尹佳作了主题为《“一带一路”国际传播效果评估:中西研究演进体系与差异比较》的分享,内容涉及“‘一带一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传播生态分析”、“‘一带一路’:国际传播效果分析的文献计量视角”、“‘一带一路’:国际传播效果提升的着力点”三个方面。她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有力平台,也是凝练中华文明标识和文化精髓的重要维度;科研文献既反映中外个体或群体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变化,也是重要的知识传播与交流载体。由此基于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从文献计量的视角展开了研究,以期从学理层面呈现“一带一路”国际传播效果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图景,并基于研究分析从建立评估机制、传播内容和方式、强化群体互动等方面提出了效果提升策略。

image.png
分享人:尹佳

研讨会临末,各位博士生与在场同学交流互动,耐心解答了各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并且发出倡议,希望大家可以从本学科研究视角出发,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外来”的思路,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而不懈奋斗!活动闭幕式上,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秦丽老师讲话。她首先高度评价了本次学术活动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其次鼓励大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博士生党支部党建活动为支撑,多举办类似活动,打造“本-硕-博”一体的“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播共同体”。(四川外国语大学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