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足:“空壳村”变丰收村蝶变密码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7-05 16:47:27 编辑:珍珍

2010年以前,人均年收入不足9000元,2021年已达19700元;2014年以前,村里没有一家企业,现在已有9家;前些年,村里看不到年轻人,现在不少年轻人开始回乡创业;以前的村集体穷得叮当响,现在却拥有各类资产500多万元。

重庆市大足区铁山镇胜丰村,一个曾经的“空壳村”,变成了现在的丰收村,蝶变密码是什么?对于村里的巨变,老支书胡光武满面笑容:“全靠村里党员干部带头!”

image.png
胜丰村的芳香产业。黄舒/摄

没产业胜丰村成为空壳村

2014年以前的大足区铁山镇胜丰村,村民们除了种粮,也想过要搞产业增收。“打竹席、养蚕、种苗木、种花椒、种烟叶、种广柑、种莲藕、养稻鱼、养黄鳝……”老支书胡光武数了一长串他们的“实验”,可惜,基本都没做成气候,皆以失败告终。

没有产业就留不住人。2014年以前,一个村2700多人出去打工的占了一半,村里几乎难见青壮年。“那时候,村里除了老人就是小孩,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村民熊茂林告诉笔者,不少土地也因此撂荒。

虽然已经60多岁了,种了一辈子田的胡光武,那些年成了“种田能人”,仅他一人就“捡”了5家人的10多亩田来种。不过,那时缺少机械化设备,他能种下去,却收不回来,请人收割,除了人工费用,这10多亩地,落到手的纯收入,也就七八千元。

村民收入不高,村集体也没什么收入和资产来帮助村民启动发展。大足区铁山镇胜丰村党支部副书记萧杨形容道:可以说是穷得叮当响。

走出去党员当起招商“领头羊”

2011年,渝蓉高速开工,途径大足区铁山镇,让胜丰村看到了机会。

“怎样带领村民致富?”大足区铁山镇胜丰村党支部书记龙文兵说,当时,村里的党员干部们觉得,高速路是个机会,不能等了,要想办法搞产业。而且,党支部应该成为主心骨,党员干部应该带头“跑”。

于是,全村党员三天一小会,五天一大会,核心不变——如何带动村民增产增收。最终,大家讨论出了一个产业发展之路:道口经济。

首先,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培训,让党员干部充分理解自身的交通、土地、人力等资源优势。同时,党员干部带头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过程中,每一位党员都要亮身份、亮职责。大足区铁山镇胜丰村干部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先后去南川、成都、安岳等地学习考察,同时接触各类招商资源。

“我们最远还去过老挝。”萧杨告诉笔者,因为那边有许多干企业的老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4年开始,重庆翰锋农业有限公司、重庆祥源中药饮片厂等一批特色农业商家和种养大户,开始陆续入驻胜丰村。“空壳村”开始有点“东西”了。

image.png
小龙虾助农增收。陈龙/摄

引进来特色产业逐渐成型

“还不够,胜丰村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大足区铁山镇胜丰村党支部没有停下脚步,他们的目标是让更多更优质的企业进村。

但是村里的基础设施还存在短板;在商家入驻时,部分村民对于耕地的协调也有自己的想法。这些都是更多商家进入的阻力。

做村民的工作,大足区铁山镇胜丰村党支部仍然“盯着”党员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每月必须为群众做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遇到村民阻碍,党员带头一对一“疏通”。

“我是经大足区介绍到胜丰村来的,了解到村里的情况后,我们就将胜丰村当作了重要基地之一。”大足棠香农业公司总经理韩永琴说,棠香公司流转的土地,被中间一块废弃的葡萄园隔住了,都是村里干部出面与村民协调,最终才完成了流转,为后面做大棚养殖降低了成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对内,村党支部帮助协调村民关系;对外,帮忙对接各类政策,还提供市场供给信息。

而搞基础设施,村里缺钱怎么办。村党支部带头做起了村里在外成功人士的工作,成立了胜丰村慈善基金会,筹措到资金17万元,用于修桥铺路,改善村容村貌。

而新的机会,也开始奔向有准备的大足区铁山镇胜丰村。

2018年6月,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大安农业示范园区成立,胜丰村正位于示范园区核心区内。随着政策的加持、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大户与企业继续入驻。

因村制宜,大足区铁山镇胜丰村先后引进重庆惟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芳香产业园、大足棠香农业公司等,以药材为基础的中药材产业、以稻虾为主的稻渔产业逐渐在胜丰村成型。

目前,入驻大足区铁山镇胜丰村的企业有9家,总投资超过2亿元。中药材、稻渔已经从简单的种植养殖业,形成了种植养殖、初加工、市场流通的产业链生态。其中,大足区铁山镇胜丰村已经形成了小龙虾集散市场,每天交易量达到4000到5000公斤,几乎占了大足小龙虾销量的一半,在小龙虾冬季市场“渝西供全国”的市场格局里,占有重要地位。市场的带动力,也已超出铁山镇范围,辐射到四川安岳等地。

据了解,目前大足区铁山镇胜丰村已经形成了小龙虾集散中心、产业中心、科普中心、质检服务中心和龙虾基因库“四中心一基因”发展模式,以助力大足冬虾品牌提升。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在党组织的引领下,胜丰村因地制宜,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新模式。”大足区铁山镇党委副书记梁天富告诉笔者。

image.png
中药材加工。陈龙/摄

大变样产业带动年轻人回流

目前,大足区铁山镇胜丰村的土地,70%已经流转;从前的撂荒地,也已逐步消失,连村头的一片旱坡地,也被整治成了油茶种植基地。

更重要的是,在胜丰村,中药材对劳动力拉动作用已经显现,仅川芎种植一项,目前的年用工量就达到上万个,按照每个工80元计算,就这一项当地的务工费就达80万元。据介绍,后期年用工量还将增加到4万个,这将极大地带动当地村民就业。

当然,通过股份等分配方式,入驻企业也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一大笔收入。此前为了村里要做公益投入,需要四处“化缘”,现在则每年都有入账,仅2021年,就有27万元的收入,目前村里的总资产已达到500万元。

村里的产业大变样,也带来了不少人回乡创业就业的热情。近日,笔者在大足区铁山镇胜丰村看到,稻药轮作种植基地一派繁忙,百余名村民正在收川芎。

“今年是我们采割川芎的第一年,收成很好。”重庆惟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武林说,他是土生土长的大足区铁山镇人,14岁就外出务工,一直对家乡有深深的不舍情怀,2020年农业发展政策利好,于是决定回家乡创业,所以就有了现在的惟德农业公司。

“企业多了,本地年轻人回乡创业的也多了,仅我们村早餐店就有5家,餐饮店有3家,还有面条加工、汽修等店铺也逐渐开了起来。”萧杨说道,2010年以前,大足区铁山镇胜丰村人均年收入不足9000元,2021年已达19700余元。

向未来谋划产业提升大蓝图

产业活起来,乡村也要美起来。

走在胜丰村产业大道上,萧杨望着大道两边的土坎告诉笔者,希望将产业大道变成景观大道,把村里的田埂通过种植经济作物美化,让村子变美的同时,尽可能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打开休闲农业这一新的产业空间,实现农旅融合。

除此之外,在大足区铁山镇胜丰村的下一步计划里,还包括通过村集体资金投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开展“最美庭院”“平安家庭”“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评比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娱活动,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同时,在村集体合作社的基础上,各小组成立合作社,做强村集体经济,不仅盘活现有村集体资产,还能通过这种方式,为村民的福利提供资金空间。

目前,根据“大丰大足·共享共富”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大足区铁山镇已成立大足黑山羊、稻虾、中药材等产业联合党支部。对此,大足区铁山镇胜丰村党支部将借助这次行动,在提升产业规模的同时,提升农业品牌助农增收。(陈浩、赵宇彬/文   黄舒、陈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