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中全方位构建“近悦远来”人才发展环境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5-13 17:40:47 编辑:李柯佑

“渝中区作为重庆‘母城’,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加上渝中聚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发力工业软件产业服务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是我们快速落户渝中的几个主要因素。”谈及选择渝中的原因,2021年3月落户渝中总部城重庆市工业软件产业园的“年轻”企业重庆华工智造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田广礼坦言。

重庆华工智造工业技术研究院是由渝中区和华中科技大学武汉智能装备研究院联合共建的工业技术研究院,是一所集产、学、研为一体的专业型新型研发机构。因此,对于落户区域的选择主要围绕三个维度展开,即能不能服务区域制造业或工业经济发展?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相关人才及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是否优良?营商环境和当地产业引育匹配度如何?综合比较,渝中便脱颖而出。

image.png

优质基础配套

释放引才聚才“新活力”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渝中对于企业、对于人才的吸引,良好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配套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成为人才事业奋斗、安家落户首选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座年轻直辖市开始生长的地方,孕育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红岩精神,浓缩山城、江城、不夜城精华的渝中藏着重庆的“来路”,不显山露水,却因有着这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独具气质。重庆趣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经理唐瑞综于2021年初因公来渝后,就对渝中产生了莫大喜爱。“朋友来重庆,我都爱带他们到解放碑、洪崖洞、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山城巷传统风貌区等景区景点逛逛。”唐瑞综说。作为临时东道主的待客之道,更多来自于对“母城”渝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如果说人文历史是渝中的“先天优势”,那便捷的交通体系、优质的基础教育,以及持续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商业配套就是渝中的“后天努力”。途经渝中的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3号线、6号线、9号线,通达“四岸”的黄花园嘉陵江大桥、千厮门嘉陵江大桥、东水门长江大桥、曾家岩嘉陵江大桥等多座跨江大桥,以及不断优化的公交线路,共同构建起渝中便捷顺畅、绿色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让渝中干事创业、居家生活的百姓共享交通发展红利,感受便捷出行带来的浓浓幸福感。

“去哪儿都方便”的出行享受之外,渝中还拥有巴蜀中学、巴蜀小学、人民小学、人和街小学、巴蜀幼儿园等一批“含金量”颇高的中小学及幼儿园,为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增添硬核因素——教育实力。近年来,渝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紧扣打造全国一流基础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全面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渝中教育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

日趋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也是渝中的一大“城市魅力”。现有各类医疗机构400余家,汇集重医大附一院、附二院、儿童医院等市级及部队医院9家,是重庆最优质医疗资源的“富集地”。同时,渝中“1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的基础也更加坚实、日渐成熟定型,“触手可及”的优质医疗资源让人才在家门口、单位门口就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此外,渝中还“坐拥”解放碑商圈、大坪商圈两大商圈,以及云端天台、防空洞穴、临崖步道、惬意江岸等各种特色消费新场景。商圈内,体验首店、首牌、首秀、首发“四首经济”及免税经济、夜间经济等多种业态;商圈外,独享“后街、天台、江岸、步道、洞穴”消费场景。目前,渝中正下足功夫做好“母城”大文章,大力实施城市更新,通过持续供给优质城市空间带动产业、企业、人才集聚。

image.png

一流营商环境

点燃招才引智“新引擎”

“落户渝中以来,我们感受到了非常好的产业营商环境,尤其是以‘店小二’服务精神,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能,让作为科研工作者或企业家的我们很有归属感,扎根渝中做大做强的信心和决心愈加坚定。”

虽然落户渝中的时间仅短短一年有余,但田广礼已经深刻感受到渝中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国际化、便利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并对此频频点赞。唐瑞综对此也深有感触,“其实,渝中近年来也在持续加大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聚集了很多国家级、市级的专业机构,并引进了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打造了‘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不仅把企业引得来,还让企业留得住,让企业人才发展好,是渝中在人才硬环境建设这篇大文章中的“落笔”。

善于借力是渝中智慧,除借企业之力添人才动能外,渝中还善于利用企业优势,优化营商环境。依托索通、中豪、静昇、段和段、香港其礼等品牌法律服务机构集聚优势,加快完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积极推动涉外法律服务业创新发展,为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提供优质高效法律保护。

近年来,渝中对标国际一流,聚焦企业需求,全面改革创新,持续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发力,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努力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高地,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最优发展“土壤”。

特别是近期,渝中聚焦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困难领域制定了26条金融措施,出台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43条政策措施,帮助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打造营商环境和人才环境“同频共振”发展新高地,让企业、人才扎根渝中、放心发展。

此外,渝中还打破传统企业登记规则创新推出“集群注册”,允许“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开办企业享受全流程“零成本”政策优惠,申报材料减少75%以上,全程无纸化最快0.5天办结,压缩审批时限近94%,将办事群众跑动次数减少到“零跑动”,简易注销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到20天,压缩时限60%;以增强医保业务经办服务效能为目标,在全市率先试行医保一窗通办综合服务,参保对象“只取一个号,办完所有事”,让参保单位和群众共享“集成服务”“精细服务”“贴心服务”带来的便利;推出全市首个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平台——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渝中区平台,对市场主体经营活动进行预测预警,从而实现差异化、精准化监管;在全国率先出台《撤销企业提交虚假材料骗取工商设立登记的规定》,明确适用撤销登记的范围、厘清工商部门内设机构工作职责、统一撤销处理流程、详细规范调查材料和取证材料的要件和内容。

营商环境代表着城市引得“金凤凰”的态度、温度和力度。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十四五”期间,渝中还将拿出更多实招硬招,厚植产业发展壮大的沃土,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营商环境加速迈入国际一流行列,让企业扎根渝中、安心发展,让人才在渝中有地位、有作为、有舞台。

image.png

平安社会环境

筑起工作生活“安心墙”

“我从小到大都没离开也离不开渝中,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渝中英才、重庆百货电器事业部总经理胡宏伟是一名“老渝中”,在他看来,不论是工作,还是居住,渝中的平安环境都让人放心、安心、舒心。

平安,既是人民幸福生活之盼,也是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之基。近年来,渝中从“硬件+软件”双向着力,持续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和公正监管制度,深入推进市场监管规范化建设,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和欺行霸市、强买强卖、虚假信息等市场乱象,强化征信体系、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使广大人才减少后顾之忧,创新创造活力尽情迸发。

同时,渝中还进一步深化网格基础、网格队伍、智能基础、群防队伍建设。精准科学划分基础网格767个,推动社区党建、综治、城管、卫健、民政、公安等网格整合成“一张网”,率先实现“多网合一”;全面整合社区工作者、群防队员、城管队员、社区医生、社区民警、志愿者等各类基层力量6000余人,建立“格内立项解决—社区共商共治—街道吹哨报到—区级统筹协调”的服务链条;一体推进社会治理中心与渝中区智慧城市智能中枢建设,建设公共安全高清摄像头5800余个、视频监控1.4万个;组织发动社区群防队员、红袖标、红马甲等群防群治力量,24小时对社区、背街小巷等治安复杂地段开展不间断巡逻,为企业和人才发展营造了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使企业、人才和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渝中将继续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聚力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渝中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注入强大活力。

渝中的脱颖,并非无原由的偏爱。古人云,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近年来,渝中形成以金融服务、商贸服务、文旅服务、科创服务、健康服务、专业服务六大产业为支撑,涵盖31个大类137个小类的产业体系,拥有总部重点企业550余家,驻区世界500强企业及其分支机构137家,GDP突破1400亿元,人均、地均产出位居全国中心城区前列,为广大人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和服务企业举措广开聚企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以“近悦远来”的“硬核”营商环境和人才生态,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扎堆落户,企业又带来越来越多的优质人才。截至目前,渝中共有技能人才188109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2961人,人才活力竞相迸发。(李一/文 图片由渝中区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