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彭水:劳模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10-16 16:11:56 编辑:曾丽

近段时间,重庆市劳模李绍玉一直在忙着指导学员绣制作品,开展苗绣技艺培训,传承苗绣技艺,开发苗绣文创产品。今年,李绍玉已先后开展苗绣技艺培训24期,培训人员803人,解决居家就业200余人次,实现年产值160万元。

2023年以来,重庆市彭山县大力开展“劳模助推乡村振兴示范引领行动”,团结引导全县各级劳模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利用劳模的先进技术、经验和知识,动员社会力量、汇集社会资源,发挥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

一针一线绣出幸福生活

“苗绣”是苗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手工艺术。

随着科技和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苗绣这项纯手工刺绣的民族技艺正在逐渐消失,被人们渐渐所忽略和遗忘。在李绍玉的心中,一直有个“让非遗苗绣‘活’起来”的梦想。

彭水成立了以“彭水苗绣”非遗文化为主的重庆市荣玉苗家刺绣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后,李绍玉作为公司主要的技术员,利用空闲时间前往乡镇开设“苗绣大讲堂”,把自己的绣品、技艺以及经验带到群众身边去,让当地留守妇女和低收入群众学习苗绣技艺,让大家爱上“苗绣”,并以订单式生产方式促进群众就业增收,让非遗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承。

经过多年的努力,彭水苗绣已经在彭水大地落地生根,成为不少家庭增收致富的项目,其作品成为人们喜爱的艺术品,李绍玉也被命名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彭水苗绣”代表性传承人。

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培训,李绍玉累计培训苗家刺绣学员达2000余人次,带动500多个家庭居家就业,实现稳定增收,为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丝一缕播撒致富“薯”光

重庆市劳模罗远周利用独特的土壤和气候特点,把种植红薯作为调优农业种植结构的项目,成为乡村振兴的引路人。但随着红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如何让普通的红薯提高“身价”,帮助农户增收,成为了他探索的新问题。

建立加工厂,依托万亩红薯基地为基础,以“公司+农户+基地”的薯业发展模式,对红薯进行深加工,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经过初步加工将红苕打成浆,沉淀后的红苕水粉通过机器蒸熟、压制成型,然后剪切成条,晾晒、称重、包装,一箱苕粉制作完成。除了苕粉,加工厂还抓住机遇,延长加工产业链,生产出方便红苕粉丝、土豆面条等产品。

罗远周说,加工厂经历了几年的“磨炼”,加工设备已全面机械化,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今年,加工厂的产值预计达到1300万元。企业在一步步做大做强,如何来助推乡村振兴又是一个问题。他表示,红薯加工厂的发展离不开村民的支持。在培育红薯苗期间,公司统一培育高淀粉红薯苗,发放给农户,让农户放心种植。红薯丰收时,公司以0.8元一公斤的价格收购红薯。加工厂拓宽了红薯销路,每年都有700余户农户选择将红薯卖给加工厂。加工厂生产时,也要雇请大量的村民务工,以此增加村民收入。

据介绍,明年他还将扩大种植规模,带动周边村民发展红薯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让红薯产业成为该村特色品牌,为发展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一歌一舞唱响时代旋律

重庆市先进工作者王映光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文化工作,坚守民族文化阵地,从一名普通的文化工作者,成长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专家,为彭水的民族文化事业和文旅融合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王映光组织《娇阿依》民歌演唱会、《踩花山》民族舞蹈,使彭水的两大特色文化活动,普及到了千家万户,成为“世界苗乡养心彭水”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她带头深入田间地头和民间基层,搜集整理申报资料400余项,共申报成功县级非遗项目252个、市级非遗项目36个。建成非遗传承基地13个、传习所5个、民间文艺团队10余个、民族文化传播公司3个。培训非遗传承人150余人,使彭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平台、有渠道,后继有人。

王映光始终坚持发掘一项文化,打造一个品牌,形成一个产业,带动一片经济,富裕一方百姓。在工作中,她将文化盛宴搬到院坝、社区、学校、军营,把活动开展到田间、院坝、车间、课堂,把彭水特色文化普及到千家万户,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能量,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李绍标  谢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