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强区 大足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8-15 08:57:08 来源:重庆日报 责任编辑:何静怡

今年上半年,大足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58.4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列全市第3位。

其中,大足工业的贡献率达到48.3%,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2%,拉动GDP增长8个百分点;工业实缴税金同比增长53.2%,工业税收占税收总额的比重达35.76%,在所有行业中占比最高。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工业强区是实现大足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大足区经济信息委副主任覃勇介绍,为此,大足明确大力发展五金、汽摩、智能、静脉等工业特色产业。

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工业特色产业

那么,大足又是如何做大做强五金、汽摩、智能、静脉等工业特色产业,并依靠它们持续发力呢?

“提升产业链和价值链是关键。”覃勇说,近年来,大足聚焦打造五金、汽摩、静脉、智能、等工业特色优势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技术含量高、经营管理优、经济效益好的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发挥其辐射、示范、集聚作用,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

工业经济的一路飙升,带来的显著变化是产业的升级、结构的重组,进而提振了大足全区经济的整体上扬。

2020年,大足五金、汽摩、静脉、智能等特色优势产业共有规上企业285家,占全区规上企业总数的81.9%,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27.6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3.1%,从业人员5.35万人,占全区规上从业人员的92.1%,完成工业税收7.9亿元,占全部工业税收的89.8%。

以上数据表明,这几个产业的规上企业数量、规上工业的总产值、从业人员、税收等方面的贡献都在80%以上,基本上可代表整个大足工业,这是促进特色优势产业链群发展面临的最大时机。

以摩托车整车项目为例,去年10月,台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落户大足高新区,投资20亿元建设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园。作为知名的集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与电动轻便摩托车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为一体的集团化品牌,台铃做到了技术、产量、销量方面名列世界前茅。台铃入驻后,玉骑玲、金箭、创新、嘉新等多个整车项目相继签约落户,初步形成850—1000万辆摩托车产能的产业集群,占全市产能30%左右。

近年来,大足有关部门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抱团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包括五金产品设计与研发、五金材料、机械制造、铸造、冲压、模具制造、精密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喷涂、包装等重点工艺技术环节。目前,大足五金产业涵盖了12大门类、200多个品种、2000多个款型。2020年,五金市场交易额达到411亿元。

下一步,大足将突出“建链”“补链”“延链”“融链”“强链”,推动集聚发展,强化产业链龙头企业引领作用,遴选产业链领航企业、潜力企业,强化顶层设计,逐个制定发展实施方案和扶持奖励政策,到2025年每个产业链至少各培育一个产值超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

观大势谋全局:争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

在持续推进工业强区的同时,地处成渝相向发展战略腹地的大足,借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黄金期”,提出增强配套服务成渝“双核”和辐射带动区域发展能力,争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的目标。

2020年上半年,大足就明确提出了“四区联动,四地协同,三个发展,三大愿景”的“4433”总体发展思路,联动推进文化兴区、工业强区、农业稳区、生态靓区,协同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地、特色产业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营商环境优选地,努力实现加快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富足大足、美丽大足、幸福大足。

在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大足充分发挥连接城乡、联动周边的桥头堡作用,明确了“擦亮六个特色品牌,打造六个区域中心”的具体路径,包括擦亮大足石刻品牌,打造区域文化旅游休闲中心;擦亮工业优势品牌,打造区域特色产业中心;擦亮“大足硒锶”品牌,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供应中心;擦亮生态环境品牌,打造区域高品质生活中心;擦亮区位优势品牌,打造区域交通枢纽中心;擦亮职业教育和医疗卫生品牌,打造区域职业教育和医疗康养中心。

大足还以招商引资为重要抓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建设双桥经开区、大足高新区、大足工业园区、大足石刻文创园,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双桥经开区在今年上半年就完成了全年的招商引资任务,在建和审批中的工业项目超过40个,到处都是塔吊林立、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今年上半年,大足市场主体总量达到8.45万户,其中企业达到1.97万户,较2020年底市场主体净增加了2500户。2020年,大足区签约的249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计开工(投产)146个,项目开工率达到了58.6%,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着眼长远发展:抓好“三件大事”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0年11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正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业和文旅仍是大足发展的重中之重。

未来,大足将重点抓好创建国家高新区、全域建设大足石刻文化公园、全面推动科技创新“三件大事”,积极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能级的产业,必须有高能级的平台作为支撑。我们要继续把做强经开区、做大高新区、做优工业区、做实文创园作为推进工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坚定不移抓好园区发展,为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提供坚实的平台支撑。”大足区委书记于会文表示。

为此,大足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抓手,推动工业经济提档升级。目前,国家高新区创建有新进展,完成大足创建国家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和战略发展规划的修订工作,并顺利通过市级专家论证评审。到“十四五”末,力争双桥经开区、大足高新区、大足工业园区、大足石刻文创园四大平台产值分别达到700亿元、400亿元、500亿元、400亿元,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

全域建好大足石刻文化公园也是大足当前一项重要工作。大足将保护好、研究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足石刻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号工程”,努力将大足石刻研究院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研究院,推动大足石刻游客中心、十里荷棠、龙水湖休闲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规划建设中国古建筑博览园、巴蜀(大足)石窟博物馆等重大项目,建好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积极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争做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倡导者、引领者、推动者。

此外,大足还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把科技创新作为五金、汽摩、智能、静脉、文创五大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把大数据智能化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方向,把科技成果产生转化应用作为主抓手,把优化创新生态作为主任务。

到2025年,大足将建成具有全市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科技型企业达到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规上工业企业超过50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全市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