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足:以“河长制”促“河长治”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8-01 09:40:48 编辑:珍珍

“大足区地处沱江、涪江的分水岭,境内无大江大河,无过境水量,人均水资源仅占全市的三分之一。”重庆市大足区河长办副主任程安福说,缺水与污染并存,一直以来是大足区水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近年来,大足区以刮骨疗伤、铁腕治水的决心,全面强化“河长制”,以“一河一策”精准治理为指引,创新拓展“河长+检察长+警长”依法治水模式,针对跨境河流,不断深化落实川渝河长联防联控机制,对账治水、共护共管。大足以“河长制”促“河长治”,努力交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高分答卷,在全市、全国都取得了具有大足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一河一策:对症下药,精准维护河库生命健康

“宝兴河流域内部分河道水连通性差,必须强化水土流失预防力度;宝顶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有待提高,化龙溪宝顶镇段污水收集管网亟待完善……”打开《大足区“一河(库)一策”方案》(修编)就像是打开了一沓厚厚的河道整治“病历”,“病历”上详细标注着每条河道的“病因”、开出的“药方”及最终的“疗效”。

自2017年起,大足区河长办就组织开展辖区河流地毯式体检摸排,并编制了“一河一策”整治方案,让每条河都有了“病历卡”。2021年,大足区河长办再次对境内河流进行“复诊”,实地勘查河流的水资源、水域岸线、水生态、执法监管等情况,科学修编了新一轮“一河一策”,并按年度细化出濑溪河等23条区级以上河流70项具体措施,坚持定目标、定任务、定责任、定措施、定时限、定考核,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

程安福说,不同的河流资源禀赋、沿岸环境、治理情况都大不相同,河流一旦病了,就像人一样,得把好脉、做好体检,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永定河水环境治理便是大足区“一河一策”实施效果的一个注脚。永定河是大足区棠香街道境内的河流之一,由于河岸两边多为餐饮门市,且存在污水直排的问题,水质常年不达标,周围不少居民反映河水臭气难忍,影响正常生活出行。有关部门多次对永定河污染源开展治理,起初见效,但一段时间后,又被打回“原形”。“‘一河一策’方案编制期间,我们对永定河进行了‘全身体检’,经专家研讨后,发现其久治未愈的根源在于永定河蓝湖夜市段外来水源少,水的流动性差。”程安福说。

找准症结后,便是对症下药。程安福介绍,他们选择优先解决来水问题,从濑溪河调水,实现两条河的水性连通,同时,利用城区污水处理厂的中水项目,将中水作为生态补水,从永定河上游增加来水,极大地促进了永定河水的流动性。“把死水变成活水后,污染、脏臭等问题也随之得到了根本性解决。”程安福说,今年1—6月,永定河水质已稳定达到Ⅲ类。

今年6月,大足区因“一河一策”实施成效明显,被市政府通报激励,市水利局予以300万元资金奖励。

依法治水:“行政+司法”,提升河流治理法治化水平

自2018年起,大足区就努力探索将行政执法与司法监督进行有效衔接的经验,实行“河长+检察长+河警长”联动治水模式。大足区检察院先后派出5名检察官担任河段检察官,设立驻区河长办检察联络室,逐步形成了信息多方共享、线索相互移送、调查取证协作、联合督导巡查、重点督办和专项整治等协同联动机制。

去年1月,大足区河段检察官宋炜在与大足区河长办对接时获取一条线索——二仙桥下方存在大量白色污水直排入濑溪河的情况。宋炜实地走访勘查后,发现情况属实。

“濑溪河为沱江左岸一级支流,是大足人的母亲河,污水直排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必须立即进行处理,然而却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宋炜介绍道,当时濑溪河南岸正在进行工程建设,污染源极有可能是施工方作业时破坏了原有管道导致,但相关施工单位及其主管部门以无法确定管道损坏位置为由,一直拖而未决。

随即,大足区检察院走访联系大足区河长办、住建委、规资局等多个“河长制”成员单位,详细了解各单位在河流保护方面的职责任务,听取他们对该河流污染治理的解决建议。

“在调查期间,有人提出对施工单位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要求其进行赔偿或治理。但民事公益诉讼要经历‘公告—起诉—判决—执行’等流程,时间太长。在这期间,社会公共利益仍持续受到侵害,不是问题的最优解。”宋炜提议采取行政公益诉讼监督的方式来解决——督促负有主要监管责任的行政机关及时采取有效手段,对污染源和责任方进行排查,再通过行政执法的方式对河流污染源进行治理。

“这种方式不会直接进入起诉程序,而是以诉前检察建议的方式,促使行政机关在两个月内完成整改。”宋炜说。

该意见获得普遍认同,在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梳理后,最终确定大足区住建委作为牵头单位对污染源和责任方进行排查。经过排查综合治理,两个月后,当宋炜对该区域“回头看”时,白色污水已不复存在,河水又如往日一般清澈。

“检察院介入‘河长制’工作既带有司法介入的刚性,以强大的监督力度督促行政机关履职,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也发挥出联系各方的纽带作用——让河长办以及河长制成员单位间的沟通、协作更有效率。”宋炜说。

历经5年的摸索,大足检察官携手河段长、河警长共同构建起依法治水新机制,形成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及生态环境损害与公益诉讼的衔接合力,促进环境资源保护工作从制度化实施转向法治化保障。截至目前,大足区检察院开展巡河150余次,发现公益诉讼线索59条,移送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类犯罪线索9条,协助监督公安机关立案4件。今年4月,大足区“河长+检察长+河警长”入选水利部典型案例汇编。

“大足治水,过去几乎是行政部门‘单干’,有职无责,部门履职存在差距,乱排乱放等污染现象屡禁不止。”宋炜说,推行“河长+检察长+河警长”机制,聚焦了“行政+司法”合力,尤其是让排污者和群众看到治水工作“不再只是说说”,河段检察官、河段警长加入巡河,动了真格,释放出了法不容情的合力效应。

跨界联治:这条河,我们一起守护!

“高升河变了,河水变清澈明亮了,河道内几乎看不到杂草,两岸还种起了水生植物,‘颜值’一下就提高了……”今年41岁的石固平,从小至今生活在高升河旁边的院落,她见证了家门口这条河流由过去的浑浊变成现在溪水潺潺、清澈见底的全过程。

高升河,发源于安岳县忠义镇,南流入大足区境内,是一条横跨川渝两地的跨境河流。由于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高升河长期以来污染严重,水质不达标,2019年水环境质量长期为Ⅴ类、Ⅳ类。

“自签订《大足区高升镇、安岳县忠义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联防联控合作协议》以来,我镇与忠义镇成立了高升河上下游联动领导小组,并开启了‘对账治水’模式。”高升镇总河长宋晓燕介绍道,两镇在定期会商、巡河、清漂基础上,将高升河每月各断面水质检测报告与互查互检结果进行比对,明确问题和责任归属,及时动态整改。

“高升河主要污染源为两镇的农业面源污染,为控源截污,高升镇与忠义县协同开展联合治理专项行动。两地共同对高升河沿岸养殖、种植进行全面排查登记,积极劝导业主减少种植养殖密度或还耕还田,对河道产生污染的严格取缔与搬迁。”宋晓燕说,2022年两地联合取缔了龙虾养殖场1处,搬迁生猪养殖场1处,通过多次入户走访、协调,跳蹬堰龙虾养殖场已达成还田协议,逸富冬草莓退出草莓种植还耕种植玉米,高升河农业面源污染得到了根本性整治。

如今的高升河不仅水质清澈,水环境质量长期保持或优于Ⅲ类。据统计,仅是高升河大足高升镇段两岸就种植了百日草、硫化菊、翠菊等2万余平方米,栽植风车草、再力花、睡莲等水生植物2万余株。

高升河水环境整治的成功案例,是大足与周边地区实现跨境河流联防联控的一大缩影。近年来,大足区与荣昌区、安岳县、泸县、龙马潭区等周边河流跨境地区深化落实川渝“河长制”联合推进工作,完善濑溪河流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机制,通过跨界巡河、联合执法、司法合作、问题共商、举措共施等协作途径,有效解决了河道污染治理中“上下游不同步、左右岸不同行”的问题。(大足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