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中城市管理新时代绣出“母城”新气象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10-21 16:23:42 编辑:李柯佑

漫步中兴路赏四季绚烂的三角梅,沿牛滴路看蜿蜒而去的花带一路相送,在半山崖线步道感受红墙黛瓦树影悠悠,乘着“开往春天的列车”与李子坝的美人梅亲密合影……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在渝中,园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园。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渝中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工作要求,多措并举、建管并重,聚焦老城区、建成区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以建促管、精管细管、智慧赋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一幅“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画卷在渝中徐徐展开。

渝中城市管理新时代10年:完成虎头岩公园、山城巷步道绿化、李子坝轨道穿楼周边绿化等49个坡坎崖绿化美化项目,嘉滨路、长滨路沿线等23个绿化品质提升项目,新(改)建面积约45.4万平方米;2021年到2022年一年多的时间,完成潘家沟等6座固定公厕、九坑子轻轨站出口等3座移动公厕建设,以及10座“劳动者港湾”建设;全区厨余垃圾分出率29.38%,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以上。

image.png

增花添彩 扮靓“母城”颜值

蓝天白云,春风和煦,趁着太阳还没下山,居民吴红武跟老伴如往常一样从化龙桥家中出发,说说笑笑的功夫就到了红岩公园,爬健身步道,在半山腰上眺望美景,成为了吴红武夫妇闲暇生活的日常。

“我们住在化龙桥好多年了,可以说是亲眼见证了这里的改变。以前这里是一条水沟,另一面是荒坡,乱七八糟,别说遛弯,路过都觉得糟心。”吴红武指着焕然一新的红岩公园,满意地说道,“政府把公园建在了我们家门口,很贴心!现在的红岩公园很漂亮,我跟老伴每天都要来逛一圈!”

修葺如旧的新华日报总馆旧址、大片紫色的鼠尾草花海、儿童游乐园、覆土建筑风格的林下吧台应有尽有,集红岩文化、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红岩公园丰富了群众的娱乐生活,也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城市公园建设不仅反映了城市发展理念的提升,也是一座城市的宜居标签。十年来,渝中区统筹推进山地公园、社区体育公园等公园体系建设,新建红岩公园、民乐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园、曾家岩社区体育文化公园、李子坝正街口袋公园等,改建鹅岭、佛图关、戴家巷崖壁等公园,提档升级大坪游园,打造城市“绿肺”,一个个城市便民公园、口袋公园,建在了群众家门口,让逛公园成为渝中居民再“寻常”不过的耍事儿。

为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城市景象,渝中区一方面有效治理有碍城市面容的“斑秃”,于土坡造景,化荒芜为神奇,因地制宜地完成虎头岩公园、山城巷步道绿化、李子坝轨道穿楼周边绿化等49个坡坎崖绿化美化项目和嘉滨路、长滨路沿线等23个绿化品质提升项目,新(改)建面积约45.4万平方米。

另一方面渝中区深入挖掘边角地、空白地块的潜能,引入丰富的苗木、花卉品种,增花添色、添彩,在街头绿地打造“花境”景观“还原”自然之美,同时对城市主干道转盘、节点、中分带和周边小游园等街头绿地进行提档升级,形成疏朗通透、错落有致、色彩相宜、四季成景的城市绿化景观,随处可见的景观小品,仿佛使人置身于“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美丽画卷。

“我走路上下班,看到路边这些五颜六色的花花草草,心情格外舒畅!希望身边的‘小公园’‘微景观’越来越多,让我们的环境越来越美!”市民张文静指着上清寺人民路斜坡的五彩“花境”满意地说道。

补齐短板 激发老城活力

“来虎头岩公园锻炼,现在我不会为上厕所这个问题发愁了。”居民杨小芬是一位肢体残疾人,坚持恢复性锻炼的她每天都要来虎头岩公园散步,到虎头岩公厕如厕对她来说并不麻烦,她说道,这座公厕有很多设施都是为行动不方便的人群量身定做的,从专用无障碍坡道到第三卫生间,便利的设施设备让她赞不绝口。

杨小芬所说的公厕位于虎头岩公园大门,这座公厕不仅设置无障碍设施,还将智慧成果融入其中,公厕环境传感器、人流量计数器、刷脸取纸机、新风设备与喷香控制器、厕位占用状态指示等智能化设备功能齐全,环境整洁,市民如厕更方便。

“厕所革命”的提档升级改造,连接着大民生,彰显着城市温度,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重要部分,也是民生水平持续升级的一个缩影。背街小巷亮起路灯,人行天桥安了扶梯,坑洼的人行道变得平坦,智慧电灯杆现身街头……从城市的“面子”到“里子”,十年来,渝中区坚持以城市有机更新为抓手,以服务民生改善为主线,以建促管、完善设施补短板,着力提升城市发展软环境,切实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城市的各个脉络发生了许多有深度、有品质的变化。

仅从2021年到2022年一年多的时间内,渝中区立足便民利民,完成潘家沟等6座固定公厕、九坑子轻轨站出口等3座移动公厕建设,以及10座“劳动者港湾”建设;聚焦消除隐患,完成和平路等11条车行道改造13.63公里,朝天门广场—南区路—袁家岗(H1)等14条人行道提升50公里,修复整治嘉滨路、中山四路等病害管网3.6公里,改造菜园坝等3座泵站;突出格构美化,完成八一、向阳、虎头岩隧道口及周边环境提升,以及大礼堂等7座下穿道和观音岩等5座天桥提档升级。

设施更便民、功能更完善、文化更凸显,老街旧巷“换新颜”,城市有底气、有温度,既增加了百姓生活的幸福感,也是提升渝中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的重要一环。

image.png

精管细管 绣出城市新貌

“人行道上小摊小贩不再占道经营,墙上的牛皮癣没有了,到处都清清爽爽、干干净净,散步的心情都好起来了。”家住渝中区七星岗街道蔡家石堡25号的老居民朱德福对渝中的环境变化不吝赞美。

如今,一把扫帚扫遍大街小巷已成辅力,各类环卫保洁设备陆续登场,成为城市高效保洁的主力军。背负式吹风机可以替代人工对清扫不到的垃圾开展吹扫;小型路面养护车,具有高水压功能,对于路面油污和“牛皮癣”有奇效;小型厢体式垃圾收运车轻松驶入背街小巷,有效提升垃圾收运效率……渝中区一边强化社区环境卫生管理,一边开展“全民动手”“周末大扫除”等志愿活动,多措并举整治环境卫生,擦亮城市“底色”。

“垃圾分类其实就是举手之劳的事,要做好这件‘小事’,最主要的是要养成好的分类习惯!”家住钢院小区9栋的居民艾远菊坚持垃圾分类两年多,她说道,像她一样自觉、主动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在大溪沟街道双钢路社区的钢院小区里占大多数,生活垃圾分类早已习惯成自然,在大家的努力下,社区环境肉眼可见地变好了,钢院小区还获评2021“重庆市垃圾分类时尚小区”。

生活垃圾分类不仅是新风尚,更是推进绿色发展的一道必答题。为此,渝中区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加强设施建设、宣传动员、执法检查、长效监管等措施,全面开展垃圾分类“落实责任”“摆放整齐”“分到位和投准确”“规范运输”四大专项行动,深入推进示范片区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厨余垃圾分出率29.38%,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以上,生活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绿色环保氛围蔚然成风。

择一城,终一事,城市管理道阻且长。渝中区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系统治理、权责一致”的原则,不断深化城市管理改革创新,让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在“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城市功能完善更新、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城市‘智’理能力提升”四个方面全面发力,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努力探索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晏艳辉/文 王欢/图)