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重庆市荣昌区科协紧紧围绕荣昌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着力在基层组织建设、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等方面狠下功夫,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释放科技创新能量,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成渝地区科技创新桥头堡建功立业。
夯实基层基础
发挥科协工作新优势
“不要把自己的银行卡借给他人使用、不要随意泄露个人密码、不要随便点击短信上的链接……”12月23日,一场防范金融诈骗的科普课堂,正在全国科普示范社区——昌元街道桂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小院讲堂”举行。课堂上,该社区科协兼职副主席为居民认真讲解相关知识,并拿出手机,教大家如何辨别收到的信息。
与此同时,在清江镇河中村晏家房子小院,30多名村民围坐在院坝里,科普指导员正在讲解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
……
“通过科协兼职副主席、科普指导员向群众宣传科普知识,这是荣昌区科协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建成‘3+1+N’基层科协队伍的一个缩影。”荣昌区科协主席黄彬介绍。“3+1+N”模式,是在继续发挥好医院(卫生院)院长、学校校长和农技站(农技中心)站长作用的基础上,明确镇街科协主席由党(工)委专职副书记兼任,发挥“1”的领头雁作用。“N”是吸纳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人兼任科普指导员,依托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把更多的科普志愿者充实到基层科协队伍中去。
“他们既是科普工作的组织者,又是科普的传播者,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带领村民致富以及移风易俗、村社文明建设的骨干力量,进一步让科普服务的触角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黄彬说。
据悉,今年以来,荣昌区科协在地方科协深化改革中,继续全面实施基层科协“3+1+N”改革,把着力点放在健全基层组织、扩大有效覆盖面、增强代表性上,让基层队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有事做、起作用,成为名符其实的桥梁和纽带。
“不仅要壮大基层队伍,市级科技型企业或科技工作者达到30人以上的企业,我们也建立了科协组织。”黄彬表示,哪里有科技工作者,就把科协组织建到哪里,切实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
目前,荣昌区21个镇街全部实现基层科协队伍“3+1+N”模式,共有82名镇街科协“三长”,近5000名科普志愿者。同时,在42家科技型企业建立科协组织,在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等5家事业单位建立科协组织,共建设20家区级科普基地,优化完善28个农业技术协会、26家区级学会(协会)。
深化招才引智
助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
立足当好赋能科技创新的桥梁纽带,今年,荣昌区科协继续拓展招才引智平台,广泛收集院士专家信息,积极为企业与院士、专家“牵线搭桥”,助力荣昌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重庆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称“澳龙生物”)位于荣昌高新区,是一家集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今年,在荣昌区科协的指导下,我们引进了海外人才,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实验室,并积极筹建中国科协‘海智计划’重庆工作基地。”企业负责人伏刚介绍。这也是继荣昌高新区管委会、重庆华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之后,荣昌区第三家获此殊荣的单位。
据悉,近年来,荣昌区科协引进张懿院士、齐涛研究员、曲景奎研究员等专家团队20余人,在重庆昌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建立张懿院士工作站;引进重庆市工程师协会、重庆市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等9家市级学(协)会、科技社团,与明珠塑料、凯歌电子、嘉吉饲料等9家企业开展科技创新联盟活动20余次;引进市农学会、市药学会、市畜牧学会,与清江镇河中村和观胜镇建立“村会合作”。
在聚力招才引智的同时,推动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方面,荣昌区科协也有一套做法:收集企业科技需求,引导专家学者与科信公司等企业进行需求对接;为澳龙生物等企业提供精准化、定制化套餐式科技服务;为重庆华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破解科技难题;推动西南大学“预防和治疗A型魏氏梭菌病的中药组合物、提取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等多个科研成果,在重庆西农大科信动物药业有限公司转化;推动西南大学依托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项目平台,建立观胜镇“肉兔科技小院”,该小院入选2021年“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
“‘引进来’的同时,要有激励才有发展。”黄彬说。在荣昌区委、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引导下,荣昌区科协采取支持科技创新的制度机制,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和2200万元农牧高新专项,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海智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基地,给予一定认定补贴,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聚焦乡村振兴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今年3月,荣昌区科普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一场有声有色的“三下乡”活动,把一道道丰富的科技“大餐”送到基层,为当地村民提供农业、林业、水产、畜牧、气象、应急、法律法规等咨询服务,受到群众欢迎。
“科技人员为我们解答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这是真真切切为群众谋福利。”活动现场,一位农户表示。
这只是荣昌区科协建强科技服务队伍,将科技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的具体举措之一。
“我们始终把科技服务乡村振兴作为重点来抓,坚持把科技服务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助力打开群众致富门。”黄彬说。
近年来,荣昌区科协通过组建产业扶贫粮油、经作、畜牧和水产四类专家组,为各镇街、村(社区)提供产业发展政策决策咨询;积极配合区科技局,进一步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组织81名科技特派员(其中市级特派员47名)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开展技术培训、试验示范、信息咨询等科技服务2300人次;招募科技志愿服务者5000余人,围绕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人居环境整治等,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场次。
“我们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强化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建设,已建成生姜、蔬菜、肉兔、奶牛、白鹅等市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5个,蜜蜂、中药材、柑橘等区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7个。”黄彬介绍。截至目前,通过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荣昌区共引进新品种22项,推广新技术30余项,开展技术指导200场次,培训农民1800人次。
不仅如此,今年,荣昌区科普阵地多点开花:昌元、昌州、清江等镇街建立了社区科普馆、科普大学、科普书屋,让社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体验科技的魅力。与此同时,在科普大学内,每年开展24场涉及科普健康、种植养殖技术等实用知识讲座,帮助群众提升科学素质,打通科普连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全域科普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日益加强,每年举办科技辅导员培训、科技辅导成果交流等活动,参与师生达2.5万人次;全力开发科学实践、素质拓展等课程体系,探索校内外结合的科技教育,惠及青少年13万余人次;大力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每年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组织参加全国、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荣获国家级、市级奖项500余个。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的实施,加强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的提升,依托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成立老年科技大学,实施智慧助老行动;打造‘地方科协深化改革’荣昌样板,进一步加强科协组织建设,发展壮大基层组织,推进科协触角向基层延伸。”黄彬介绍,同时,大力开展科技惠农活动,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整合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西部陶都博物馆、清江镇河中村乡村科普体验馆、观胜镇中药材科普馆等资源,切实发挥科普宣传阵地作用;加强院士工作站、海智工作站、科技小院等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助力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廖国颖/文 图片由荣昌区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