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真武宫村三社的农家乐三鼎华乡似乎陷入了一场寂静,不似周末客满的忙碌,工人在雨幕中静静地清扫庭院,雨稍微停下,负责人汤玉明就带着工人去田地里种菜。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三鼎华乡接待了1000多位游客,住宿、餐饮、采摘、垂钓多线开花,毛收入近6万元。红火的生意,让汤玉明不由得感叹:“还是得融合发展,才有出路!”
而此时,位于铜罐驿镇的重庆爱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程祥正和工人们一起在果园里锄草。爱森农业主打的红肉脐橙在2月就已经采摘完毕,近半年都不会接待游客,但园子里却在酝酿着收获。笔者了解到,上一个脐橙丰收季2021年11月-2022年2月,包括采摘、餐饮、线上销售在内,爱森农业的毛收入超过100万元。
像三鼎华乡和爱森农业一样成规模的庄园式采摘,在九龙坡区有几十上百家,他们在创业之初,或许都没有明确的发展理念,但随着乡村振兴等机遇的推动引导,逐渐将第一、二、三产业融合起来,以农业种植,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实现了增收致富。
瞄准农业市场 扎根乡村
虽然如今各农家乐、庄园的生意,已经越做越红火,但他们在创业之初,其想法并没有如今“融合”的观念,更多想的是“种点水果来卖”。
2001年,汤玉明在白彭路边租下了100亩地,用来育柑橘苗。2010年,上百万株柑橘苗卖完之后,又开始搞起了鱼塘。2013年,在融资近200万元之后,汤玉明终于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种植户,而是做起了集餐饮、民俗、采果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生意,这才有了“三鼎华乡”。汤玉明告诉笔者,如今,原有的100亩地已经扩大到近180亩,菜地里有各种绿色蔬菜,果园里有草莓、葡萄、柚子、江安李。场地还可以承接磨豆花、捉泥鳅等亲子活动,有吃有喝又有得玩,每年吸引不少游客。汤玉明透露,最近三鼎华乡还在参评四星级农家乐呢!
作为土生土长的铜罐驿人,程祥一直记得小时候“柑橘之乡”的盛景。2005年,程祥回到家乡,成立爱森农业,并种下几十个品种共计300多亩柑橘树,到2012年,柑橘树开始挂果,从亩产几万斤到十几万斤,品种从全品类转为只做红肉脐橙。笔者了解到,爱森农业的红肉脐橙经过多轮品种选育,成熟后糖度能达到13度,深受消费者喜爱。而为了形成规模效应,让大家一想起红肉脐橙,就能想到铜罐驿,程祥将选育的优良品种脐橙分享给周边农户种,并且帮助大家一起找销路。“这是我认为的‘融合’,和周边的农户融合发展,形成产业化。”程祥说。
与汤玉明、程祥不同的是,马明宽在扎根乡村之前,和妻子在城里有稳定的工作。2013年,马明宽和妻子双双辞职来到真武宫村,从村民手中流转来近百亩地,最初只是做园林绿化和苗圃,后来眼见来周边旅游的人多了起来,便建起“橙里城外”农庄,种植起了优质清见、晚熟血橙、李子、葡萄等水果。同期做起了“文化”生意,与一些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设亲子课堂,并成为一个农耕文化科普场所,实现农、文、旅、教融合。笔者了解到,橙里城外每年近300万元的毛收入,采摘只占到三分之一。而更有意思的是,橙里城外与周边三鼎华乡、卓润等庄园之间,是亲密合作的关系,橙里城外没有住宿,三鼎华乡不种橘子,两家亲密合作,差异发展,形成了综合效益,这也是马明宽理解的“融合”。
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让种植户更有依靠
通畅整洁的公路,阡陌纵横的农田水利,初具规模的特色产业,干净漂亮的农家院落……对于来到乡村短暂休憩的城市人而言,看到的是四季果不断和“李子柒”一般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但事实上,对于种植户和各庄园主而言,却是在资金和技术上不断地投入,而这,给他们的发展壮大带来阻碍。
在创业之初,虽说丈夫是农业专业出身,但汤玉明的三鼎华乡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难免遇到难题。这时候,九龙坡区农业农村委的专业农技专家们帮了大忙。“只要有需要,一个电话,农技专家们就‘组团’来了,还进场组织我们外出培训,提高认识,与更先进的栽种理念接轨。”汤玉明告诉笔者,正是在这些指导下,三鼎华乡才一路将品牌打响,并早早地获得了绿色产品认证。资金方面,无论是在早期的山坪塘整治,还是后来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的引入,区农业农村委都有专项资金扶持,减轻了汤玉明的资金压力。
除了部门,属地街镇也想尽办法,帮助区域产业发展。以西彭镇真武宫村为例,成立土地流转服务站,对全村承包土地进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改革,将村民流转整合土地进行科学规划,并对投资业主经营资质、投资能力,以及经营项目的市场行情、效益等进行评估,有意识引导发展有前景的产业,力争保证土地上投资项目的成功。而在铜罐驿镇,则成立了人才孵化基地,与市科青联、市农科院等单位建立人才支持合作关系,定期邀请农科专家前来为镇上有就业需求的村民进行农技指导和教学,引导村民念好柑橘种植这本“经”。
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笔者从九龙坡区农业农村委了解到,仅2021年,就整合了中央、市、区级财政资金,投资3000余万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院落整治示范“三改一治”项目,实施户数近1000户,各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100%,新建入户道路30公里。
这种全域的环境提升,也让村民享受“红利”。这种“红利”,不仅仅是土地流转带来的收入,也包括生活品质的提升带来的获得感。土生土长的陶家人王姐,多年前由于工作,将家搬到了盘龙,去年退休后,又带着全家搬回了陶家镇。在她看来,家乡越来越干净整洁,空气也格外清新,现在每天一大早,王姐都会沿着滨河步道跑步。王姐幼年时候的玩伴,也在陆陆续续搬回来,“朋友多,空气好,环境美,这样的乡村谁不留恋。”王姐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