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是人类文明记忆的宝库,传承着人类文明的基因密码,在积淀城市文化、延续城市文脉、提升文化深度、增厚文化底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邓小平图书馆位于世纪伟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故里四川广安,于2005年10月在广安市图书馆基础上挂牌运行。这座青灰色的5层主体建筑,与气势恢宏的圆弧形装饰建筑曲直相间,错落有致,象征一部永远开卷的书。
作为全世界唯一以邓小平姓名命名,集专业性和公共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图书馆,十七年来,邓小平图书馆在创新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发展,犹如一座“文化灯塔”,让阅读之光照亮城市的每个角落。
初步建成覆盖城乡图书服务网络
据介绍,2002年初,作为纪念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标志性工程的邓小平图书馆建设摆上了广安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围绕建设一流现代化图书馆的目标,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邓小平图书馆于2005年10月正式挂牌。
馆舍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安装有RFID图书自助借还系统、ILAS自动化管理系统,建立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四川省广安市支中心,管理和办公基本实现自动化,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国家一级图书馆”“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第二届“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金熊猫”奖先进集体。
目前,馆藏图书及多媒体资料达141万册(件),其中有关邓小平及广安地方文献等特色文献资料近30000册(件),电子文献资料170万条(册),已初步建成全国较全面的“邓小平文献数据库”和“广安地方文献数据库”。同时开辟了盲文阅览区、电子阅览区和邓小平胞弟邓垦夫人丁华女士捐赠儿童读物阅览区。
在广泛开展邓小平生平思想宣传、研究的基础上,邓小平图书馆积极开展面向公众的阅读服务。实施以“四个统一”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服务和“24小时无缝隙式”服务,每天12个小时连续对读者开放,年到馆读者80余万人次,年外借文献110万余册次。开办业务分馆和“图书服务点”180余个,初步构建起覆盖全市城乡的图书服务网络。
扎实推进全民阅读
邓小平图书馆始终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为目标,不断推进数字化图书馆建设,2021年完成社保卡与ILAS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对接,实现社保卡在图书馆的借阅功能。同时制订了四川省(广安市)地方标准DB 5116/T 7-2021《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纸质文献业务规范》,并在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发布,2021年12月30日起正式实施,为西部地区首创,在全国形成较大影响。
为进一步打造优美阅读环境,2021年,图书馆更新24小时自助借还机、读者存包柜,更换阅读区域空调设备,添置阅览坐席,改造阅览区域亮化设施,不断满足读者阅读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在庆祝建党100周年诵读活动中,图书馆荣获四川省委宣传部和重庆市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表彰的优秀组织奖。举办各类展览13场次、讲座11场次、线上阅读活动7场次。开展文化志愿服务项目29个,惠及群众80000人(次),为建设“书香广安”、促进“全民阅读”做出了积极贡献。
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川渝两地共同关注的焦点。成渝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而成渝公共图书馆一体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的基础。
2021年11月召开的广安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全域全程全力融入重庆都市圈,加快建成川渝合作示范区目标。邓小平图书馆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在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促进成渝两地图书馆事业协同发展等方面,更有着深远而重大的历史意义。
未来,邓小平图书馆又将担负起哪些责任和使命?“十四五”期间,邓小平图书馆全面提高学术水平、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努力构建不断发展的市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服务品牌,基本建成特色突出、世界著名的伟人图书馆和功能强大、国内领先的区域性中心图书馆。
具体而言,图书馆将深度融入到广安市提出的“亮山亮水亮文化”理念中,充分发挥好图书馆的窗口作用,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精准的服务,着力建设邓小平文献资料中心,加强智慧图书馆建设,推进数字化阅读平台建设,优化数字图书馆资源,推进多功能厅改造升级,打造能够承办各类会议、培训讲座、电影放映、专业文艺演出的“广安城市多功能厅”,努力成为广安城市文化新地标。
下一步,邓小平图书馆还将积极加强与重庆市各公共图书馆的联系,共建共享邓小平特色文献资源,建立馆藏资源共建共享、图书借阅一卡通、共同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等业务往来,搭建专业人才培养、惠民服务、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等联合服务平台,构建跨区域的图书馆服务联盟体系,推动成渝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一体化发展,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黄姝颖/文 易友波/视频 邓小平图书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