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精神,弘扬人民教师高尚师德,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重庆市教委组织了2023年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经逐级推选,专家评选,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何兆益教授获评2023年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
作为一名教师,何兆益从教37年,潜心教书育英才,默默耕耘铸师魂。至善至亲,亦师亦友,桃李天下,为国家不断培养交通人才。用真心引领学生,用真爱浇灌学生,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从教37年,不忘初心,润教无声,为国家不断培养交通人才;作为一名科研者,他潜心研究,用一个个十年打造出系列道路新材料新技术应用体系;他心系学院发展,学生成才,誓要抓住机遇,攀登事业高峰。
身兼数职,何兆益总能恰到好处地协调每一份工作,有条不紊地完成每一个使命。但他总是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在实验室、在讲台、在每一条现场工程实验与推广应用的公路建设工地上,与学生边演示边探讨中度过。30余载,从一名意气风发的青年教师,成为学科领头人、学院发展掌舵人,何兆益始终保持着满腔热忱,将毕生心血献给交通运输事业。
“我喜欢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是一件神圣的事。”何兆益如此总结自己的教育生涯。
他与教育事业签下了永久契约
1986年,大学生稀缺、各高技能岗位人才供不应求,在这一年,从重庆交通学院(重庆交通大学前身)毕业的大学生,纷纷步入社会,走向全国各地的交通运输行业。而同样作为该专业的毕业生,何兆益选择了留校。“毕业的时候,同学们都想去好单位,显然,留校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教育亟待发展,正在国家交通发展起步的阶段,学校建设发展急需师资队伍”,何兆益说道,“选择留校一方面是学校的支持与激励,但更多的是自己对教育的热爱和追求”。
从本科毕业选择留校当教师开始,他的人生就和教育事业签下了永久的契约,直到现在,也未曾感到后悔。“刚开始当教师时,最大的危机感就是,自知本科学历和知识结构难以支撑这份工作,经常是我有一瓶水就得倒一瓶水出来。”21岁的何兆益跟随着教研室老教师听课学习,并协助工作、辅导高年级同学《路基工程》《路面工程》等课程。接受他辅导的学生们大多都和他年纪相仿。于是,继续求学的念头慢慢在何兆益脑海中生根发芽。1990年,何兆益以教师身份考取东南大学公路、城市道路与机场工程专业,并于1994年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博士毕业后,满载而归的何兆益正式踏上了三尺讲台,成为学校的青年教师,并担任道路工程系副主任。当初“一瓶水”如今可以绰绰有余地灌溉着年轻的学子。然而,何兆益依旧是“有多少倒多少”,培养人才的迫切渴望让何兆益始终怀着倾尽所有的态度去履行教师的职责。“他总是想把他所知道的一切都教给我们。”研究生张艺媛如此评价何兆益老师,言语之间满满都是作为学生的尊敬与钦佩。她说:“每周的课题报告会,一开就到很晚,何老师会认真分析每一名学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近况;晚上十一二点发消息,为学生的课题提出修改意见,这是常有的事;做项目时,也总会带着学生深入工程现场实地试验,解决实际问题……”
在任交通运输学院院长期间,尽管繁杂的行政工作占据了他很多时间,但何兆益并没有落下作为教师的职责,事无巨细地指导每一名学生。“何老师很严格,每一份报告,大到论述逻辑,小到标点符号,他都会仔细检查修改,高标准严要求自己的学生;何老师也很和蔼,不忘关心我们的生活与日常。”“做管理就是奉献、服务,需要付出,要兼顾好管理工作和教学科研,就得付出更多。”何兆益对自己就是这样要求的。自担任交通运输学院院长那一刻起,何兆益不仅要担负培养学生的使命,还要谋划学院的发展。接踵而至的行政管理工作堆满了办公桌的每个角落,一个个沉甸甸的责任和重担压在了他的身上。“何院长总是很早来,很晚走。每次下班或节假日,总能看到院长办公室还亮着灯。”交通运输学院一名教师说道。担任院长工作这几年,何兆益牺牲了更多的个人时间,推进学院在党建思政、学科建设、人才培育、科学研究等方面更上一个台阶。山地城市交通智能控制、大城市交通拥堵治理、重庆东站枢纽交通一体化、科学城交通规划与智慧交通建设等重大问题开展技术攻关,为服务区域、地方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交大”贡献;推进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交通运输”“交通工程”通过国家专业认证,并获批“国家一流专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内涵建设质量与学科评估提档升级……
如今,何兆益已经培养出了20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们遍布全国各地,不少学生已经成长为交通建设行业的管理骨干、技术骨干和专家学者,为祖国交通事业做着不懈贡献,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每年陪伴学生的时间有300多天
何兆益每年陪伴学生的时间有300多天,在他眼里,一直将学生视作家人去对待。他几十年来兢兢业业,敬业奉献,长期坚守一线教学岗位,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对待本科、硕士、博士的每一堂课。充分准备教学内容,重视教学计划的设计与教学反馈的问题,并根据专业领域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动态,调整教学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结合教学内容,采取课程授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适应教学手段的更新换代,适当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综合运用板书和多媒体手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学习教学技术,将所学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何兆益是国家精品课程《路基路面工程》、市级一流课程建设负责人,国家特色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建设负责人。1986年以来,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主讲了《交通地理》《交通安全工程》《路基路面工程》《路面力学计算》《路面工程材料》等课程,年均授课达120学时。教研成果曾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多项。何兆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科研成果融入教材,为学生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提供学习知识重要载体。如他主编的《路基路面工程》第一版属于21世纪西部高等学校本科系列教材,2001年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二版属于高等学校交通运输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由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截至2019年12月,已印刷20余次,累计印数30000多册。自出版以来,主要被北京工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新疆大学、贵州大学、常州大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市轻工业中等专业学校等20所院校的土木工程类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机场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市政工程专业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所选用,同时该教材已被交通行业管理部门及工程技术人员所推广应用。教材编写时着重吸收了公路路基结构与设计,路面材料、路面结构分析与设计及施工技术,山区公路及机场地基处理和高性能路面材料开发与应用研究等方面的新技术成果,将国家行业最新标准与规范融入教材。在讲解和阐述清楚路基路面工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同时,更加注重教材的工程实践性。在教材编排体系上,遵循路基路面工程的学科特性与认知规律,既相互独立又联系紧密,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以便于教学和研究。该教材编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教学手段。课堂教学辅之以参观实习、施工实习、试验和课程设计等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此外还采用播放录像、工程现场照片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多样化教学手段。该教材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特色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的重要首选教材。经过编写团队十余年的持续充实和跟进修订,内容更加丰富新颖,教材吸纳了大量针对路基设计、挡土墙设计、路基施工、交通荷载与环境因素、沥青路面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路基路面养护与管理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国家标准与规范。教材编排逻辑性强,从易到难,易于掌握,深受行业专家、全国高校一线教师、学生和行业工程管理与技术人员的普遍好评,并再版多次印刷以满足社会需求。2019级交通运输工程硕士研究生岳远新在其毕业论文致谢中这样描述何兆益:“谢吾之师,悉心指导,倾囊相授,所教之学,不仅知识,人格品德,重要如常,亲力亲为,鞭策有方,博学多才,教学有方,注重科研,创业不怠,其为吾师,亦成吾友,品格兼备,乐于助人,人皆夸之,有此之师,何其之幸”。萤火之光,以情动人,蜡炬成灰,以爱育人。当问到何兆益带领学生科研团队的经验时,他说:“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是选择了‘叶’的事业。泰戈尔曾说,‘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教师工作平凡但不简单,演绎着绿叶映红花的精彩,彰显职业价值的同时,更书写出”至亲至善,亦师亦友的美好回忆。”从教37年来,何兆益培养的学生团队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面向国家交通基础建设主战场,已为交通运输行业先后培养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知名专家学者、企业领导人、行业行政主管等优秀人才为代表的博硕士200多人。现绝大多数学生已成长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主要管理者或技术管理骨干人才,在各自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继续努力传承和践行“交通人”的使命。
做科研的人要坐得住“冷板凳”
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将创意想法转化为实际作品,何兆益自己出资数万元支持学生制作模型、申请专利、参加学科竞赛、国内外参观学习等。先后带领学院远赴北京万集科技集团,南京莱斯科技有限公司为学生筹集各种奖学金100多万余元。将教师指导补助及团队成员自愿捐助的部分比赛奖金汇入学生自主发展基金,用以资助团队优秀学生国内外学习考察、就业实习补贴、优秀学生考研奖励、贫困及家庭变故帮扶。
“做科研的人要坐得住‘冷板凳’,需要长期坚持。”何兆益跟他学生团队们的“绿色环保路面材料与养护材料、废旧路面材料循环再生技术研发”便花了十余年的光阴。十多年前,何兆益团队就注意到了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沥青路面维护工程中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循环再生问题。在2000—2003年间,何兆益先后承担交通部西部科研项目“三峡库区固体废弃物修筑农村公路技术研究”,研究并参与完成“废旧轮胎修筑高性能沥青路面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其成果攻克了废旧轮胎胶粉加工、废旧轮胎胶粉改性沥青材料性能提升、规模化生产装备与施工工艺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获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旦看准了方向,就需要坚持。”一路走来,何兆益依旧在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循环再生技术的研究中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通个一个个项目研究,揭示了热、光、水耦合作用下沥青老化及再生机理,攻克了新旧沥青及再生剂多尺度融合机制与规律;在开发高性能环保再生剂和常温再生剂方面,实现了50%~70%废旧沥青混合料大掺量再生利用及热拌、温拌、冷拌全温域绿色再生施工关键技术突破,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三等奖共4项、发明专利10余项。如今,何兆益带领着他的学生团队参与国家综合交通智能交通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与解析方法”研究,通过声发射、雷达、红外、视频等手段,为山区隧道及路面变形、渗水、裂缝、破损及交通运行智能感知、精准解析与安全运维提供解决方案。交通运输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从绿色节能环保路面材料与路面循环再生利用,到抗滑降噪排水路面解决出行安全,再到交通基础设施智能运维,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所产生的科研成果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何兆益正是如此去践行自己的科研理念,始终深入到工程和实践一线,从行业需求中去发现问题,找到科研的方向。30余年来专注于公路路基结构与设计,路面材料、路面结构分析与设计及施工技术,山区公路及机场地基处理等方面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国家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重庆市“揭榜挂帅”重大项目1项,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80余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项;出版专著与教材6部,主参编国家行业标准《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及团体标准3部,主审国家行业规范1部,主参编地方标准2部;发表论文180余篇,SCI/EI收录论文40余篇,获国家专利授权18项。成果在全国交通领域广泛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经济与社会效益。(重庆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