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双减”工作推行以来,重庆市綦江区以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将课后服务与“一校一品”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相结合,实现课后服务一校一亮点、一校一特色,更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走进赶水小学乡村少年宫美术活动室,一幅幅妙趣横生的图画映入眼帘,让人误以为来到了美术馆。这一件件五彩斑斓的作品,是同学们参加校外德育实践活动,充分想象之后自由发挥的成果。
“我们利用校外德育资源,村(社区)联动多渠道实现了德育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创新开展了‘助力乡村振兴我为家乡代言’乡村‘复兴少年宫’德育主题活动,竭力打造了德育实践活动品牌。”赶水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蔡洪介绍,同时,紧紧依托赶水地区风俗文化、人文景观、‘乡村振兴’建设成果和实践基地等构建了理想信念教育、美育素养提升、劳动实践体验、志愿服务培养和家校社共育五门实践课程。
“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助力乡村振兴我为家乡代言’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在‘家乡故事我来讲’活动中,爸爸妈妈带我走进美丽的石房村,现场观摩了‘二十四孝’文化和乡情博物馆,让我进一步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和特色产业。”赶水小学六年级(1)班学生曾晨说。
从本学期开始,位于綦江城区的营盘山小学则以学生为本,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既开展了作业辅导类课程,又开展了以葫芦丝、版画、足球、科技等为特色的课后服务课程。
“我参加学校的葫芦丝社团活动,学会吹很多歌曲,如《阿瓦人民唱新歌》《花满楼》《你笑起来真好看》等,逢年过节的时候,我都主动为大家吹奏葫芦丝助兴,那种感觉太好了,非常有成就感!”谈起学吹葫芦丝的收获,营盘山小学六年级(3)班学生陈龙自豪地说。
“一直以来,我校都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为宗旨,全面落实‘双减’工作精神,在学生的作业量上做‘减法’,在‘体质健康、科学素养、艺术修养、课外阅读’等方面做‘加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盘山小学副校长郑加焱表示,接下来,将不断完善课后服务的项目与内容,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得有特色、有内涵、有质量、有温度,让学生拥有一个多彩幸福的童年。
目前,綦江区课后服务已实现义务教育学校以及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按照“基础+特色”的课程思路,常态化开展作业指导、体艺活动等,因地制宜开设科技创新、基础编程等特色课程500余门,惠及学生近7万名。
“课后服务不仅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还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孩子们的课后时光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区教委基础教育科副科长陶露燕表示,接下来,将充分挖掘利用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从自编校本课程、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以及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等方面入手,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打造具有历史底蕴的课后服务品牌,让巴渝传统文化特色教育在綦江校园生根发芽、遍地开花!(綦江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