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渝中怡家”社区综合服务体 解锁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6-30 15:19:07 编辑:李柯佑

保基本、兜底线、优服务、惠民生……日子一天比一天舒坦,这是生活、工作在重庆市渝中区居民的共识。

近年来,渝中区紧紧围绕建设“四化”现代都市、打造“四区”首善之地,坚持以提升为民、便民、安民服务功能为出发点,以服务精细化精准化为目标,持续提升基层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创新打造“渝中怡家”社区综合服务体,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了解,为解决社区服务空间被挤压,社区服务“专业度、精准度”不高,居民“认同感、归属感”偏弱等社区管理服务难题,渝中区提出打造“渝中怡家”社区综合服务体,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城市社区治理新路径。

“渝中怡家”,顾名思义,寓指“渝中一家人”,是依托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升级重构的社区综合服务体,其功能复合齐全、环境亲民和谐、服务便捷高效,全方位满足居民从生活照顾到精神关爱的系列需求,既是公共空间、服务场所,更是党建阵地、治理平台。

兼具便民温馨特质

社区打造幸福美好空间

通透、开放式的空间,暖色系的灯光,宽敞、明亮的办事服务区内沙发、圆桌、茶几、书架等家具温馨整洁,养眼的绿植花卉也是应有尽有……在解放碑街道沧白路社区,墙上各类规章制度、标语、标牌被电子屏代替,整个空间极简大气,这里是集书吧、展厅、剧场、舞台、文化沙龙于一体的社区服务阵地。

“升级后的社区很漂亮,在社区办完事,还可以坐下来喝杯茶,翻翻报纸、看看书,很是惬意!”蒋婆婆觉得现在的沧白路社区有了“家”的味道。

拆台子去机关化、摘牌子去形式化、腾房子去办公化,渝中区按照“办公场地最小化、服务阵地最大化”原则腾退空间,将社区办公面积控制在10%以内,节省空间全部用于增加群众活动场所,提供教育、养老、医疗、文体、休闲等各类服务。

有了充足的空间与力量支持,社区走上探索特色化之路,“各展身手”“各美其美”,因地制宜设置起“小微驿站”“四点半课堂”“老年大学分校”“社区食堂”等,持续开展“邻居节”“小小规划师”“梦想课堂”“青春联谊”等特色活动,更引入社会力量,推出咖啡、健身、茶艺、养老等服务品牌和项目,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需求,让“渝中怡家”成为居民“愿进入、愿参与、愿共享”的社区美好家园。

社区工作者上门又上心

服务群众更有温度

社区“面子”焕新,“里子”也要兼顾,服务升级是必经之路。

“我不是在去居民家的路上,就是刚从居民家回来!”渝中区七星岗街道领事巷社区工作人员吴勤笑着说。

为让社区工作人员变被动“坐等服务”为主动“上门服务”,渝中区“三上三清”服务机制应运而生,即“上门”做到民情清楚,“上路”助推环境清爽,“上心”保持干群“清亲”,社区工作人员带着感情服务群众,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服务机制是基础,队伍整合打辅助,服务要做好,人手不能少。于是,区级力量下基层、街道力量上一线、社区力量挑大梁、辖区力量作补充,不仅配齐配足1360名社区工作人员,更积极组织动员辖区老党员、热心群众,整合发动社会单位、业委会、专业社工、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力量,协助社区抓好管理和服务,让“最小单元”凝聚“最强力量”,变社区单打独斗为攥指成拳,确保“渝中怡家”有人办事、能办好事。

“党建引领+居民自治”

赋能社区品质发展

“我家是整个小区第一户拆雨棚的!我要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让更多居民知晓小区改造后为我们带来的安全便利,让大家生活得更好!”在老旧小区改造之初,位于石油路街道的医学院路小区内质疑声不断,热心肠的老党员李淑英主动加入小区楼栋党小组,挨家挨户讲政策、摆道理,针对性地化解矛盾,打消居民顾虑。

由渝中区民乐村社区党委牵头,在楼栋党小组的助力下,改造项目一个个得以实施,电梯加装了,雨棚拆除了,路面宽敞了,环境变美了,医学院路小区大变样,居民直呼“改得其所”。

“这一切都得益于‘党建’的力量,党小组成员发展壮大,群众的事解决得更顺利。”渝中区民乐村社区党委书记何腾说。

近年来,渝中区完善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为统领的多元基层治理体系,全面落实社区党委书记、主任一肩挑,建立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让党组织嵌入社区治理基本单元,延伸组织触角、明确治理责任,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统揽执行能力,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服务就在家门口、党员就在我身边,强化保障赋能社区品质发展,推动“渝中怡家”可持续、品质化发展。

目前,渝中区79个社区已建成48个“渝中怡家”,到2023年将实现全覆盖,打造出渝中区基层治理和服务特色品牌。(晏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