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足:激活“沉睡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11-30 15:04:01 编辑:李柯佑

作为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两轮试点区,重庆市大足区紧紧抓住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机遇,深化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探索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健全农村宅基地收益分配机制,健全农村宅基地监管机制,逐步破解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以前乡村常见的“沉睡资源”成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大要素。

摸排先行 为资源建档确权

为全面摸清农村宅基地基础信息,大足区首先制定了《农村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工作方案》,开展农村宅基地摸底调查。目前,全区已经完成对108个村8.52万宗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包括试点区域19个村1.42万宗宅基地、试点区域外89个村7.10万宗宅基地。

同时,大足区还对历史形成的各类宅基地问题进行了系统排查,共摸排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3164宗,并依法分类处置“一户多宅”、宅基地面积超占等问题,建新拆旧1.1万户、复垦土地2499亩。

在此基础上,大足全面开展村庄类型划分工作,把全区207个村庄划分为集聚提升类村庄136个、城郊融合类村庄52个、特色保护类村庄2个、搬迁撤并类村庄17个,并按照“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要求,完成了全部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

按照不动产统一登记要求,大足区已经实现了农村宅基地确权颁证全覆盖。其中确权登记宅基地面积5.12万亩,颁发权属证书29.57万宗、不动产权证9.06万宗。

深化探索 农村宅基地实现“三权分置”

要激活农村宅基地这个庞大的“沉睡资源”,行使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放活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关键。

为进一步厘清宅基地权属关系,明晰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归属,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宅基地的具体办法,大足区鼓励试点村结合实际,制定本村宅基地改革试点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农村宅基地所有权的管理;指导成立村庄建设规划委员会,配齐村级宅基地协管员队伍,按照“三到场”要求,负责辖区内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建设监督管理工作。

在探索宅基地农户资格权保障机制的过程中,大足区按照“一户一宅”原则,以户籍登记为基础,结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以户为单元界定农村宅基地农户资格权24.4万户,并同步完善宅基地资格权多种保障方式、健全农民建房新增建设用地规划和计划指标保障机制、合理确定宅基地规模和布局。新的机制允许预留适度的农民建房空间,在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单列安排不低于5%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同时,积极探索“居住自由”机制,赋予村民行使“居住自由”的宅基地资格权,让村民可以“跨组建房”。

通过不停地探索与实验,大足区适度放活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鼓励农户通过转让、入股(联建)、租赁、赠与等方式进行宅基地盘活利用。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盘活宅基地1026户,为农户增加财产性收入300余万元,其中闲置农房租赁年租金收益达200余万元。

成效初显 群众得利产业发展乡村变美

经过不断探索,大足区目前已经建立起了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的动态更新,对区域范围内村庄规划、宅基地用地计划、村民建房实行了有效监管,逐步实现对宅基地用地和建房规划许可的数字化管理,使宅基地监管更加快捷高效,更多的好处正在显现。

大足区在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先后制定出台《大足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实施方案》《大足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办法》《大足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规则》《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收益分配指导意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等文件。一系列新办法、新措施已经累计推动100余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现收入近12亿元,试点村农民增收最高达3.5万元/人。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还为农业观光、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民宿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推动了乡村产业发展。如拾万镇长虹村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保障了建设用地需求,结合“五彩稻田”项目,打造出集乡村旅游、生态餐厅、农业科研、科普展馆于一体的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棠香街道五星社区利用入市土地打造的“十里荷棠·山湾时光”农文旅项目,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点,带动了周边民宿旅游业与农业产业的发展。

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的成效日益显现。截至目前,全区农民累计自愿有偿退出复垦宅基地2734亩,盘活土地2344.25亩;推动建新拆旧工作,依法拆除1.1万户、复垦土地2499亩。

在探索自愿有偿退出闲置宅基地与违建房拆除的同时,大足也同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把一户多宅、乱搭乱建、残垣断壁、垃圾柴草等作为清理重点,清理出来的空闲地打造成了一个个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文化公园;旧坛子、旧轮胎、旧砖瓦等老物件融入了庭院微景观改造,具有传统建筑风貌老院子化身为“农耕文化小院”,有效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提升了乡风文明。(犹骥 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