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璧山:把科技创新摆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

发布时间:2021-06-03 17:02:56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郭珍

近几年来,重庆璧山区以前瞻性的思维进行超前部署,围绕优势产业打造创新链,以创新链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逐步实现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融合,牵住了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使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出强大的动能。

今年前5个月,璧山新增科技型企业204家,独立法人研究院公司达到了28家。

“这是区委、区政府前瞻性的总体布局科技创新,抓住了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的成效。”璧山区相关负责人说。璧山是如何以前瞻性总体布局科技创新抓住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的?

创新在发展全局中占据核心位置

建设“科技璧山、创新璧山”,是璧山近几年对发展的主定位。

“在这一发展定位下,近几年中,我们坚持把创新摆在了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璧山区委相关负责人说,把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生成示范区作为主要目标。

在2018年的重庆首届智博会上,比亚迪汽车动力电池生产项目签约落户璧山。到2020年3月,这个项目所研发出的“刀片电池”就在全球发布,并正式投产。目前,比亚迪璧山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已经达到20GWh生产能力,现正在启动新增15GWh的生产线,把“刀片电池”的产能扩大到35GWh。

如今,璧山正在迅速集聚起像比亚迪汽车动力电池生产项目这样的高科技项目和企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正迅速在璧山生成。据介绍,到目前为止,璧山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到239家,科技型企业已累计达到1143家。

在把科技创新摆到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璧山区委、区政府制定了推动科技创新的具体发展目标:到2025年,不仅要在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升,高端人才和核心研发团队不断在璧山聚集,还要在更多领域的创新发展进入全市乃至于全国的第一方阵。到2025年,科技型企业要达到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0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5%,万人有效发明专利争取达到16件。

“1+3+N”科技创新体系承载创新链

在璧山,一个接纳科技创新人才和项目的科技创新小镇已经启动建设,并已有一些科技企业入驻。

“这是我们打造创新链的一个载体。”璧山区委相关负责人说,璧山以建立和不断完善“1+3+N”科技创新体系承载创新链。

“1”是打造大学城璧山创新生态区,并高标准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创新生态社区、科技创新小镇、重庆产教融合生态区等载体。同时,加速打造低成本、全要素、开放式创新创业空间。“3”是建好以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为主体的应用基础研究平台;以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重庆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等为主的专业技术平台;以重庆大学璧山先进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政产学研”融合平台。“N”是推动若干企业自主创新,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并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专业技术研究院,组建企业科技创新联盟、搭建共享共建平台。发展以院强研、以院引智、以院孵企、以院兴产的“研究院经济”,推动科创企业集群发展。

据介绍,目前为止,璧山已有47%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等,建立起自己的研发平台。

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建设,为璧山带来了科技创新的机遇。璧山抓住这一机遇,及时启动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创新生态社区,打造创新链的承载体。已入驻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等,孵化成立了平创半导体研究院、华创智能科技研究院等13家新科技企业,还有40余个项目正在孵化中。

目前,璧山“1+3+N”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并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迸发出强大的动能。

营造科技创新的土壤和环境

“有适宜的土壤和环境,科技创新才能发挥其动能。”璧山区相关负责人说,区委、区政府坚持当好科技创新的“后勤部长”,精心培育科创土壤,打造优良环境,做好科创服务。

2020年10月,璧山区出台了《鼓励科技创新二十五条政策(试行)》,从平台建设、企业创新和成果转换,以及人才支持等,全方位进行政策上的支持。

在培育科技创新土壤中,璧山全力推进产业链、科技创新链、服务创新链、金融创新链、人才创新链“五大链条”的有机耦合,努力提升产业链生成控制、源头控制、基础控制、迭代控制、聚合控制“五种能力”,启动实施了工业设计能力提升、制造品牌培育、制造业智能转型、制造业供应链创新“四大工程”,构建基金、增信、信贷“三大体系”,并通过引进培育高层次专家和高技能工匠两类人才,构建“创新(保护)——质量——品牌——标准”的闭环路径,推行“研究院+产业园+基金”的发展方式,推动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

通过筛选前沿科技成果,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成果定点孵化机制,畅通“筛选引入、论证评估、组建模拟公司、成立新科技企业、中试制造、产品推向市场”的管道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是璧山创造科技创新的土壤和优良环境的一大措施。这种“科研+孵化+推广+迭代”的全生命周期培育,使高新技术企业源源不断地生成,打通了璧山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