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荣昌:文明新风润棠城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3-07 10:58:12 编辑:珍珍

近日,《重庆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一周年。《条例》规范的内容,涉及群众生活各个方面,为深入推动“创文”工作提供了更加系统充分的依据。一年来,荣昌区用好这一“助推器”,激发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新动能——城区非机动车雨棚拆除了、商铺占道经营变少了、背街小巷干净了……这些肉眼可见的变化,正是荣昌区文明行为蔚然成风的生动注脚。

用良法推动善治,以“创文”树立新风。一年来,荣昌区全覆盖、高频次开展1000余场次宣传宣讲活动,发送各类宣传资料20余万份,有效推动《条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文明的旋律在荣昌大地处处奏响,雅致的气质在魅力棠城时时激荡。

文明用餐“光盘行动”成标配

“大家都有空,正好聚一聚。”周末与朋友聚餐是市民刘源的习惯。

近日,刘源再次约上好友,走进荣昌城区富安南路一家餐馆聚餐。八个人、七个菜,饭桌上虽无盘碗堆叠,却也满满当当。

“吃饱吃好不浪费,最好!”刘源坦言,以前他总认为,桌上剩的菜越多越显“热情”。

去年上半年的一次聚餐中,服务员劝其少点几个菜。“我们得提醒客人合理点餐,自觉践行‘光盘行动’。”服务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条例》普法宣传,让刘源欣然接受。

“眼尖”的刘源还发现,各个餐馆里都张贴或摆放有节约用餐、反对浪费等标识,氛围感满满。

“餐馆是‘主阵地’,餐饮工作者是‘宣讲员’,消费者是‘主力军’。”荣昌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委以荣昌区餐饮协(商)会为抓手,通过印发标语、走访宣传等多种形式推广公勺公筷、小份菜等,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让《条例》深深根植在消费者心中。

文明出行“各行其道”成常态

不戴头盔、私装雨棚、道路上肆意穿行……曾经电动车乱象成为荣昌交通治理的“痛点”。

“太乱了!能不能管一管?”群众抱怨之声不绝于耳。

“文明是管出来的,不文明是惯出来的。”荣昌区施重拳、出铁腕予以回应。

去年以来,结合“创文”工作,荣昌区公安局出动警力2.38万人次,持续开展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交通秩序整治,坚决向交通不文明行为“宣战”。2021年,荣昌区查处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1.6万余起,拆除电动车雨棚2.58万个。

“严”字当头,“管”上发力,也要在“劝”中谋长效。“电动车请走非机动车道,注意行车安全!”“创文”工作中,在城区多个路口,常常能听到这样的暖心提醒,见到“红马甲”手持小红旗指挥交通的身影。他们拿着厚厚一沓《条例》宣传单,逢人便发送,并会趁红灯间隙适时宣讲,成为流动的文明“传递者”。

依托“常态文明劝导”工作机制,荣昌区发动19个区级部门,组织118名志愿者,在荣昌城区18个主要交通路口、16个重点路段,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条例》宣传宣讲,营造出浓厚的“创文”氛围。

久久为功抓引导,共治共享成常态。如今,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焦躁鸣笛催促少之又少、文明礼让行为随处可见,荣昌城区道路畅达度明显提高。

社区文明“宜居环境”得守护

居民随手扔烟头、纸屑,院坝里垃圾遍地,宠物随处排便……不文明现象屡禁不止,荣昌区昌州街道板桥社区邮政家属院居民很“头疼”。

“小区‘无人管’,环境靠自觉。”邮政家属院居民陈英介绍,以前,都是邻居们实在看不下去,才会时不时打扫一下。

随着“创文”工作的深入开展,昌州街道组织“棠城管家”服务队,挨家挨户宣传《条例》,引导群众定期开展大扫除,实现了环境卫生大改观。

法规做引领、清扫成日常,邮政家属院居民养成了共同维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小区也从“无人管”变成了“众人管”。

共同守护社区文明,部门、镇街对标对表《条例》要求,常态化开展违法搭建、消防安全等排查整治,并将《条例》列入小院讲堂“必修课”,让文明的“种子”广泛播撒。

“人人自觉遵守《条例》,‘创文’必然成功。”荣昌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荣昌区将进一步用好《条例》“助推器”,夯实文明“软实力”,为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坚实支撑。(荣昌区融媒体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