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文明根脉 筑牢自信根基 重庆谱写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华章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2022-11-03 10:06:11 编辑:李柯佑

文物,记录过去,映照当下,启迪未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

重庆,文风炽盛,史脉悠远,有2.6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48.2万件国有可移动文物。历史遗珍、红色遗迹、石窟石刻、古建古城……数量众多,种类齐全,星罗棋布。

为扎实推进文物保护利用,近年来,重庆出台11份专门政策文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可移动文物数量分别增长220%、20.8%、95%,1300余个文物保护项目相继竣工,累计出土文物2.2万件/套,博物馆数量增长88%,国家等级博物馆数量增长118%……

全市文物事业呈现出与时俱进、价值担当、服务社会、惠及人民的新气象,正在从“数量增长”走向“质量提升”、“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保起来”走向“活起来”,为重庆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强化保障凝聚共识构筑精神家园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加强文化保护,事关“文化发扬光大”和“精神滋养”。

建立红色资源联线保护传承机制、建立红色资源传承弘扬长效机制……今年6月,经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22年7月1日起,《重庆市红色资源保护传承规定》施行。这不仅标志着我市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开启有法可依新征程,也是我市强化制度建设,扎实推进文物保护的生动践行。

重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3000多年,遍布在巴渝大地上的不可移动文物达2.6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达148.2万件。这些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文化资源呈现三大特点:

序列完整。从距今约204万年的巫山龙骨坡遗址起,重要历史时期、反映不同层面社会生产生活的各类文物齐备。

均匀性好。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数量多、种类齐;可移动文物、标本及化石、古籍三大类占比较大,35个类别齐全。

特色鲜明。三峡出土文物印证了重庆3000多年历史文脉;抗战文物是重庆最富价值、最具代表性的资源之一;革命文物基本涵盖了旧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的各个历史阶段;统战文物充分印证了重庆在中国政治民主协商发展中作出的重要贡献。

如何保护好这些珍贵文化资源?制度建设是“顶梁柱”“压舱石”。

市第六次党代会对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作出整体谋划,将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纳入全市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安排部署。

我市还出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的实施方案(2018—2022年)》《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等11份专门政策文件,颁布了《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

文物安全市级协调机制发挥重要作用,市级有关部门强化统筹协作、政策供给。区县党委政府压实主体责任,将文物工作纳入重要议程和考核。文物保护社会组织不断壮大,人民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热情持续高涨。

全市文物保护利用凝聚起新共识,“坚持保护第一”“保护文物也是政绩”“让文物活起来”等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守护历史文脉、传承中华文明的强大合力。

齐抓共管文物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11月1日,红岩村,丹桂飘香,游人熙攘。

走进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厅,展览以物记事、以事叙史、以史启思,如同一部沉浸式电影,文物是剧中演员,每一件文物都在讲述红岩故事。

观众观赏每一件文物,如同随着“剧情”发展,穿越历史长河,认知历史,读懂重庆。

“革命文物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市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称,近年来,我市十分注重革命文物保护利用:

全面摸清417处革命文物资源底数,出台《重庆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重庆红岩革命旧址保护区管理办法》。10个区县纳入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红岩革命文物承载的红岩精神列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红岩村、曾家岩、虎头岩“红色三岩”保护提升一体推进,完成31处红岩旧址保护展示并对外开放。出台《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保护规划》,实施文物保护、纪念馆建设、文旅开发等项目43个。

完成纳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的60个革命文物保护项目,王朴烈士旧居、蜀都中学旧址等一批革命文物得到较好保护展示。运用革命旧址打造市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40个。

不仅如此,我市还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及革命文物、石窟寺、三峡文物、抗战文物、开放历史文化资源、乡村文化遗产等专项调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可移动文物数量10年来分别增长220%、20.8%、95%;全市博物馆藏品总量97万件,珍贵文物31134件/套,分别增长22%、10.8%。

革命文物、三峡文物、石窟寺、大遗址、巴渝古建筑等1300余个文物保护项目相继竣工。累计实施云阳彭氏宗祠、奉节白帝城等三峡文物保护项目966个,建成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龙头的三峡博物馆群,启动1.2万件三峡出土文物修复工作,万州天生城、奉节白帝城、云阳磐石城、两江新区多功城等长江三峡考古遗址公园群建设步伐加快。

以大足石刻为代表的石窟寺保护走在全国前列。历时8年完成的“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开创了我国大型贴金彩绘不可移动石质文物修复的先河,被评为“第三届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实施岩体加固、渗水治理、本体修复等20余项重大文物保护项目,为我国南方地区石窟寺保护修缮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出版《大足石刻全集》,填补了我国大型石窟系列考古报告空白。

我市更是出土文物2.2万件/套,“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丰硕,合川钓鱼城遗址进入国家“十四五”申遗重点培育项目,巫山大溪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文物安全“严防严打严管严治”机制不断完善,各级文保单位安全责任书签订率达100%,防灾减灾体系加快构建,文物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提质增效“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好大学。

如何让收藏在深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我市基本形成了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历史、革命、抗战、工业、自然“五大博物馆群”特色鲜明。博物馆数量10年增长88%,国家等级博物馆10年增长118%,年均举办展览质量大幅提升、接待观众数量增长120%,区县博物馆覆盖率达95%,国有博物馆免费开放率100%,40家博物馆成为国家A级景区,累计开发文创产品2389款,参观博物馆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以“绣花”功夫推进“两江四岸”文物保护,完成通远门、东水门等古城墙保护展示,十八梯、金刚碑、龙门浩等传统风貌街区对外开放,加强驻渝外国机构旧址保护利用,让城市更具人文范、书香味、烟火气。

各区县公共博物馆建设持续发力,北碚区“百馆之城”、渝中区“母城记忆”发展迅速,南岸、南川等区县博物馆综合性场馆建设基本完成。云展览、云教育、云直播,不断满足群众足不出户逛博物馆的需求,博物馆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物保护利用合作全面推进,文物保护持续助力乡村振兴,文物进出境展览亮点纷呈。积极促进文物对外交流,与意大利、日本的文物保护合作扎实开展,文物进出境展览亮点纷呈,文物成为讲好重庆故事的重要载体。

值得一提的是,文物保护要靠科技支撑。近年来,我市文物保护科技含量显著提升,全国首个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建成使用,三峡博物馆入选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西南地区首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三峡博物馆在馆藏文物有害生物控制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专利7项,完成文物保护专用设备熏蒸器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一批文物保护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文物事业发展人才为源动力。市委编办出台加强区县文物管理机构编制、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机构编制等政策文件,从市级文博单位到区县文物部门、文博单位,机构编制和队伍建设大幅增强,全市各类文物机构10年增长85%,各区县文物局挂牌全覆盖,文物人才体系不断健全。大足石刻研究院升格为市属副厅级事业单位,市属文物考古机构增加事业编制63个。其中,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更名为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增加事业编制28名。

在全国率先开展区域文物影响整体评价试点,配合市级建设战略。建立起区县首席文物专家制度。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重庆管理处挂牌成立。深化文物工程“放管服”改革,将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和考古许可纳入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站式服务,审批时间由20个工作日缩减为6个工作日。

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大检查、文物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文物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等专项检查工作,及时督促整改安全隐患。开展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专项督察、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和革命文物专项检查,督促整改文物安全隐患、私人产权革命文物保存状况较差等44个问题。

全市文物安全管理依托文旅广电云平台,建成集文物资源库、巡查检查、远程监管、督察督办、统计分析于一体的重庆市文物安全巡查督察系统,初步形成了文物安全业务与科技融合、数据与决策融合、管理与服务融合、机制与效能融合的“四位一体”新格局。

文物保护利用传承使命光荣,永无止境。重庆文物工作者将始终坚守初心,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重庆文化瑰宝,让巴渝文脉永续传承。

(庞遵萍 吴志杰 图片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