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为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十四五”时期,重庆市黔江区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引才、聚才、育才。
创新工作机制 促进人才流动
深化人才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与人才供求匹配机制;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配置机制;进一步细化农业、科技推广等重点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相关政策,形成人才服务基层导向机制,畅通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流动渠道。
制定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引才政策,健全中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完善“塔尖”“塔基”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促进各类人才有效集聚和流动。聚焦黔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需要、渝东南中心城市建设需要、乡村振兴发展需要和其他行业发展需要,引进一批专业人才,力争“十四五”时期,引进各类紧缺、优秀人才1500名。
加强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落实设置合理、评价科学、管理规范、运转协调、监督到位、服务全面的职称制度。围绕教育医疗、生态环保、纺织丝绸、食品加工、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培养培训急需紧缺专技人才,加快构建一支与服务产业发展需求、结构需求、规模需求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以中心医院、正阳工业园区、区内重点骨干企事业单位为依托,集聚优秀创新人才创新创业,以人才带项目、以人才带技术,引导和激励专技人才帮助企事业、基层单位解决技术难题。
弘扬工匠精神,实施“巴渝工匠2025”行动计划,大力培养智能人才、技能人才。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完善校企联合育人机制,落实相关激励政策,加快建设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高技能人才队伍。贯彻落实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机制,推动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互融互通。推动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构建完善由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行业企业评价规范、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等构成的多层次、相互衔接的职业标准体系。
加快培育集聚人才 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着眼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落实科技成果获奖者财政奖励政策。实施博士后人才引育计划,依托现有2个博士后工作站,引进4名博士入站从事项目研究。实施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和新职业培养培训项目,力争建成2个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每年组织2期高级研修项目班。实施专业技术人才服务计划,每年组织1个市级、2个区级专家服务团开展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活动。
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奖惩、培训机制,强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实施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改革,逐步推行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规范事业单位招聘行为,建立公开、透明的招聘程序,完善公开招聘制度、聘用合同制度。充分利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提升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信息化、规范化水平。
加强人事考试能力建设 强化表彰奖励
加强人事考试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建立规范化考点,完善人事考试规范操作流程。加强人事考试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人事考试联席会制度,全面提升人事考试的组织实施效能。强化考试安全体系建设,有效防控人事考试安全风险。加强人事考试信息化建设,构建完善的人事考试公共服务平台。预计到“十四五”期末,建成规范化考点4-5个,同时容纳8000名考生参考,培养专兼职考务工作人员1000名,命题专家30名,面试考官200名。
贯彻实施表彰奖励政策,做好国家级、市级表彰奖励推荐工作。依法依规开展表彰奖励工作,落实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规定和困难表彰奖励获得者帮扶办法,加强对先进模范人物的服务,组织落实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获得者休假疗养活动。加大对表彰奖励获得者事迹的宣传力度,营造尊崇模范、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
(王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