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西洽会丨《重庆市服务业扩大开放指数2022》报告发布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7-23 21:38:59 编辑:李柯佑

7月22日,2022中国服务业开放合作论坛于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首日在重庆举行。会上,全国首个地方服务业开放指数《重庆市服务业扩大开放指数2022》报告发布。

重庆市统计学会副会长、重庆大学教授肖智解读到,2021年重庆服务业扩大开放总指数为116.2比2020年提高16.2个点。其中,服务业发展评价指数为53.5,重点项目和重点园区发展评价指数32.7,七大领域发展评价指数为30.0,分别比2020年提高3.5、7.7和5.0个点,相关政策措施持续性实施的效果初步显现。

服务业扩大开放提升发展新水平

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启动一年来,在各项政策措施的推动下,重庆服务业开放影响力持续扩大,“引进来”“走出去”促进融合、增强辐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2021年服务业发展评价指数显示,服务业竞争力、辐射力、融合度、吸引力均有不同程度提升,相应指数分别为10.4、10.7、10.3、12.2,对总指数贡献率分别为2.8%、4.1%、2.0%、13.4%。

具体而言,首先体现在循环开放新格局,提升国际辐射力方向。重庆积极推进口岸通关便利化,大力发展现代物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数据显示,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运输集装箱量增长10.8%,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平稳增长,实现业务量190.37万件,增长17.9%。对外直接投资额、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发展迅速,分别增长42.8%、63.3%。

其次,重庆服务业更加开放,吸引力明显增强。在服务业发展指数中,吸引力发展指数最高,贡献力最大。这得益于重庆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持续扩大,外国高端人才持续增加,国际贸易结算试点取得开创性效果。2021年,重庆实际利用外资额106.65美元,增长3.8%;依托“单一窗口”开展服务贸易国际结算金额34.99亿元;外商直接投资额、外国高端人才增量分别增长为6.4%和17.0%。

此外,重庆开放融合进程加快也让合资企业占比提升。创新服务管理体制,重庆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要素集聚便利化进程,例如,允许境外人士参加国家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考试,允许外国资本在相关领域设立服务业企业或者研发项目等。2021年,服务业合资企业占比4.6%,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重点园区和项目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在重庆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过程中,各个重点平台和重点园区探索“产业+园区(平台)”等开放模式,分类推进全域开放取得阶段性成效,形成了特色鲜明、多点支撑服务业开放格局,展现出发展潜力、创新驱动、示范带动效应,其年度发展评价指数对总指数的贡献率为47.3%。

其中,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示范性、重点园区发展力和创新带动力指数分别为11.3、9.5、11.9,较2020年提高3.0、1.2、3.6个点。

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以“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主题,着眼体制机制、政策和商业模式创新,在商业和金融两大重点领域起到了“示范性”发展导向,打造了重庆独有的制度型开放战略平台。2021年,商业合作和金融合作项目签约投资额分别增长34.4%、110.5%。

重点园区具有较强发展潜力,创新带动效应凸显。数据显示,重点园区市级以上科研机构平台数加97家、新设外资总部与研发中心项目数23家、中高级人才数量达21.16万人,分别增长14.7%、64.3%、11.8%。重点园区的创新带动效应主要体现在科技金融、跨境电商、国际物流等领域。2021年,重点园区科技金融产品实现贷款规模9.21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155.32亿元、国际物流订舱平台成交笔数2200次,分别增长18.2%、110.4%、83.3%。

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效果凸显

聚焦重点领域,重庆服务业扩大开放工作主动适应全球产业链重塑和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新趋势,分类放宽准入限制、促进消除行政壁垒、完善监管体系、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指数显示,2021年科学技术服务、商业服务、教育服务、金融服务、健康医疗服务、电力服务和电信服务等七大领域指数分别为3.7、5.3、5.2、3.9、3.9、3.7、4.2,比2020年提高0.1、1.7、1.6、0.3、0.3、0.1、0.6个点。

具体而言,在科学技术服务领域,为夯实发展基础,提升服务水平,重庆依托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新区等重点开放平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科技,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2021年,重庆支持高技术制造业贷款余额1274.4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886家、新增在渝科研机构数量38家,分别增长24.8%、21.0%、18.7%。

商业服务领域提升指数最高,得益于重庆重点打造商业示范区域,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支持区县因地制宜发展旅游、商贸、文化等产业,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旅行社出境游业务、进口商品展示交易、文化体育活动等准入限制,支持商贸文旅融合发展。2021年,重庆举办国际会议及展会个数97个;国际性文体娱乐展演数36个,增长111.8%;涉外法律服务标的额增长22.29亿元。

通过清理和破除教育领域市场准入壁垒,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对外文化贸易取得新突破,重庆教育领域更加开放。2021年,重庆具备招收国际学生资格的普通中小学数量达117个、涉外办学机构和项目数57个,分别增长120.8%、5.6%。在文化方面,文化产品出口额达66.33亿元,对外文化交流项目5.62万人次,与使领馆开展文化交流活动项目个数49个,分别增长47.4%、37.7%、96.0%。值得一提的是,电视节目进出口总额达30万美元,实现“零”突破。

重庆有序推进金融服务开放,出台了包括支持非金融企业外债登记改革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和企业在境外发行绿色债券、支持重庆油气现货交易场所与期货交易所开展期现合作等一系列金融举措,货币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2021年,重庆本外币涉外金额、外汇衍生业务规模、跨境融资金额、油气现货(期货)交易额、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交易额分别实现1873.8亿美元、143.6亿美元、29.3亿美元、495.45亿元、124.6亿美元,分别增长29.8%、12.6%、83.1%、45.3%、5.7%。

促进医疗体制改革,健康医疗服务领域民营专科和综合医院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持续释放市场活力。2021年,重庆规上服务业非公有制医疗机构数、外国医师在渝行医人数分别增长13.6%、50%。同时,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迅速,重庆创新开展医保支付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11个,互联网信息互认医疗机构达54个;获得互联网信息服务资质的单位个数(医药机构)197个,增长64.2%。

电力领域服务业扩大开放主要体现在民营资本的进入和用电服务的市场化和便利化方面。数据显示,2021年,重庆增量配电和售电民营企业(控股或参股)数为121家、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373.24亿千瓦时,分别增长11.0%、27.7%;客户线上缴费率为94.82%;非居民客户线上办电率达99.71%。

电信服务领域市场化水平较高。 2021年,重庆电信服务基础加强,4G、5G电信基站数量达19.89万个,增长9.2%;非公经济法人单位数量为329个,占本领域规模以上法人单位比重为69.9%;实现信息技术服务收入1507.9亿元、大数据(政务数据)共享规模2.8TB,分别增长22.4%、27.3%。(重庆市商务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