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服务发展的第一资源。抗战时期,以老舍、梁实秋、候光炯等为代表的各界名流、学者、作家、科学家“三千名流”汇聚北碚,让北碚成为抗战时期大后方“文教堡垒”。近年来,北碚区统筹推动人才与产业发展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兴产业,加快打造具有北碚辨识度的人才工作品牌,努力形成“新时代三千名流”的产业与人才双向奔赴生动场景。
壮大人才队伍,为产才融合提供智力支撑
“我们带着产业创新团队落户北碚,除北碚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外,就是看重北碚相对成熟的人才政策体系”。浙江喜尔康智能家居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黄超说。据了解,该项目是通过“双招双引”小分队机制引进北碚。
近年来,北碚区以新时代“三千名流”一揽子计划为牵引,迭代升级实施“新缙云英才”培育计划,建立完善“双招双引”机制,设立了16个“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联络部,引进高新产业人才和高校毕业生2300余名。
同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抓手,强化区域联动、校地合作,与绵阳、巴中、巫山等地建立人才协同发展合作机制,依托环西南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建强“人才联盟”,引进200余名两地各类产业“飞地”人才,达成合作30余项。
关注人才成长,为产才融合注入活力
今年以来,北碚区高质量开展卓越工程师半岛项目建设工作。该项目是集教育培训、会展竞赛、产业孵化、国际交流于一体的工程师创新生态项目,是北碚区抓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的实际行动。
与北碚区率先签订卓越工程师半岛合作协议的西南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以本次签订共建绵阳云上大学城和卓越工程师云端学院为契机,助力卓越工程师半岛项目成为高层次人才培育地、成果孵化摇篮、校地校企智力输出平台”。
为了给人才搭建平台,北碚持续举办了“重庆英才·缙云茶会”“狮峰论坛”“天生创享”等品牌沙龙60余场,定期召开政企面对面亲清恳谈会,现场办理解决企业在人才、就业等方面的问题20余个。
同时,建强人才产业链条,用好重庆首个数字经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数字经济人才培训、实训、认证三中心,集聚数字经济龙头企业20家,引进数字经济领域紧缺人才1371人,举办各类活动13场,提供就业服务2.6万余人次。
优化人才生态,为产才融合保驾护航
为精准服务人才,北碚区实行了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对接近500名专家人才,常态化提供人才生活、事业等关心服务。
同时,北碚区还建立数字人才库,对人才实施动态管理,通过人才数字化管理平台,持续优化人才办事流程,实现人才一口进、一并办、一网通。此外,北碚区还新打造青年人才驿站5处,新投用900余套人才公寓,为青年人才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参与了多次北碚人才亲清恳谈会,企业走上发展快车道的华虹仪表负责人胡波说:“没想到区级相关部门领导为我厂扩大生产、提质升级的事儿召开了这么多场次协调会,仅用一个多月,就敲定了项目用地并完成签约,服务真是给力。”(齐宏、蒋扬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