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灵魂,更是经济转型的关键。在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上,重庆市璧山区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优质创新资源向高成长性企业集中,加速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让企业家“链上”科学家,不断提升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以“智高点”抢占制高点。
今年5月,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公布2022年度第二批次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设站备案名单,璧山区的重庆平创半导体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榜上有名,成为继红宇精工、青山工业后,璧山第3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作为璧山区的优秀初创企业代表,我们一直致力于功率半导体芯片设计及封测的研发应用。目前已建立起一支专业敬业、极具创业激情和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并已招收2名全职博士后,8名博士正在培养中。”该公司负责人陈显平坦言。
平创公司的成长是璧山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缩影。一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璧山区新增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8个市级科创平台,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分别新增212家、69家、8家,累计分别达1805家、207家、16家,居全市前列;6家企业获评2022重庆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指数百强企业,4家企业获评2022年度重庆市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切实加强创新主体培育,持续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推动创新要素集聚、营造优良创新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发展的主力军,是我们工作的主抓手。”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璧山区通过优化平台、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进一步夯实企业创新基础,并树牢“一切围着企业转、一切为了企业干”的导向,用前所未有的力度改善创新生态,营造适宜创新创业的一流环境。
具体来看,璧山区近年来大力发展研究院经济,持续推进“研究院+产业园+基金”产业发展模式,构建人才引育用留体系,集聚一批行业“高精尖缺”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联动成渝高校创新资源,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积极参与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实施“减证便民”行动,扩面“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进行包容审慎监管,给予市场主体成长“容错试错”空间,保持每年培育新增市场主体1万户以上。
璧山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璧山区将继续锚定“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的目标任务,高水平做好资源整合、平台搭建、生态优化等各项工作,在金融端、人才端、环境端、服务端持续发力,加快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重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全国重要人才高地贡献力量。(熊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