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前抓早开好局,铆足干劲抢先机。
我市加快推进交通强市建设,1—3月全市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51.7亿元,同比增长14.8%,在建重大交通项目开足马力,抢抓施工黄金期。
交通建设跑出加速度的背后,是我市“抓项目促投资”系列专项行动的强劲推动,各有关部门以“拼”的精神、“抢”的劲头,出实招、见真功。
今年重庆交通计划投资超千亿元
交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投资就是抓未来。”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1月初,我市按照“跳一跳、够得着”底线目标和“咬咬牙、会更好”高线目标,出台了《2023年促进交通基础设施有效投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2023年全市交通建设计划投资超过1100亿元,较2022年计划投资同比增长10%。为确保这些交通项目落地落实,我市制定了《交通强市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交通强市建设2023年重点项目及物流运输发展重点任务年度工作计划》。
为保障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我市积极争取国家加大交通建设资金支持力度,用好用足中央车购税、市级财政和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引导指导业主积极自筹、银行贷款和争取政策性金融工具,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多措并举解决项目资金来源。
数据显示,1—3月全市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51.7亿元,其中累计到位中央资金及政府专项债券达95.5亿元。
重庆铁路投资集团数据显示,今年1—3月,在建的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渝万高铁、西渝高铁万州至樊哙段、成渝铁路重庆站至江津站段改造工程、新田港铁路集疏运中心、重庆东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等6个项目,共完成投资44.63亿元,同比增长35.7%。
水运项目投资增速,同比增长55.2%。
建立健全清单式督办督导机制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保障是关键。今年3月,我市发布了《重庆市2023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明确全市计划安排交通水利用地6800公顷,为构建“米”字型高铁网、建设“轨道上的经济圈”、打造国际航空门户枢纽等提供用地支持。
为进一步强化全市铁路在建项目统筹协调作用,市交通局、重庆铁路投资集团等建立健全清单式督办督导机制,协同市级有关部门和区县,及时组织研究工程建设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卡点问题,切实当好铁路建设项目的“服务员”“协调员”“保障员”。
数据显示,一季度,成渝中线高铁正线用地交付比例超70%,首座隧道实现进洞施工;西渝高铁正线用地交付比例超40%,项目最长的铁峰山隧道已进洞施工。
与此同时,我市相关部门和区县靠前指导、主动作为,积极推动一批高速公路项目签订了征地协议。
目前,市交通局已推动万州区、北碚区、永川区、璧山区、铜梁区、开州区、武隆区等7个区,与在建的渝遂复线、永川至璧山、合璧津改线、万开达、武两等5个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单位,集中签署了《征地拆迁包干协议》,推动相关项目征拆工作提速增效。
记者从中铁开投重庆高速指挥部了解到,永璧高速一季度完成投资1.23亿元,桥梁桩基、隧道开挖正加快推进;武两高速一季度完成投资1.2亿元,鹰咀岩隧道左洞顺利贯通;渝赤叙高速一季度完成投资2.7亿元,控制性工程百节互通、綦江河特大桥实现开工建设。
我市交通部门还积极协调市级相关部门,及时协调化解建设难点、卡点问题,切实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如为推动成渝中线高铁加快推进,沙坪坝区交通局积极协调成渝中线高铁电力管线迁改难题,并就项目迁改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进行集中研判和协调。
三条高速公路今年有望建成通车
4月13日,黔江机场T2航站楼正式启用。黔江机场成为我市首个拥有两座航站楼和首个使用廊桥的支线机场,旅客吞吐能力提升至70万人次。
为确保黔江机场T2航站楼等在建项目早日建成投产,重庆交通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落实好项目专班机制、领导联系机制,做到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推动巫溪至陕西镇坪、江津至泸州北线、铜梁至安岳等三条高速加快推进,并有望今年建成通车。
其中,重庆首条连接陕西的高速公路通道——巫镇高速公路土建工程已进入尾声,房建、路面工程全面开工,全线通车后,重庆巫溪至陕西镇坪驾车将从3个半小时缩短至1小时内。
江津至泸州北线唐家沟特大桥已经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目前全线路基工程完成94%,桥梁工程完成87%,隧道工程完成100%,路面工程完成39%。江泸北线建成后,从江津到泸州的车程将由1.5小时缩短至50分钟。
铜安高速全线控制性工程云雾山隧道已贯通,路面施工加快推进,完成总体形象进度约70%。铜安高速建成后,铜梁至安岳车程将由1.5小时缩短至40分钟。(杨永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