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庆市铜梁区巴川街道正街社区的退役军人刘学权像往常一样,看望社区另一名身患重病的退役军人童永万。随后,来到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始一天的志愿服务工作。
这一幕,是铜梁区巴川街道正街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服务管理模式的一个缩影。
自我管理不添乱
2019年,铜梁区巴川街道正街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正式成立。目前,社区现有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546人,其中享受定期优待抚恤补助66人。
如何让这500多人的队伍融入社区,在社区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是一道摆在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面前的难题。
结合铜梁区“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工作,正街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借鉴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模式,对退役军人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同时,根据社区党委所辖的6个支部,将辖区退役军人划分为6个网格,由辖区党支部分别对应联系一个网格,实现了辖区退役军人的自我管理。
“服务站从周一至周五都有退役军人志愿者参与服务站工作。工作中,我们会轮流对一些身体不便、身患疾病的战友进行电话回访,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精神状况。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就立即组织人员前往家中探望,帮助解决问题。”社区退役军人志愿者王一民说。
同时,社区退役军人志愿者还协助社区服务站常态化收集退役军人的基础信息、个性需求,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根据网格化治理要求,为退役军人提供多元化、常态化、亲情化的贴心服务。
自我服务不添堵
在为退役军人办理优待证中,铜梁区巴川街道正街社区有10余名退役军人由于年代久远,人员身份佐证资料残缺不全。在面对服务站人手不够的情况下,王一民主动协助站工作人员,多方奔走于区内各相关部门,调查核实人员身份,成功帮助这10多名战友办理了优待证。
这样的自我服务,在正街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中还有很多。
家住德多小区的退役军人陈家生,不幸患上了尿毒症,每周两次的透析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在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帮助下,陈家生享受到了相关救助政策。但这对于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
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和退役军人志愿者多方奔走,在正街社区发起了爱心捐款活动,辖区群众纷纷伸出援手,10元、50元、100元……一颗颗爱心逐渐温暖了陈家生绝望的心。在大家的帮助下,陈家生的病情逐渐稳定,也重拾了他对生活的信心。
病情好转后的陈家生也没有闲着,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成为一名社区志愿者,在疫情防控、环境治理、调解矛盾纠纷等社区事务中,都活跃着他的身影。
自我教育不掉队
“虽然我们都退役了,但我们退役不能褪色,要牢记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以前我们在部队是保家卫国,现在回到地方,就要积极为地方的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年建军节前夕,在由铜梁区巴川街道正街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的退役军人座谈会上,辖区80多岁的退役军人田时全从自己入伍、回到地方工作等经历谈起,用自己的经历引导战友们积极投身社区建设,为铜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退役军人应有的贡献。
其实,这样的自我教育形式已在正街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成为常态。
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办实事、开新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辖区退役军人积极参加社区党委组织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学习,在重要节日组织退役军人开展纪念活动,重温军人誓词,重拾军旅记忆,重振军人信念。
一系列的自我教育,不断提高了退役军人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他们也自觉发扬“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敢于挑战”的革命传统。(陈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