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重庆市党政代表团赴四川考察,两省市召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六次会议。期间,重庆市党政代表团考察了天府新区规划厅、中科院成都分院科学城园区及天府兴隆湖实验室、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威斯克生物医药有限公司。重庆党政代表团成员还与四川省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对接交流,共商携手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好思路好办法。
扈万泰:以生态文明“示范”助力生活品质“升级”
“规划突出了成都公园城市的特点,充分考虑了生态价值。”第一站在天府新区规划厅考察后,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扈万泰表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区域重大战略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重视和支持。三年来,两地规划部门对标对表“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迭代更新、细化落实目标任务,为重大项目、重大任务落地做好要素保障。
扈万泰说,将深入领会、贯彻落实刚刚召开的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和本次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六次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强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协作共建,深化成渝地区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资源改革,加快培育成渝两个超大城市中间区域大城市集群,提速打造轨道上的经济圈,大力推动现代化交通体系和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打造成渝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高洪波:科技创新提升荣昌“辨识度”
“荣昌在科技创新方面有很多载体和平台,这次考察一大亮点就是‘科技创新’,给了我们很多启发。”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在考察中表示,作为川渝毗邻地区的“桥头堡”城市,荣昌与四川相关市州合作一直都很紧密,三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次联席会议是二十大后双方首次面对面对接交流、共商共建,将进一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迈向高质量。特别是考察中看到很多加快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功能平台建设的新机遇,这对于荣昌发挥“桥头堡”城市带动作用,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今年,荣昌区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制定《荣昌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2年工作要点》,梳理出12项重点任务。加快毗邻地区合作,与内江市共推41项重点任务71个项目,预计总投资约847.2亿元。仅2022年,荣昌区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5个,总投资206.3亿元。
“我们将充分抓住此次党政联席会议的有利时机,打造更多具有荣昌辨识度的有形载体、有效抓手。”高洪波说,将努力把毗邻的自身优势转化为合作的发展胜势,联合川南渝西各区市努力找到共同发力点,共同推进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加快建设,积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率先在共建共享、政策协同等方面实现实质性突破,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充分当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桥头堡”和“排头兵”。
明炬:加快打造“成渝科创大走廊”
“川渝党政联席会第六次会议是在一个十分关键的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党委书记、局长明炬认为,本次联席会议的核心就是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川渝大地上进一步走深、落细、做实。
明炬表示,两地在科技协作方面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两地科技合作机制越来越紧密、越来越深化。两地科技管理部门建立了协同创新专项工作会商机制,每半年举办一次,已经推动两地签署科技合作协议超过15项。
——两地科技合作内容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拓宽。从人员交流、共同实施科研项目,到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共用,再到联合建设研究基地,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区等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合作。目前两地联合实施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突破100项、资金超过1亿元,实现共建共享共用的大型仪器设备1.2万余台/套。
——两地科技合作成效越来越显现、越来越可期。一批科技大装置、大设施、大平台相继开工建设和启用。人员交往、科技交流、创新创业越发积极活跃,“行走中的科技创新”成为时下流行的方式。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相继在两地落地应用,今年两地技术合同成交额预计突破两千亿元。
“接下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本次联席会议精神和部署,着重从四个方面发力加劲。”明炬说。
——进一步加大两地高能级科创平台的建设升级,加快优质创新资源的汇集积聚。
——进一步深化两地科创资源的共享共用,加快科技成果在两地落地见效,加大面向四川科研项目计划的开放。
——进一步大力推进毗邻地区科技协同,建立“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和协同创新示范区,加快打造“成渝科创大走廊”,形成成渝西部科创中心的无缝连接。
——进一步联合争取国家更多更大的科技资源和政策,举办好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积极争取建设国家成渝综合性技术创新中心。
何友生:生物医药产业成巴南区域合作“突破口”
“天府国际生物城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产,已构建起功能复合、职住平衡、服务完善、宜业宜居的生态之城;兴隆湖则是成都‘公园城市’理念的最新实践。”考察后,巴南区委书记何友生说。
过去三年,重庆国际生物城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建立起了常态化互访交流机制,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开展战略合作,组织成渝医药产业代表进行多维度探讨,共同发布川渝生物医药产业建圈强链科技创新“需求—供给”80项,成为区域合作的“突破口”。
自2020年5月与成都温江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两地联合编印《巴南·温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合作手册》,50余个单位签订各类专项协议78份;正式签订巴南·天府新区《国际物流枢纽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的跨境公路班车联盟(成渝跨境运输平台)成功首发;截至12月底已累计投入班车运营等相关综合费用超1亿元,累计发车超3300车次,运输总货值超20亿元。
“本次联席会议,将进一步激活川渝两地的发展活力,助推双方合作进入快车道。”何友生表示,巴南区将按照本次会议安排,继续深化与温江区的统筹协调,围绕产业协同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优势资源联动、社会事业合作、人才互动交流五大方面展开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交流合作,协同推进生物医药、城乡融合、社会事业等领域创新发展。
同时,推动重庆国际生物城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医学城,在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资源要素、核心技术攻关、关键人才引进、科研成果转化、投融资模式、管理机制、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面加强共建共享,推动产业协同招商,共同争取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级要素平台布局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力争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标示性成果。
毛平:垫江将当好川渝东部“突击队”区群联动“传动轴”
“美丽的公园城市和雄厚的科创实力,让人眼前一亮,值得我们认真学习。”考察中,垫江县委书记毛平说,通过考察,为垫江更好地干好自己的事情、办好合作的事情提供了借鉴、作出了示范。
毛平表示,垫江将着力当好川渝东部唱响“双城记”的“突击队”、重庆“区群联动”的“传动轴”,携手推动项目共建、产业共强、品牌共创、活动共办、生态共护、民生共促。
项目共建方面,将大力推动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开工建设大垫丰武高速公路、垫江南出口及G350连接道路项目,提质建设以天香路为主轴线的互联互通工程,加快推动广忠黔铁路垫江至忠县段、长垫梁货运铁路垫江至长寿段和垫合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积极争取提早启动建设,形成大通道带大物流、大物流带大产业发展格局。
在产业方面,将建好区域性功能平台,用好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围绕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建设“两长涪垫”万亿级先进制造产业集聚区加强产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通、产业互补。
此外,协同构建以“明月山”“龙溪河”为地理标志的品牌体系,共同争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共同深挖明月山历史文化内涵,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新典范。
姜天波:共建川渝天然气千亿方产能基地
“了解了天府新区规划建设、科研技术创新、生物产业建圈强链、医药产业发展等情况,让我感触深、启发多、收获大。”綦江区委书记姜天波在考察后表示,后续会考虑再组织相关人员前来深度学习和洽谈合作,在建设綦江高新区中寻找结合点和契合点。
姜天波介绍,近年来,綦江区全力争取《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等15个重点规划(方案)赋能,成功将“共建川渝天然气千亿方产能基地”等重大工程项目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大盘子”。目前,綦江正实质推进1.2万亿立方页岩气整体连片开发,系我国发现的第二个万亿方页岩气资源阵地,日产量达100万方,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新的重要力量。
在产业协同发展上,綦江打造了西部信息安全谷,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分部、新基建网络攻防靶场等建成投用,引进安恒信息、安码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建成重庆市政务云同城灾备中心,落地投资10亿元A级数据中心,获批成渝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
在民生共享上,綦江携手江苏省人民医院,投资25亿元,共建以心血管、肝胆和康复为主的国内一流的三甲医院,目前采取“过渡院区+新院区”同步走模式,过渡院区于建成投用,国内顶尖心血管内科专家已入驻綦江开门问诊,实现心血管高精尖手术“零突破”,渝川黔数百万老百姓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全国一流水平的医疗服务。
姜天波表示,綦江将深入学习贯彻第六次联席会议精神,主动融入成渝地区现代产业体系,深化与成都、自贡、宜宾、攀枝花等城市以及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协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推进资源能源合作开发、文化旅游互联互动,高水平合作共建綦江·自贡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加快推进渝南陆港型物流枢纽、西部物流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冷链物流港、重庆南部综合物流园等建设,打造重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重要支点,早日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綦江)班列,争取布局设置保税仓、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积极对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深化与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在金融、物流、康旅等领域合作,建设中新项目合作示范区。
解伟: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口岸物流体系
四川省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主任解伟表示,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川渝共建改革开放新高地指明了前进方向,对两地口岸物流主管部门共抓合作体系完善、共建对外开放通道、共谋区域协同发展、共推重点项目建设、共享口岸物流资源做出了明确指示。
解伟介绍,在两地口岸物流部门积极协调推动下,重庆生产服务型、成都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纳入2022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川渝两地围绕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构建起以双流、天府、重庆江北等枢纽机场为核心,以绵阳、宜宾、泸州、万州、达州、南充、黔江等机场为骨干,新津、广汉、遂宁、龙兴、永川大安等通用机场为重要补充的国家综合机场体系。
两地共同打造中欧班列(成渝)统一品牌,由业务合作逐步向运营、资产、品牌等深度合作转型。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开行超4800列、占全国中欧班列的30%,运输货值超2000亿元,回程运输箱量超20万标箱,三项主要指标均为全国第一,是唯一实现双向运输平衡的班列,2022年预计开行量将超5000列。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方面,四川与重庆、广西等省(区、市)在国际班列运营、多式联运、共建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等方面开展紧密协作,建设陆海内外联动新发展格局。川渝共同推进的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万州新田港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对外开放通道能级不断提升、功能不断完善。
解伟表示,两地将联合优化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成渝)、长江航运和国际航空物流运营组织,畅通综合立体物流通道、国际航空网络通道等物流通道,协同建设综合货运枢纽多式联运换装设施与集疏运体系,提高“铁公水空”联运组织效率和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促进区域口岸物流降本增效,打造高度一体化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口岸物流体系。共同实施通道公共信息平台、通道发展指数、贸易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等一批跨区域合作项目,促进通关、物流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聚焦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目标,联合争取国家层面支持,共同扩大口岸开放,构建就近通关、直通全球的对外开放门户体系。
吴群刚:到2023年底试运行2-3个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目前,四川省和重庆市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大健康等领域集聚了一批高端创新资源,两地科研合作频繁,具有共建重点实验室的基础和条件。
四川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吴群刚表示,围绕川渝两地科技重点发展方向,川渝两地将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大健康、节能环保和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统筹布局一批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
从节点来看,计划到2023年年底,在重点产业领域试点运行2-3个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到2025年底,挂牌运行一批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集聚一批具有国际顶尖水平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队伍,产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成果。
——基础研究创新能力方面,围绕川渝两地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的科学问题、新兴前沿交叉领域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产生一批原创性、突破性、引领性、支撑性的重大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方面,以联合实施项目为牵引,协同攻关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共同探索顺畅、便捷、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联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到产业化通道,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发、产业推广的全链条服务。
——高水平人才队伍培养方面,建立实验室开放、流动、竞争、协同的用人机制,吸引顶尖人才、培养青年人才、用好现有人才,依托实验室造就一批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
——创新平台运行机制方面,鼓励实验室先行先试,探索建立灵活高效的新型运行机制,与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定位、目标和任务相适应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
——开放创新共建共享方面,加强实验室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学术交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仪器设备、科学数据资源等集聚利用和开放共享,推进技术要素跨区域流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
陈友清:川渝将赴沿海、赴境外联合开展服务业项目促进活动
“川渝党政联席会是一次承前启后、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会议,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四川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友清认为,共建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推进活动强力宣示了巴蜀大地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的坚定决心,彰显了川渝两地高起点改革、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
陈友清介绍,近年来,川渝两地商务部门坚定落实两省市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建立了川渝商务合作机制,互派优秀年轻干部,聚焦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国际消费目的地、自贸协同开放示范区三大功能定位,坚持每年锁定10件重大合作事项,坚持目标、领域、产业、政策、机制、时序“六大协同”,川渝两地商务合作全面提速、整体成势。2021年,四川重庆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1.7万亿元,均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成为中西部地区两大领头羊。
在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方面,两地构建巴蜀消费核心平台等9个方面22项重点任务,推动形成重庆主城都市区和成都双极核、多个区域与次区域消费中心共发展的“双核带动、多域联动”新格局。2021年,川渝两地消费市场规模达到 3.45万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
在推动川渝自贸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上,两地加强联动试验、互补试验,四川创新建设了13个自贸协同改革先行区,重庆探索设立10个自贸联动创新区。各相关部门、6大自贸片区、23个先行区创新区按下了快进键、跑出了加速度。
陈友清表示,将坚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按照第六次党政联席会议要求,从四方面深化合作。
——对川渝商务领域的产业合作、市场合作、开放合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深化。特别是要尽快确定年度合作10大事项,清单式管理,项目化安排。
——依托自贸区、综保区、国家级经开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聚焦金融、科技、医疗、贸易、数字经济“五大领域”,联动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赋能外向型产业发展,打造一批区域开放新高地。
——对标学习重庆先行经验,支持成都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做强成都都市圈消费副中心,组团打造高能级“1小时消费圈”。联合重庆举办第二届成渝地区双城消费节,高水平举办第二届国际熊猫消费节。
——以重庆、成都两个国家级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为契机,加强互学互鉴,共同争取国家政策赋能和先行先试,联合举办成渝地区服务业开放合作论坛,赴沿海、赴境外联合开展服务业项目促进活动。
张琪:川渝通道高速公路2023年力争建成2条开工6条
“本次会议,标志着双圈建设进入了提速增效的新阶段,也对交通运输发展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将加力加劲,努力当好双圈建设的开路先锋。”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张琪说。
张琪介绍,自2020年以来,川渝交通部门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先后召开7次交通合作联席会议,共同争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作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大力推进规划、网络、枢纽、服务、管理“五个一体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通过规划修编,川渝省际通道总数达到118个,其中铁路13个(新增1个)、高速公路36个(新增11个)、普通国省道65个(新增24个)、水运4个。成渝共同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成功跻身国家首批9个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群);万达开成为全国唯一跨省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依托“天府通APP”“重庆市民通APP”,实现成都都市圈与重庆中心城区城市轨道、地面公交“一卡通”“一码通”,惠及双核超4000万人口。
张琪说,2023年,川渝两地交通运输部门重点将加快川渝高速公路通道建设,力争内江至大足、开江至梁平2条川渝通道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成渝高速扩容、遂渝高速扩容、大竹至垫江、自贡至永川、重庆经叙永至筠连、江津经泸州至宜宾等6条川渝通道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川渝间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通道达到23条(含成渝复线)。
同时,持续推进渠江风洞子、岷江龙溪口、嘉陵江利泽航电枢纽等重点水运项目建设,力争涪江三星船闸开工建设;继续优化嘉陵江通航建筑物联合调度,力争将嘉陵江全线通航时间压缩到5天;推动组建长江上游港口联盟,打造要素聚集、功能完善的港航服务体系,加快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稳定运行川渝省际公交线路,新开通省际公交线路5条。推动汽车电子客票联网互售,积极拓展道路运输电子证照应用场景。
李奇:促进国际化药械企业在川渝集聚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与重庆各区县从园区、平台、项目等方面开展了交流与合作。”对于重庆市党政代表团的到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管委会副主任李奇表示非常欢迎,“期待合作进一步深入,取得更多成果”。
李奇说,2022年,在四川省科技厅、重庆市科技局的指导下,两地共同主办医药产业融合发展交流会,四川重庆约200家医药健康行业企业、超1000人次以线上线下方式参与。同时,两地通过多次深入交流确定创新券跨区域使用机制,将重庆国际生物城原料药中试平台和小分子药物开发平台等11个平台纳入成都认定范围,对重庆平台收到的创新券进行兑现。
在项目合作方面,四川大学杨胜勇教授团队和重庆华森制药合伦总投资2亿元的小分子抑制剂创新药物研发项目在成都高新区落户;2021年9月入驻前沿医学中心,现已进人临床前研究。
李奇表示,未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将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深化两地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加速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促进国际化药械企业在川渝集聚,持续提升区域医药产业发展能级,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新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