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新区在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在实现课后延时服务全区各校覆盖的基础上,不断提质升级,让课后延时服务真正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能量棒”。小学生下午3点半左右便放学了,而多数学生家长在5点以后才下班,这期间孩子能去哪里?由谁来监管?这是困扰许多学生和家长的“三点半”难题。
打造有温度的教育,就要想学生、家长之所想,急学生、家长之所急,解学生、家长之所忧。如今,已在两江新区各校实现全覆盖的课后延时服务,切实解决了孩子放学早、接送难、无人管的问题。
每周一至周五下午,两江新区行远小学的校园内,可以看到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参加社团活动的身影,AI智能编程、足球、沙画、国画、钢琴、舞蹈……校园内生机勃勃。
“在学校推出课后延时服务前,孩子一放学就成‘脱管’状态。”行远小学一名家长回忆起以前孩子放学后的情形,“我和孩子爸爸下班时间最早都在下午5点以后,而孩子3点多钟就放学了。3点到5点这段时间接孩子、管孩子成了头疼的问题。”如今,孩子一放学就由学校老师组织作业辅导,此外还有个性化培训,孩子能在内容丰富的阅读活动和体艺社团活动中健康快乐成长。
两江新区将课后延时服务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各学校每周安排5天课后延时服务服务、每次2小时,有特别需求的学生最晚可以免费托管至6点半,很好地解决了家长没办法接小孩的困难。数据显示,两江新区在全市率先启动课后延时服务改革以来,经过全面推广、优化提升,目前课后延时服务惠及学生6万人,社会满意度达98%。
缓解“培训热”不仅作业辅导更全面成长
“三点半”难题在时间上解决了,家长不再为接孩子而犯愁,师生之间的课后交流也多了。那么学生在延迟放学的两小时内干什么?
“老师,我还想再挑战一个智慧小任务!”在两江新区行远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活动中,学生们最喜欢智慧探究活动。
自建校起,行远小学就开始实施课后延时服务,多年来已形成“1+N+1”课后延时服务常态实施路径。其中,第一个“1”为“1”项作业辅导,即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研讨课程内容,统整全年级学生学习情况,利用开合班组进行分层辅导。学生在校高质高效完成课业任务,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切实减轻家长辅导负担。
“N”则指“N”类学科活动。行远小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由学生自主选择走班选课。学校开设了AI智能编程、足球、沙画、国画等特色课程共17项,以任务驱动学生进行智慧探究,在非正式学习区设置智慧小任务,学生每天学习一个小技能,学生信息素养得到充分提高,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增强自主探究、体验学习的未来素养。
此外,第三个“1”为“1”门主题课程,行远小学依托学校智慧教育探索,以德育为内核,将党史教育、队前教育、爱国教育融通其中,运用“OMO行远智课堂”实现资源延展、互学共启,目前学校已开展86期主题融合课。
“有专业的老师教,还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放学后的时间里很放心把孩子留在学校,不仅减轻了接送和陪学的压力,还缓解了我们盲目找校外辅导培训的焦虑。”家长在看过学校课后延时服务的课程表后,既放心又开心。据悉,在行远小学周围几公里范围内,几乎没有校外培训班,这也印证了学校课后延时服务的高质量。
课后延时服务绝对不是学科补习,而是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这也成为了两江新区各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的共识。在课后延时服务不断提质升级的过程中,两江新区明确政府为主导,将课后延时服务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结合起来,统筹校内外资源,开发社团课程、创新课程、特色体育项目、艺术活动,优化综合实践活动,不断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还编制课后延时服务标准,明确服务时间、范围、内容,确保教师为主力,发挥校内教师作用,充分开发社会教育资源,强化人员、组织、管理和安全保障。
解决“三点半”难题的同时,两江新区将减负与提质相结合,坚持公益与公开并重,减轻家庭教育经济负担。
对于家长来说,课后延时服务也变得更加透明。学校主动向每位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安全保障措施等,建立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努力满足学生参加课后延时服务的需求。
下一步,两江新区将持续完善课后延时服务管理机制,完善工作规程,建立全区共享的优质课程资源库,确保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行。同时,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培养,并将其纳入教育评价改革,努力把这项民生工程做实做好,努力让家长暖心、孩子开心、社会放心。(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