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黔江:上善濯水风景秀 千年古镇启新章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8-22 15:33:09 编辑:珍珍

近日,浙江大学文学院结合学院特色,以“行走壮美中国,聚焦广袤乡村,探问文化故事,赋能乡村振兴”为宗旨,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文化振兴案例,实地调研,感受乡土中国的独特魅力;以一县一市的“三农”发展新局面为背景,从田间地头到农民心头,反映乡村文化发展、乡民精神风貌以及乡村综合治理的点点滴滴。

以四个小分队(浙江省内、西南线、北方线、川渝线)的形式开展,每个小分队沿着一条路线,选取标志性地点,赴当地乡村,开展为期10天左右的社会实践。其中,“乡村里的文化中国”川渝线小分队选择了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

点亮非遗星火,传承土陶记忆

在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到冯家街道分界的阿蓬江石鸡坨,有一个始于宋朝末年、距今有1000年历史的土陶作坊,头发花白却仍精神矍铄的刘沛良老先生一早已在忙碌。小分队在濯水镇政府宣传委员田轶中的陪同下来此拜访这位非遗传人。

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的大大小小、形状不一、功能各异的土陶器皿,土陶花瓶、杯盏、茶壶、油壶,以及一系列未完成的作品,这里,是艺术发生的现场,也满溢着日常生活的痕迹。

image.png
刘沛良和队员在介绍土陶制作过程

相传,石鸡坨刘家原为刘邦的后代,王莽篡位后流落民间,为躲避追杀逃至黔江,在石鸡坨发现陶土后,靠制陶维持生计,这样便定居了下来。也就是从那时起,石鸡坨才有了土陶制品作坊,使刘氏家族的制陶绝技得以流传下来,至今仍保存着宋朝时的陶窑遗址。

刘沛良老先生为刘氏制陶的第29代传人,他的儿子刘海龙为第30代传人。清代时,石鸡坨就兴起过30多家制陶作坊,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外地的陶瓷制品涌入黔江市场,让当地土陶失去了竞争力,目前只剩刘沛良父子的作坊了。

image.png
刘沛良在制陶

刘氏土陶采用纯手工艺、土法制作,其制作的土陶壁薄体庆,造型古朴美观,兼具美观性与实用性,其土陶器物最薄只有3.3毫米,最后也不过1厘米,采用12孔民窑烧制,如今,石鸡坨仍保留着旧时土陶窑洞遗址。

土陶原材料采用濯水特有的砂泥(现在也称紫砂泥),是重庆地区少见的一种岩土,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用其制作的土陶制品在腌制蔬菜时具有清脆可口、不变质的特点。“现在的人讲古朴,喜欢这些天然的、自然的东西,土陶也迎来了新的生机。”刘沛良正是将自然原料、传统技艺与当代审美相结合,使传统民间手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image.png
石鸡坨土陶所获荣誉

2016年,石鸡坨土陶正式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此后,石鸡坨土陶从坛坛罐罐逐渐走向茶具、工艺品等高档艺术之路,由生活到艺术,由艺术到生活,就在这一杯一盏之间。

为了助力乡村振兴,黔江区把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由石鸡坨土陶技艺大师刘沛良对脱贫户进行培训,并将掌握制作技艺的人员招聘到石鸡坨相关企业就业,既帮助脱贫户实现了增收,又推动了非遗技艺的传承。

image.png

助力产业振兴,桑蚕拉动发展

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乡村经济发展、人居环境建设、百姓收入水平提高都发挥着巨大的效力。而对位于黔江区濯水镇双龙村的村民来说,桑蚕产业,就是他们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基石。

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我们眼前欣欣向荣、青山绿水的双龙村,在过去,竟然面临着土地石漠化的困境。过去的双龙村,由于石漠化严重,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而如今,当小队成员走进今日的双龙村,在夏日烈阳下,目光所及之处,大片大片翠绿繁茂的桑树林覆盖了大半的山峰,足以看出当地石漠化治理的成效之显著。而这些变化,便是双龙村蓬勃发展的蚕桑产业带来的。

2005年起,双龙村为治理当地石漠化现状,改变当地农业发展困境,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蚕桑生产。因此,双龙村采取了多种措施和配套政策。

首先,双龙村发动当地农户栽桑养蚕,在发展新产业的同时,利用桑树来治理土地石漠化状况,有效地改变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第二,结合当地情况,强化养蚕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当地蚕桑产业发展奠定基础;第三,打通乡村公路,修建产业路,为产业贸易发展扫清障碍;第四,加强对农户的栽桑养蚕技术培育,实施科技兴蚕战略,从而从技术上实现突破,提高了养蚕单产。

image.png

种种措施多管齐下,双龙村的村民收入也随着这些桑蚕产业的发展而不断增加,从而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小小的桑蚕,正在濯水镇的产业发展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走进双龙村的小蚕智能共育工厂,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便是“现代化”一词。在这间工厂中,从小蚕饲料的准备、到小蚕的养殖,都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工人将桑叶放入机器,在嗡鸣声中,桑叶被迅速切割成适宜小蚕饲养的碎片,又被运往下一个环节。在现代化机器的辅助下,双龙村的蚕桑养殖业已经能够实现高效生产,也为该村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双龙村正在不断将蚕桑产业打造为可持续发展支柱产业,推动形成生态型、多元化、高效益的蚕桑产业链。

据负责人介绍,双龙村目前能实现蚕桑饲养一年三季的生产。双龙村贯彻落实"夯基础、扩规模、见成效"的发展思路,突出科技兴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蚕桑产业正不断向科技化水平迈进。连续五年,濯水镇蚕茧总量获黔江区第二名,蒲花、双龙成为全区产茧“千担村”,濯水镇荣获全区蚕业发展综合考核二等奖。通过发展蚕桑产业,双龙村的环境石漠化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蚕桑产业发挥了良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农业强,产业必须强;产业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不仅是发展成效显著的蚕桑产业,濯水镇的产业振兴征程仍在不断迈进向前。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依托濯水镇当地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种植发展包括桑林、烟叶在内的农业特色产业。与此同时,旅游产业也在实现跨越性发展,全镇旅游综合收入逐年递增,旅游业也成为濯水一项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濯水正全力打好“生态”与“产业”两套“组合拳”,助推“生态”与“产业”实现“双振兴”。

image.png

据了解,濯水镇系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特色小镇,获批重庆市百个经济强镇、商贸重镇和中心集镇,濯水古镇主要居民为土家族和苗族。古镇四面环山,是武陵山区少有的土家水乡,是一个集土家吊脚楼群落、水运码头、商贸集镇于一体的千年古镇。历史为濯水古镇留下了众多的文化古迹和乡土文化遗产,巴楚文化、土家文化、大溪文化和华夏文明在这里的交织,商贸文化、场镇文化以及多彩的文化艺术遗存,形成濯水古镇独特的民俗文化风情。

新时代,新发展,濯水一直在路上,向着建设一个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经济发展、产业兴旺的美丽濯水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