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川渝高竹新区胡家梁子观景平台上眺望,向北,是一片整齐的标准化厂房;向南,则是绵延起伏的群山。而今,无论是界碑上刻下的四川、重庆,还是你所眺望到的厂房,它们都拥有同一个名字:川渝高竹新区。
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实施以来,川渝两地积极行动,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以时不我待的速度,紧锣密鼓地开启各项对接工作,为两地相向而行助力添翼。
完善配套设施 优化新区发展环境
7月19日,川渝高竹新区重庆南北大道(北延段)施工现场,打桩机器轰鸣、挖掘机铁臂飞扬,施工队正在进行路基土石方开挖。
“目前我们趁着晴好天气,增加施工车辆和人手,加紧施工,力争在2022年12月建成通车。”该项目现场负责人说。
川渝高竹新区由广安市和重庆市渝北区共建,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域一体化新区。而川渝高竹新区到重庆主城区的国道210弯道较多,不仅耗时长,货车通达性也不高。因此,建设一条从川渝高竹新区到重庆主城区的快速通道就显得尤为必要。
据悉,该项目起于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止于邻水县高滩镇,总投资14.8亿元,全长9.9公里,道路将按照一级公路标准,修建双向6车道,路基宽27米,设计时速60公里每小时。
重庆南北大道于2016年建成通车,是一条纵贯重庆渝北区南北的南北大道,道路全长10.32公里——具体地说,就是从空港园区,由南向北,一直抵达兴隆。今年6月,从兴隆到茨竹的南北大道二期建成通车。
目前,从川渝高竹新区到重庆主城区,只剩下南北大道北延段(高滩—茨竹)尚未通车。而南北大道北延段通车后,开车从川渝高竹新区到重庆主城区时间将从现在的70分钟缩短到半个小时,广安将融入重庆半小时经济圈。
正是对这条免费物流黄金大通道的期待,很多重庆企业提前“抢滩”高滩。四川渝高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于2020年在川渝高竹新区投产,主要生产各类货车车厢。虽然目前从高滩往返重庆物流成本较高,但该公司董事长胡秀颖看重的是园区未来的潜力。胡秀颖表示,南北大道北延段通车后,可以大幅度节省运输成本。“到时候我们计划把重庆的生产线全部转移到广安。”
这条道路对川渝高竹新区如此重要,邻水正积极推进南北大道北延段建设,在征地拆迁、项目招标、行政审批等方面积极配合,为项目推进创造良好的条件。
聚焦产业支撑注入新区发展动力
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产业是支撑。近日,记者在位于川渝高竹新区的四川力登维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看到,刚到上午9点,三辆大货车便整齐停放在库房门口,工人正将生产好的产品进行装车,即将运往重庆。车间内,工人们正有序地生产汽车内外饰零部件、车用EPP汽车配件……现场一派繁忙。
“目前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10月份,全年的目标产值已完成了一大半,企业的发展是越来越好。”该公司技术总监邓勇介绍。
据了解,四川力登维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汽车内饰件及铝合金保险杠、冲焊件和塑料件产品的企业。该公司自2014年从重庆搬迁至此以来,目前厂房比之前扩大了5倍,产值增加了10倍。
企业发展迅猛,川渝高竹新区欣欣向荣。目前,川渝高竹新区累计入驻企业158户,竣工投产61户,规上工业企业33户。今年1—6月,实现工业产值4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1.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8.9%。
近年来,川渝高竹新区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园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统筹布局,按照“国家级新区”标准和“一年起步、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发展”的要求,全力以赴抓规划、抓基础、抓项目、抓政策、抓资金。紧紧围绕“12345”工作思路,围绕建设重庆产业配套基地,明晰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产业体系。
做好服务保障助力企业安心发展
“我们正在进行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的施工,设备即将入场。”近日,在位于川渝高竹新区的四川强镇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现场,川渝高竹新区工作人员正在与该公司董事长张长珍交流项目进展情况。
为做好园区服务工作,川渝高竹新区每天安排专人进行技术指导,贴心式为企业服务,让企业吃下了“定心丸”。
据了解,四川强镇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重庆落户川渝高竹新区的企业,该企业总投资2.3亿元,主要从事摩托车、汽车零部件生产,建成后可年产挡风玻璃、后视镜、后尾箱等摩托车、沙滩车配件200万件以上,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以上。自去年5月开工建设以来,工程建设进度始终紧跟时间表,目前办公楼、厂房已建设完成。
工程的快速推进离不开园区的贴心服务和全力支持。就在和强镇科技仅一墙之隔,同样是去年5月开工建设的四川兴新鹏宇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建设现场,园区工作人员正在和企业现场负责人一起查看建设情况,了解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在园区的大力帮助下,该项目已完成项目总进度的90%。
为让更多企业安心“扎营”,川渝高竹新区筹委会不断优化企业服务,尤其对于在建企业更是安排专人进行“保姆式”跟踪服务,及时掌握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第一时间帮助企业协调解决,以确保项目建设按时按质推进。(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