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显示,肺上有个微小结节,但不排除是炎症,你先吃点药。”8月24日上午,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溶溪镇中心卫生院,医生王守文给患者陈晟开了药。
整个看病过程只用了一个小时左右。在以前,这种病患者只能去县医院;如今,镇卫生院新建了CT室,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看病。
这样的改变,得益于基层卫生发展资金池的支持,这也是市卫生健康委牵头负责“乡村医疗卫生体系不健全、基层群众就医服务质量不高问题”专项整治的举措之一。据了解,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市卫生健康委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梳理问题、科学制定对策,通过推进基层卫生发展资金池、“县聘乡用”改革、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举措,大力提升我市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启动60个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
前不久,潼南区柏梓中心卫生院新购置了一台彩超。“在基层卫生发展资金池的支持下,我们还在采购CT。”该卫生院副院长赖蓉说,新添置检验设备后,医院的检查范围和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更有利于医生判断病情。
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基层卫生发展资金池由财政及医共体成员单位按相应要求出资构建,共同使用。在资金池的支持下,今年上半年,全市3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业务用房投入使用,新创建甲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家。
为进一步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我市还在区域面积大、常住人口多的区县,根据交通条件和人口分布,选择1—3个乡镇卫生院,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标准打造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目前,全市已启动60个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
以长寿为例,该区将投入资金1.18亿元,对洪湖、长寿湖、葛兰3个镇卫生院的业务用房等基础设施设备进行提档升级,打造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
“县聘乡用”改革壮大基层卫生人才队伍
“台子”搭好了,如何壮大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在专项整治中,市卫生健康委创新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县聘乡用”改革,引导卫生人才流向基层。
“回去后注意伤口不要碰水,每天要换药观察伤口。”8月24日傍晚,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桑柘镇中心卫生院,医生李进在给4岁男孩清创缝合伤口后,不忘仔细地叮嘱了一番。
29岁的李进是彭水县人民医院派驻到桑柘镇中心卫生院“县聘乡用”的一员。简单讲,“县聘乡用”就是区县级医疗机构的执业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一年。按照规定,区县级医疗机构新招聘的执业医师类人员,5年内必须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至少一年;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中级职称医师,在申请副高职称前须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一年。原则上,各区县当年“县聘乡用”人员数量不得低于当年招聘执业医师类人员(含总量备案制人员)总数的80%。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我市还提出了“虚拟单位”概念,即将所有的“县聘乡用”人员作为虚拟机构单独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区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在核定的总量内,依据“县聘乡用”人员的绩效考核结果发放绩效工资。
“这样避免了县级医院既出人又出钱,基层医疗机构担心‘县聘乡用’人员‘分羹’的问题。”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县聘乡用”人员绩效工资不低于县级医院平均水平,且职称评审还有优先待遇。目前,全市有994名“县聘乡用”人员服务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中中级职称以上骨干专家887名。今年上半年,“县聘乡用”人员所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总诊疗量同比增长18%。
为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2500余万份
为提高群众就医服务质量,我市还做细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比如,我市建成市级基层卫生综合管理系统(一期),在群众自愿基础上,在全国率先按照“一人一档一属地”原则,为全市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2500余万份,形成居民健康服务全量数据库。
南川、南岸、北碚等区县已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动态更新,涵盖医疗、公卫、家医签约等信息的电子健康档案,并逐步向居民开放,为实现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奠定基础。
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免费为群众提供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等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来自市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免费为适龄儿童接种疫苗超209万针,为126万名0—6岁儿童提供随访服务,为7.3万名产妇进行产前检查,为304万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规范管理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达164万名、56万名。(李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