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璧山:内外兼修提升城市品质 多点发力绘就幸福蓝图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2-27 16:05:16 编辑:李柯佑

漫步璧南河畔,置身青山绿水间,“璧山蓝”与“生态绿”交相辉映;行走在大街小巷,道路干净整洁,便民设施随处可见;徜徉在公园商场,自觉排队、不乱扔垃圾、剩菜打包等行为屡见不鲜,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这一幕幕与群众幸福指数密切相关的画面,都离不开城市功能品质不断的提升,翻开近年来璧山城市更新的“成绩单”也同样令人欣喜。持续扩大老旧小区改造覆盖面、“口袋公园”星罗棋布、“三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文化惠民演出走到了百姓“家门口”……

民乃城市之本,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满足人民对生态宜居的新期待,是璧山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要义。近年来,璧山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以城市更新行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为抓手,深化城市设计、加强整体规划,着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城,努力把城市功能做实、内涵做深、品质做优,不断提升城市颜值、品质、气质。

加快城市“新陈代谢” 推动城市有机更新

2月26日,在大成广场围挡内,机器轰鸣,施工人员穿梭其中,大成广场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大成组团(二标段)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大成广场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是璧山区第一个城市更新项目,已于2022年全面开工,项目总占地47.17公顷,实施范围包括大成组团、天怡——建设宾馆组团、名豪组团、花市街组团、大旺金三角组团5个组团,预计2024年全面竣工。

“建成后,新增的地下车库、商超将为大成广场片区生活、产业、人文功能注入新活力,进一步补齐设施和服务短板,改善附近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形象,届时烈士陵园、文庙、大成广场等老城记忆将重焕新颜。”区住房城乡建委工作人员表示。

大成广场片区改造只是璧山区实现城市有机更新的生动实践之一。除了有计划、分批次地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璧山区还着力延伸城市综合管理巡查的触角,直击老百姓关心、关注的热点、堵点、难点问题,持续加强构建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合作新格局,形成全区联动、层级督导、各方合力、常态长效工作局面。

“我们围绕‘为民服务’的城市管理底色要求,紧扣‘马路上办、马上就办’主题,不断细化15个镇街、2个管委会以及20余家具有城市管理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纵深推进城市综合管理巡查长效开展。”区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道。

实施成效如何?在城市综合管理巡查的过程中,区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对照明设施、人行道板等逐一进行检查,璧青路污水井盖破损、沿河东路路灯井盖缺失、虎峰大道路沿石下沉、康宁路路灯井盖损坏等一系列与民生息息相关问题都及时得到解决。

在加快城市“新陈代谢”的过程中,璧山区还在完善城市路网、推进坡坎崖绿化美化、实施基础设施微更新、建设重要节点“花境”景观、等方面下足“绣花功夫”,推动城市更新、治理更加系统化、精细化,让城市更新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厚植城市生态本底 绘就宜居最美底色

让城市成为群众美好生活的有机载体是城市更新、发展不断追寻的目标。宜居宜游的环境则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城市提升,不仅体现在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关键还要看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要让更多群众感受到高品质生活的美好。

璧山素有公园之城的美誉,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公园城市形态远近闻名。在璧山,不仅有一批高品质的城市公园,还着手“唤醒”了沉睡的犄角旮旯、撬动城市边缘的“零散地、废弃地、边角地”,住宅小区与主干道交界处闲置空地摇身一变成为了生机盎然的街头小花园。

在万物复苏的春天,走进玥明台小区与黛山大道转角处的万家岩公园,放眼望去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道路两旁的花卉竞相绽放,在阳光的照拂下摇曳生姿,散发出阵阵馥郁芬芳的幽香。谁能想到这个街头小花园的前身是一块闲置的空地呢?璧山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的方式让城市再度“圈粉”。

公园融入城市,让“绿色”与城市共生,让美好驻足市民的家门口。诸如黛山大道旁的野庐公园、沿河西路旁的嘉谷公园等一大批见缝插针、因地就势打造的“口袋公园”成为了市民家门口的乐园。

“如今的璧山,大大小小的公园‘遍地开花’,生态宜居的氛围越来越浓,是城市中的桃花源……”璧山用最美好的语言赞美着这座美丽小城,外乡的游人也在纵情山水间感受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新的一年,璧山区将加快建设玉泉湖公园、御湖公园、动漫公园、科创公园等类型多样的城市公园,建好老百姓身边的“口袋公园”“小微绿地”,推窗见景、出门见绿、移步入园已成为璧山人生活常态。

除此之外,璧山区还将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上持续发力,推进排水管网整治三期工程、改造城区一级截污干管和建设智慧排水“一张网”的同时,着力精准施策降低臭氧污染,保持“三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多措并举让宜居成为璧山最美的底色。

赓续千年文脉传承 涵养儒雅城市精神

山出白石、明润如璧。城市更新行动还包含另一项任务,深度挖掘人文资源,保护好城乡历史文化遗存,共同厚植儒雅城市内涵,传承弘扬城市精神。

循着时间的脉络细细追溯,沿着空间的脚步慢慢丈量,这座唐至德二年建县的小城,在时间的流逝中见证着朝代更迭,无声地诉说着千年文脉浸润着“璧玉”的传奇诗篇。

千年文脉,人才济济。中国历代文状元不足千人,而璧山独占其二。遥想当年,冯时行、蒲国宝两位状元春风得意、衣锦还乡,让人不由得心驰神往。璧山不仅有“双状元”,还有数十翰林、进士,兴盛的文风为璧山人杰地灵的美誉再添光彩。抗战时期,谢唯进、黄家富、白深富等民族英雄为璧山又增添一抹动人的红色。

从文庙、汉代画像石棺、何氏百岁牌坊、状元桥、青云碑林到璧山古八景、天子桥、隐帝流光坊,厚重的文化底蕴融入城市建设细节,镌刻进城市的基因。

微雕、璧南吹打、璧山鼓韵、璧山草龙、正则绣等传统技艺,也在一代代璧山人的传承中不断融入新元素,逐步走出璧山、走出重庆、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近年来,璧山区全面梳理、挖掘城市记忆脉络,因地制宜融入历史文化元素,将文化符号物尽其用地植入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独具匠心地融入一座座城市地标建筑之中,让历史文化活在当下、服务当代。

提升城市形象气质还需要更加完备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支撑。璧山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实施多项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构建“一馆四中心”新格局,提升文艺演出频次,一场场视听盛宴来到了百姓“家门口”。

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新。如今的璧山,城市更新提速增效,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品质不断跃升,一座生态宜居的幸福之城正逐渐走进人们视野,璧山人脸上洋溢的笑容也成为城市更新最美的注脚。(巫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